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40-5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40-550(第11/29页)

:是的,我们瓜队后来很会干这个!怎样!

    冰迷乍一听闻这个很愤怒,后来知道自己人也做,一下子就变了脸,纷纷夸赞教练和编舞师脑子真灵活。

    张简方一直强调,AI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但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点进步。

    他没让科研人员必须做到无漏洞,要真是他说了就能做到,那他直接张口让全世界进入共产社会了。

    还闹什么呢,一起走向共同富裕啊!

    【原来ai也这么废啊】

    【废?我天,这套系统但凡拿出去给其他项目,你看多少人愿意跪着接它过去】

    【我们体操……就是说其实我们自己人也不是总被打压,那群裁判是看谁冒头就压谁,公平二字就跟笑话一样,没有不对这群裁判生气的,真能让青女上,别说我们了,外国选手也得举手欢迎】

    【那我们花游……】

    【这不单单是打分项目的福音啊,排球羽毛球哪个不能用啊,鹰眼挑战都能成看点了,你真以为比赛不缺公平吗】

    孙娅然:“……其实还行,运动员身上佩戴了我们研发的最新一代的芯片,这些传感器都可以在复核阶段由青女汇总数据,等分时间也是借由5G技术传递数据的时间。”

    倒也不会出现太多的AI失误。

    都是比指甲盖还小的透明芯片,一套六张,单个重量甚至没有考斯滕上的几粒亮片、水钻那么重。

    背后不干胶直接贴在冰鞋、裤袜、考斯滕上就行,只是部位要略微注意一下。

    冬奥每次赛前准备时就会发给选手,一场发一次,强制佩戴;

    赛后会给本次的资料,四小时内就会导到硬盘里交给选手及其教练。

    很好用,虽然一度也被部分人抗拒,理由是怀疑中方冰协非法采集运动员人体数据,侵犯人权,探究其他运动员的训练方式。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没办法避免。

    所以早几年就已经在做资料返还,提倡科学数据帮助教练更好地训练,而且也不强制所有参赛者佩戴芯片。

    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想让全世界的花滑技术进步,一方面也是打开国家队与其他国冰协、俱乐部交流的渠道,再就是想给WINGS拉拉好感。

    一举多得吧,效果挺好的。

    这次冬奥会为了数据更精确,要求所有参赛者都必须戴芯片,拒绝等同于拒赛。

    由此,少数几个选手还在ins上暗搓搓吐槽,掀起了一片议论。

    然而让他们失望了。

    京张冬奥的举办是一次民族自豪感的展现机会,不是2008年的急切,观众们更多的是“欢迎你来,但你不想来就滚吧”。

    不跪舔,也拒绝反思,我们就是最好的。

    搞得这几人很没意思,灰溜溜地删除了,又发了一条夸赞冬奥设施好的。

    开幕式前的这几天,也是真的乱。

    其实,有心人想收集运动员的资料、看某个俱乐部的训练,不难,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

    外国俱乐部收人不看国籍,哪个教练教得好,都教了什么,这不是秘密。

    【如果是丑丑搞了这么个ai,我会觉得他们不怀好意,但既然是我们弄的,那我们肯定是好的】

    【冬奥黑科技也太多了吧】

    【怎么突然一看,世界迈入我看不懂的阶段了】

    【啊啊啊终于能把大翅膀介绍给路人了,我好开心啊】

    还是那句话,锦衣夜行多憋屈!当然是要敲锣打鼓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出息了!

    这才爽啊!

    麻麻,我们京张冬奥好扬眉吐气啊!

    孙娅然将青女的优势拆解,润物细无声地在这场比赛里讲给观众们听,致力于让从不关注此事的路人们,也能出去跟朋友亲人聊上两句。

    她的稿子写得很好,又是随着比赛解说一点点科普的,半分枯燥都无,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孙娅然夸卞玄基础扎实,跳跃难度高,技术储备足够,爆发力好,制动能力也好。

    就差闭眼夸卞玄大赛经验丰富,心态稳定不慌张了——卞玄这一点还真就一般般。

    只能说,孙娅然夸人也是有技术的。

    点出真的很好的,拔高一下还行的,至于有问题的,我们就先压下不提。

    倒也不是骗人,说的都是大实话,难道有哪里不对吗?

    在孙娅然对前六人的解说下,大赛党路人也对卞玄有了极深的期待。

    与教练击掌,转身朝着冰面中心滑去。

    卞玄原以为自己会特别紧张,但在瞥见了沐修竹他们一溜烟往KC区提前跑去等他的身影时,他一下子就笑了出来。

    这一笑,打破了他的紧张,把这种情绪全部压了过去。

    脚下不停,滑到五环标识上方停下后,卞玄惊讶地发现,他现在的心情可谓是古井无波。

    没有紧张,心跳也稳,还成竹在胸。

    卞玄脑子里蓦地有了个想法:我能行。

    选手在赛场罕见的玄妙时刻,有人经常会遇到,有人可能整个竞技生涯都不会产生。

    丛澜有过很多次。

    她比较过分一点,她有时候还会是“我要破纪录了”的预感。

    ·

    丛澜不太喜欢彩排,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了。

    但她觉得冬奥的彩排一点不都长。

    等流程一点都不无聊,期待激动上头,看着眼前一溜一溜地过节目,调度得那么复杂,每次看都很充实。

    耳边还会有很多人的讨论。

    “我们的节目真的能上吗?不会被毙了吧?”

    “小苗的她们昨天晚上突然就说不上了,我也好担心我们这个……”

    “求求了一定要我能上开幕式啊!”

    节目是溢出的,哪怕到了现在,都不确定哪一个会被刷下。

    相比丛澜,她们很痛苦,筹备了多年,来排练都不知道排了多少次,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这与工资无关,奥运会开幕式的参与,是一种无法被取代的荣誉。

    谢今歌是场内火炬传递者之一,她会是这里的第一棒。

    抬头看了看天,她笑了:“还以为会下雨,真好,大晴天。”

    鸟巢没有顶,如果真的下雨了,火炬不会受到影响,只是对开幕式终究不美。

    丛澜也顺着她的动作,望了望清透的天空。

    “好像把云打散了,”丛澜说道,“晴天真好。”

    火炬浇不灭,只是,下雨会给表演者、拍摄者、在场诸位都增加困难。

    谢今歌:“也是,我们的气象工作者们,世界第一。”

    天气预报有雨,但我们可以人工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