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第28/30页)

丛澜:“应该是两个盘,短节目一天的,自由滑一天的。”

    赛前训练环节,可以申请WINGS的数据分析名额,这个有限制,人数不太多。

    比赛正常的流程里,OP、正赛,长短曲都是参赛就给分析资料的,里面会有WINGS的详细分析报告。

    Novice也有,数据库都有补充,小孩子们的标准与教学指导方向,WINGS都单独有一套规则。

    【那岂不是还要带充电器啥的】

    【u盘多方便为什么不用这个】

    【那还得带充电器和电脑去,不然盘给了也读不出来】

    赛场还有机器可以租用,不会用的也有志愿者来教,规则里塞了使用方式。

    反正,只要想看WINGS的报告,就一定可以看到。

    丛澜:“大翅膀很好用的,也建议大家能参赛的就来参赛,它出的报告非常厚,今年的传感器也做得更灵敏了。”

    小芯片比最初出现在赛场的性能更好了。

    【好爽啊,听着就感觉有一群人在忙忙碌碌】

    【而我在躺平】

    【别骂了别骂了】

    丛澜估计后面几站参赛的人数会变多,一部分来自前面没参加成的,一部分则是为了体验一下WINGS也得来的。

    WINGS,西妮娅·库里科娃体验了都说真棒我不要走的好帮手!

    这两年本就应该陆续有冬奥场馆的测试赛,但现在不太能确定会有了,张简方就把所有的比赛都拿来测一下想放进冬奥里的东西。

    Jr的人挺多的,加上Novice以后,更多了。

    女单和双人、冰舞这三个项目,会有女生发育关的门槛,后者也是有的,虽然不一定有女单那么凶险。

    组合里的女伴和男伴因为发育关导致拆组,也不是多罕见。

    许多孩子也都在这两个年龄段出难度。

    Novice又有一个最大的特殊性: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多做尝试。

    不一定走竞技路线,你先试试。

    练冰的人数一多,这个年龄段借由比赛看看成绩,再决定要不要走专业的家长,也就更多了。

    丛澜:“看,我拿到了参赛的名单,还没来报到,所以不知道都有谁会在,不过,肯定大半都会有的。这么多——”

    【好厚一签到本】

    【我花滑终于富起来了】

    丛澜边看边点头:“真好,梯队建设不愁了。”

    直播观看人数一直在增加,宣传跟上以后,这个数字几乎是一秒六位数变动。

    丛澜原地转了一圈。

    【别转,我头晕】

    【眼花了】

    丛澜:“我们去那里吧,我看见有人在检查冰面。”

    她边走边看飘过去的弹幕,还互动:“清冰?我会开清冰车啊,我们训练完太晚的话也会帮着收拾冰面的,有时候想玩了,也得收拾残局。”

    比如什么冰上拔河,呲冰碴子,把人当冰尜(ga)去抽,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法。

    “我上次看他们短道,那个刀不是很长吗,这么——长!”她比划了一下,手都要出屏幕了,“转弯的时候整个人飘出去了,又是那种原地两周半的旋转以后才停下,冰面呲起来的冰渣渣得有一人高。”

    刀横着磨了两圈冰,冰碴子蹦跶得都超过了运动员的帽子。

    丛澜:“我觉得好厉害,然后我就在那里学。”

    结果沐修竹看见了也要学,桑莹瞧见了也跟着来。

    最后这冰面都快秃了。

    【冰面做错了什么】

    【好惨一冰面】

    【有点像滑雪时候的呲雪墙】

    丛澜:“一人高哎!”

    她们起跳的时候那零碎的冰也就到腰部左右,比人的脑袋都高的冰花,还那么大一束,谁不想试试啊!

    平时训练累了蹲场边,还有人会过来铲一刀,看着冰碴呲人家脸上。

    这种玩法都废冰面。

    丛澜:“小玉原来说,她的梦想就是退役后去开清冰车。”

    沈韫玉,这次也会参加北京站的Jr组别。

    她才12岁,其实也算13了,因为是07年11月的生日,得耽搁半年多。

    去年她就参加了国内赛的Jr赛事,反正可以跨组,规定没那么严格。

    【小玉这梦想还挺别致】

    【怎么跟我的梦想一样】

    【玉玉今年上难度吗】

    沈韫玉十岁出了一个三周跳,这个难度放在国际上看可能不是最优秀的,当时也有人问,怎么这都能被破格进于谨名下。

    但她的两周跳完成得都特别好,2A也做得漂亮,质量远超同龄人,放在Jr组别里都没什么扣分点,GOE甚至都能加到不错的高度。

    三周跳能出一个就能出很多个,事实上,她进队后一年就出了五种三周。

    今年还出了4Lz,就是有点不好看,蒙出来的。

    问题是这孩子才不到13岁,而且她不是玻璃人,不容易受伤。

    丛澜每次在场边看于谨教她四周,就在一边讨嫌,说些什么“我当时要练,某人还说不给练,断我运动生涯”,翻一些久远的旧账。

    最后被于谨恼羞成怒地赶跑。

    但于谨也没给沈韫玉多加四周跳的训练量,他还是打磨技术为主,对三周跳投入的精力更多。

    “小玉很争气的,今年出难度了,你们到时候看就行。”丛澜没多说什么。

    她也想说,我们小玉13岁站上国际赛场的话,就会带着四周跳去。

    可是,没有人能确定明年会发生什么,丛澜敢这样说自己,却不想给师妹这么大压力。

    Jr可以跨组比,是岁数下限能被突破,上限则不能。

    升组的也不被允许来比,尽管有的人可能年龄还在19之内。

    升组本就是一个慎重的决定,早先可以JGP和GP双线作战,但那大概率是因为Sr没人,现在又不需要孩子们这么做,升组了又回去比Jr,那干嘛升组?

    丛澜:“很多人,单人得有三十多个,双人冰舞也十四五个。”

    都赶上一场全锦赛了。

    【好好好,人越多我越喜欢】

    【放在十几年前哪儿敢想】

    【别说十几年前了,七八年前都不敢想】

    只有项目凑不齐人数的,没有超过得分流的。

    丛澜:“对,北京人数就是很多。”

    人数多不代表都是高难度,可能有的人就会两周跳。

    没办法,谁让WINGS在,还给出报告。

    对冰娃家长来说,这就是明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