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第24/30页)

别的小赛事套在Jr和Sr的B级赛里,而后者以俱乐部赛事作为替代。

    冰协开放对疫情控制良好区域城市的商冰自组比赛的举办权,并给出一定的补贴和赞助商支援优先权。

    再者,各冰雪、冬运体育部门可以申办省级赛事,接受省内、省级联赛的申请,冰协和冬运中心的后勤会及时到位。

    同时,JGP和GP系列的赛事,如果无法出国参赛、赛事临时被取消,以大型俱乐部分站赛作为替代,并确保一周内有两个俱乐部分站赛的筹备,来避免疫情导致赛事临时取消的变故。

    以上如果都出现了意外,那么队内根据原本的赛事时间,安排队内测试赛,规格流程以国际赛标准进行。

    其实就是以俱乐部、省市赛事来托底B级赛,再用运营良好的俱乐部分站赛来托底JGP和GP,最后则是队内赛托底以上全部。

    确保到了赛事时间,一定有赛可比。

    上个季度耽搁的特训,今年暂时取消,不再延期填补这个安排。

    明年的看情况要不要做,到时候再说。

    柳珈:“争取能把国内赛办下来,注意防疫,不放观众进来就行。”

    这都不算是下下策了。

    柳珈还是挺乐观的:“我看防疫情况挺好的,说不准我们可以正常举办比赛。”

    场馆多安排一些消毒,也不是大问题。

    邝玉海:“来一场感染就没然后了,所有比赛都要断掉。”

    柳珈:“……”

    有没有人说过,你非常乌鸦嘴。

    其他人:“你闭嘴!”

    邝玉海委屈。

    感染是很大的问题,聚集性事件一出,不是说赛事就多么的被嫌弃,而是没有人愿意背着这样的“危险”去阻止比赛。

    哪怕体育部门有人愿意,审批单位也不一定会批。

    否则,就不需要队内赛来托底了。

    柳珈:“哦,我们队内赛也全程直播,首钢这边。”

    其他地方的花滑队就要看安排了,这些东西搞起来也确实很麻烦。

    ·

    丛澜今赛季的比赛曲目一直没定下来。

    钻石赛以后,她就更纠结了。

    堂溪茱迪都推荐给了她曲子,之前合作过的几个编舞师也有推荐,后者还表示丛澜需要的话她们可以飞到中国。

    队里一部分人今年的长短曲都不再换,或者只换一个,有的是不太方便换,有的是上赛季表现一般打算再琢磨一下。

    丛澜那个4A一出,她就想在“茉莉花”里用上。

    于谨:“……”

    你疯归疯,能不能不要这么吓我?

    4A编进节目里的难度,跟她在跳跃大赛上跳出来,是有差距的。

    丛澜:“我其实不单单想用4A。”

    她最初想做的是,把四周跳跳好。

    所以上赛季可以看到,双四和双3A的配置中,她不断地在精进跳跃,而非替换成三四、四四。

    以质量代替数量。

    丛澜把自己的自由滑排成四四+3A,甚至不用怎么重复两个跳跃,T、S、Lo、Lz这都够了,她F只是不用,不是不能刷熟练度。

    可话又说回来,粗糙敷衍的四四3A套,丛澜看不上。

    照着冰迷说的五四,她也不是排不了,但不好看。

    再怎么去努力编排,还是不好看。

    因为赛用的规则就是那样,想上难度又想做到她想要的程度,丛澜暂时没那个自信。

    拿高分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她现在拿高分也没问题啊!

    以前自由滑也有炫技,那个炫技炫得是真漂亮,编排衔接带跳跃,融合滑表,什么都不缺。

    丛澜:“4A,加两个四周,和一个3A。”

    于谨:“赔钱跳。”

    丛澜:“不好看吗?”

    于谨回忆了一下:“好看。”

    丛澜满足了:“那就好。”

    但要是加4A还改跳跃配置的话,小茉莉就得重新编了。

    丛澜:“曲子也再编一下吧。”

    于谨:“你看呗,这些都是你管的。”

    他对曲子啊编舞啊有一定的研究,只是在细节和精益求精上比不过丛澜还有茱迪,所以也不在这方面为难自己,主抓技术。

    “短曲呢?”于谨问,“还用《朱鹮》吗?”

    丛澜:“换一个吧。”

    不换曲子可能是因为没钱没时间没档期编新的,也可能是之前的更适合自己,今年想冲一冲更好的成绩与名次,还可能是一个赛季没发挥好所以想一雪前耻。

    丛澜不换小茉莉,是她觉得这套节目还可以深挖,现在直接换掉太可惜了。

    于谨提起过,想用这个fs去比冬奥。

    丛澜当成了备选,因为不确定之后会不会遇到更合适的fs。

    但如果要当冬奥的fs,小茉莉就一定要再深度打磨了。

    其实她也觉得这个非常适合上冬奥赛场,尤其是在北京举办的这场。

    宿命轮回,环环相扣,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

    于谨倾向《皓月》和《朱鹮》做配套sp,这两个都挺适合出现在自家门口赛场的。

    只是《皓月》可能跟小茉莉的主题有点重复了。

    他纠结不舍的点,在于《皓月》的成绩太好太好,叙事宏大,比《朱鹮》好了那么一丝丝。

    现在考虑起冬奥曲目也是时候了,这一届大家格外重视,今年也是最好的筹备打磨时期。

    丛澜:“短曲还没定,我收到了很多建议,都没有那种一定想滑的冲动。”

    她可以不用再凑合,也不是十二三岁什么都没有的模样,选择范围宽广了,又似乎变窄了。

    所有人都期待她新赛季有新曲子,也想看到新一轮的突破,这份压力在选曲时有如实质化,更让丛澜不知道怎么选才好。

    这么一拖,八月份了都没定下来短节目。

    跟于谨讨论很久,两人听了一下午备选歌单里的歌,最后还是没确定好。

    于谨开玩笑:“你要是九月份还没戏,比赛都参加不了,到时候我就让人说,丛澜没新节目所以退赛。”

    丛澜:“……”

    于谨催促:“你可快着点儿吧!”

    编舞快也可以快,慢也是真的慢,有时候也得看运气。

    这场讨论的第三天晚上,丛澜收到了曲矜传到她邮箱的一个文件。

    17.ape

    他给的命名,是无损音质的一段弹奏。

    丛澜下载来听,本来是外放,十几秒后她略显狼狈地去床边翻出来了她的耳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