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260-1270

推荐阅读:春诱莺莺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买活》 1260-1270(第1/22页)

    第1261章 得道者多助…

    “小顾来了—一这小顾真不得了,培训到现在三个多月了,回回都是最准时的!没有一次迟到过,我和你们说啊,她可博学了,别看如今只是暂领了一个通译,可你们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去问她!”

    “过奖,过奖了,张叔,这几位是——”

    “哦,他们是新加进来的,昨天刚报道,出发前肯定赶不上培训的,我估计在股上你们还得给开课,不管到时候谁教吧,我先把这几个人托付给你了,到时候你语言多上点心,要是不争气,打骂随便—一倒也都是聪明孩子,算是我们海军的后生了。这不是又多编了一艘船进来么,上头少不得要人驻守的,原定船上的那些兵丁,就得分过去了,这几个是临时抽调来你们船的。”

    “这又多添船只了?”

    “可不是嘛—“张叔也是微了微咯,把声音拖得长长的,“这帮洋晋商人,可没有什么家国之思,深怕占不到这个便宜呢,可不是争先恐后,要为王前驱了?”

    屈指算来,顾眉生应了征召,加入使团,也有数月功夫了,先后在吕宋和羊城港多次学习、考察,对于使团的内.情,也自然了解,人头都已经摸得很熟了,因此,很多话外人费解,但她却是一提就通:这所谓的‘多编一艘船’,结合了张叔的提法,倒也不难理解,就是又有外商人的船只,志愿加入买地的使团,“以壮行色’了。

    买地这里,原定的使团规模,其实不算太大,除了团长之外,还有谈、地理、人文、教派之类的活死人专才,这其中洋器的人员很少,只有一两人,也都是充分证明过自己的忠诚的,在出身上,完全揚弃了欧罗巴责族出身的活死人。

    —从这一点来看,‘不以出身论英杰”’,完全就是屁话,这种高调也就是平时唱唱,一到要紧关头,那是“全以出身论英杰’,不但要考察出身,还要考察性别、教育,一重重排查下来只有一切都可信任者,才能被信任,这才是如今的现实。

    除了这些负责政治斡旋的核心人员之外,支持人员,无非就是通译、后勤、安保,再加上拥有海战、远航经验的船员,以及火力充足,足够自保的大型船只,这就是买地使团的全部了。

    算上翼船、小舟、快艇这些,一个舰队大概是十来根船,而核心的大福船,则是只有三般,其实如此也是足够了,不客气地说,倘若是南洋那里的小国,如此的实力,已经足够叩关而入,在当地行废立之事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整个队的全部:即便以买地的海洋实力,这样一支精英舰队,进行跨洲际,前往欧罗巴的远航,这也是难得的盛事,任何人都可以想到,倘若可以尾随舰队前往欧罗巴,那么,自身船只的安危,无疑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倘若说,此前除了拥有传音法螺的官船之外,商船既没有前往欧罗巴的动力,也没有绕过非洲,前往西非的勇气的话,如今,许多海商也都意识到了,哪怕没有做成什么生意,这也是自家的船只,积累远航经验,探索航路的绝佳机会。

    也是因此,许多海商千方百计地托关系、走门路,宁可缴纳高额的培训费,也想要参与到使团培训中来,并志愿捐助物资,只为了能尾随而行—一当然了,航海期间,一切听从团长的指示,这都是不用说的事情,倘若遇到海匪,更是愿意殊死作战,充当前线船只,哪怕船毁人亡也是在所不惜。

    这样的漂亮话,听听也就罢了,以这个舰队的体量,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海匪敢于上前找事,要说的话,武力冲突的最大可能,估摸着也就是到欧罗巴之后,倘若和某国发生摩擦,炮轰港口什么的,背井离乡,在万里之外,难以获得补给,还要和若干国家为敌,这才是对舰队来说,略有一些危险的可能。除此之外,在海上那不是一路平推?最大的危险,也就是海上的天灾洋流,以及有些暗礁布的危险航道了。

    不过,船总是不嫌多的,买地的衙门,一贯也不是那等崖岸自高、系顸迟钝的做派,既然这是彼此两便的好事,也就从善如流,在审憤考核之后,接纳了一批各方面资质—包括政治和船舶、水手本身—都没有问题的船只随行。

    因而,培训班的规模也是一再扩大,几乎每批都有新船加入,当然这也意味着有大批水手、船员要来接受培训,因为他们虽然或许会说一两门欧罗巴的语言,但对欧罗巴的了解必然片面短浅,为了不拖使团的后腿,接受培训是极有必要的。

    就顾眉生所知道的,这些水手,比起她们随行人员,还要增加一些海战方面的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还要临时入营进行严格训练,确保能够领会旗舰的旗号,可以如臂使指一般地使唤。

    而负责此事的就是和她领为熟络的张叔—一这张叔呢,对她一向也很客气,因为他和手下的小伙子虽然也拥有无人能够比拟的专业特长,但毫无疑问在语宫上,需要借重顾眉生这些通译的地方也有很多,试想买地最喜的招降滚雷球战略,岂不是就需要兵丁拥有和当地人沟通的能力?因此水兵的语宫也是一定要过关的,至少要掌规欧罗巴强势的几门语宫,这就需要通译在一路上额外加意地教导了。

    数月以来,顾眉生私底下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军官开小灶,每每封闭培训时,大家也都争着和她同宿—一在此事上,海兵中的女军官便有优势了,也让她多结交了不少朋友,一般的水兵,就只能等她上船启航后再开课了。

    这也是因为使团的人员构成中,通译比铰稀缺,这会说多门欧罗巴语言的汉人,肯定比会说汉语的欧罗巴洋晋要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今日听张叔这么一提,顾眉生便知道,估计旅途中她的教学任务能减轻不少了:这洋哥的商船,倘若也允许加入,语宫教师那是绝不会缺乏的,而且听张叔的意思,洋商船上必须要加入活死人水手,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看来,虽然开了这个口子,但团长对于这些商船也还是有些应有的提防。

    “这种事,也是堵不如疏,这些商船主,实在是非常热心,其用意甚至一度引起了团长的猜疑和忧虑,后来得到了知识教大祭司的解释,这才知道,他们这是眼见着船队的规模,越发扩大,那武力简直触目惊心。

    彼辈又是明知道本国实力的,因而,他们深觉这般的炮火,足以威压七海,生怕我们一个不顺心,就把欧罗巴什么小国给灭了—这本国若亡了,他们倒不觉得可惜,很多人认为,对于本国的百姓来说还是好事,对那些所谓的贵族、国王,他们在买地居住久了,也是厌烦透顶。

    但自古以来,那灭国之战,无不是能造就无数富豪的肥战,商人逐利这是天性,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这样的机会溜走,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总得说来,这些洋番海商积极尾随的核心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呗:“好哇,你们去发财不带我?’

    顾眉生对于这些商人的行为动机,也觉得有点荒唐,更是理解为何张叔大不以为然,张叔是海军将领,作军的倘若能理解商人的唯利是图,那这世道就要乱套了。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商人的行动是无懈可击的:倘若没有战事,那他们便是顺道回老家做了一趟生意,获利不会少,倘若有战事,那他们仗着对老家的熟悉,带路前锋,就不说论功行赏了,必然也能在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呢!

    再说心理上怎么过得了卖国这一关吧,人家这不是把理由都找好了吗?自古以来,欧罗巴贵族都似乎高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