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罪者2: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鉴罪者2》 100-120(第7/28页)

  郝骏捷一步抢上前来,握住了俞远光的手,用力摇晃了两下,笑容那叫一个热情洋溢。

    “俞编,您好您好,请多多指教啊!”

    居然还用上了敬称。

    柳弈和戚山雨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讶异。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位郝骏捷先生的打扮太扎眼了。

    从外表上看,郝先生大约二十五六的样子,身高合格,长相端正,虽说不上帅到人人回头的程度,倒也称得上颇为英俊。

    而此时,明明只是被交代了一个带几个外来客人在村子里溜达的杂务,一般人还不一定乐意干这活儿,郝骏捷却异常重视,不止大夏天的穿了一件黑色衬衣外加一套浅粉色的西装,还打了一条桃红色的条纹领带,甚至梳了一个大背头。

    柳弈心道这还真是人外有人。就这身骚气的粉色西装和桃色领带,就算他认识的最风骚的好友Michael都没胆量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看来这位郝先生还挺不简单的!

    ###

    然而被柳弈认为“不简单”的郝骏捷先生,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牌。

    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

    因为临近饭点,郝骏捷硬是要招待他们去村委食堂吃一顿午餐。

    几人不好拒绝,于是便跟着他去了。

    席间,郝骏捷一直拉着俞远光打听他新作品的事:想写个什么故事?主角是男是女?会安排哪些场景?最重要的是,会改编成影视剧吗?还需要演员吗?

    柳弈:“……”

    好吧,原来这位郝骏捷先生打的是《成为村干部后我红遍娱乐圈》的心思,难怪会如此热衷如此积极,还特地打扮得那叫一个花枝招展。

    而俞远光也在此时展现了何为“身为小说家和编剧的专业素养”。

    面对郝骏捷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俞远光张口就来。

    他从小说背景要扎根基层,以一个村委干部从青年到暮年的工作经历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历程,再说到省市宣传口对这类题材的重视,最后还画了个大饼——假如项目成了,那杏滘村一定是其中一个取景地,或许他们还需要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演员”,这样更有真实感、更能打动观众云云……

    柳弈听得心里直乐,连忙端着茶杯喝水,用杯沿和手背挡住嘴角翘起的弧度。

    看来俞远光看着呆呆的,但平日也没少给制作人甲方爸爸掰扯PPT,应对得那叫一个信手拈来熟练非常,画饼都不用打腹稿的。

    果然,郝骏捷被俞远光忽悠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仿佛娱乐圈的康庄大道已在他眼前铺开,一顿饭自己没吃两口,净忙着给四人斟茶夹菜了。

    等到眼看客人们吃得差不多了,郝骏捷才乐颠颠地问俞远光:

    “俞编,您等会儿想先去哪里?”

    俞远光把目光转向柳弈和戚山雨:“我们先去哪里?”

    柳弈问戚山雨:“你说呢?”

    戚山雨想了想,“先去杏滘中专看看吧。”

    郝骏捷没料到四人中戚山雨才是决定行程的那个人,但这会儿不太合适追问对方的身份,于是很识趣地顺着他的要求说了下去,“杏滘中专已经闭校好些时候了,里面基本上都搬空了……”

    “不要紧。”

    俞远光摆了摆手,语气轻描淡写,“我们只是参考一下环境而已。”

    “哦!”

    郝骏捷不明觉厉,“那行,几位如果吃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

    中午一点十五分。

    郝骏捷从村委办公楼里拿到了杏滘中专的钥匙,丁零桄榔地拎在手上,领着柳弈等人往目的地走。

    若从高空俯瞰,杏滘村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梭形,三面环山,主干道直接在村里绕了个“U”字,自南面进又从南面出,像一个捕虾的袋子。

    村委的办公楼在虾袋子的“开口”附近,中专却在袋子的深处。

    郝骏捷带着四人走了足有二十分钟,终于来到了学校的门口。

    柳弈和戚山雨瞧见杏滘中专大门的第一眼,就知道俞远光先前所说的“你们看到就知道了”是怎么个意思了。

    因为它实在是太有特色了。

    中专的大门建成了门楼的式样,左右两根柱子中间顶着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字匾门,屋檐、下枋和柱子都用红色和黄色的瓷砖拼贴成不规则的马赛克图案,衬得匾额中间那“杏滘中等专科学校”八个红漆大字格外突兀。

    即便风吹雨打了这么些年,瓷片脱落、油漆褪色,剩余的部分依然能让观众印象深刻,确实很难弄错。

    “这审美,还真是挺别致的啊。”

    柳弈忍不住评价道。

    “对吧?”

    俞远光听到了,在旁幽幽回答:“所以我相信自己的记忆。”

    柳弈点了点头。

    郝骏捷用钥匙费劲地去拧生锈了的铁闸门。

    戚山雨问他:“这学校平常有人看守吗?”

    “有啊,一个老头,我们村里的低保户,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太方便,我们就雇来看门了,一个月能有个一千二的补贴呢。”

    郝骏捷笑着回答:

    “不过他白天时经常不在,回家做饭什么的,我们也由得他。反正村里现在好多监控,而且学校里也没啥东西可以偷嘛!”

    说着,门锁终于被他拧开了。

    几人进入废弃的杏滘中专,开始检查校园内的情况。

    学校比柳弈和戚山雨先前想象的还要小。

    进门是一个两百米周长的小操场,还是没铺塑料跑道只摊了沥青的那种,因年久失修早就开裂的开裂、变形的变形,走起来坑坑洼洼,真正是一脚深一脚浅。

    操场后是一座五层的教学楼,式样和结构肉眼可见的是八、九十年代的风格,现在市区怕已很难找到类似的学校了。

    教学楼的东南侧是两栋左右基本对称的三层建筑物。

    郝骏捷介绍说那是学生宿舍,不过住宿条件在现在看来约莫是非常艰苦的——八人间,房间里没有独立卫浴,更没装空调,甚至连吊顶的电扇都没有。

    第106章 5.Mulholland Dr-13

    就如柳弈和戚山雨预料的那样, 二十多年之后,杏滘中专留下的线索已经少得可怜了。

    但两人还是在俞远光发现磁带的播音室里找到了他们需要的一些证据。

    “来,小江, 你负责开门。”

    柳弈支使江晓原去开播音室的门,“进去后再把门关上。”

    小江同学在跟他老板学习的两年多里已经学会了先干再问,在郝骏捷懵逼的注视下淡定地握住了圆形的门把,咔吧一声扭开, 进门, 关门,一气呵成。

    柳弈则掏出手机站在门边, 录下了这开门和关门的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