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休,但成为女帝》 100-120(第9/33页)


    “罢了,接着记吧。回头到了京口,记得吩咐人用油布裹好粮米。”

    南烛答应过后,在旁边的小几坐下,重新拿起了案上的湖笔。

    郗归缓缓开口:“孙志起兵,是为了恢复其家族先世的地位。至于那些平民百姓,不过是他谋求政治地位的工具罢了。可对那成千上万的农户佃客而?言,政治地位却?是太过遥不可及的东西,他们只求温饱。”

    “百姓们过惯了平静的日子,若非走投无路,绝不会?轻易作乱。会?稽越闹越凶,恐怕不少人都已感到后怕。叛军本无严格的纪律约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土地为诱饵,引得这群渴望安定的后怕百姓向?北府军反正。”

    “一旦他们来投,我们便可趁此机会?,为所有?前来领田之人,重新登记造册,定下户籍。”

    南烛听到这里,不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仅仅如此,便能让那些疯狂的叛军归正吗?”

    “能不能的,端看他们是为何而?叛。”郗归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孙志”两个字,然后又画了个大大的叉,“如孙志这般,为了权力?地位而?作乱的人,自然不会?被几亩薄田吸引。”

    她接着写下“亡赖”二字,又画了一个叉:“至于那些原为地痞、流氓的闾里恶少年等?人,他们本也不以务农为生,自然不会?因分田便来投。”

    “女?郎,像这种人,平叛之后,我们要?如何处置呢?”

    “若有?作恶,则按律问罪。其余人等?,先登记户籍,再由当地长官派人监管,无论?做生意还?是游手好闲,暂且都随他们去。至于日后的安置,等?过些日子腾出手后再说。”

    “我们不需要?他们从军吗?”南烛有?些疑惑,这些人精力?旺盛,若要?置之不理,还?不如统统扔进军营。

    “此等?人颇具江湖义气,自有?一套行?事原则,往往不受常俗管束。约略来说,可以为盗,可以为商,但?绝不可为兵。我们的军营之中,是有?严格的纪律的,同时又不许肆意打骂士兵。如此一来,这些人一旦入营,若不服管束,又不好打骂管教?,恐怕会?耗费将领很大的精力?,也会?破坏军中原有?的风气。”

    南烛明白过来,缓缓点了点头:“那就只剩下那些小地主、世族庶子弟和农户佃客了?”

    “不错。”郗归在纸上写下“农民”二字,画了个圈,“自耕农和佃客,在叛军中占了极高的比例。他们之所以心怀怨恨,是因为社会?不公,因为生计艰难。我们若予其土地,免其苛税,他们自然能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起码温饱的日子。这些人有?了盼头,又何必再冒着杀头的风险作乱呢?”

    第107章 东征

    郗归想到了后世流传甚广的一首谣谚:“杀牛羊, 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1”

    农业社会?下,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对农民?而言, 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只要农人们愿意领地种田, 就不?会?误了今夏的?农时?,叛军也会失去一大批有生力量。

    南烛受教地点了点头, 可思量一番后?, 心中却仍有疑惑:“可是, 历来平叛,都是要先收复失城的呀?出征的?将士们肯定都想立下军功,您从?那些农人入手, 会?不?会?引起军中的不满?”

    “谁说平叛一定要先收复失城?”郗归缓缓摇头, 目光移向窗外, “表面上看,金银财物无不?聚于城市。可一旦战乱发生, 这些东西便都只是没有用处的?死物罢了。而城池虽好, 若无精兵良将, 也不?过是摆设。”

    “对于作战而言,要紧的?是人,是武器,是粮米。叛军本就比不?得北府军装备精良,若手下兵卒再被分田之计引走, 那么, 困守孤城的?剩余叛军,纵使不?去攻打, 也很快就会?投降。”

    郗归有些出神:“我若是叛军首领,便据乡村以困城市,一点一点地,蚕食三?吴城池。”

    灯花噗哧一声,发出爆裂的?声响,郗归回身看向南烛:“你再加上一条:此次平叛,与?江北抗胡不?同,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最好的?结果。‘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2”

    “高权素来机敏善谋,这一次,就由?他领兵,与?兄长、顾信、温述等共谋平叛。”

    “明日吩咐下去,此番事成之后?,将士们的?封赏一如前律,但各部论功行赏之时?,则不?以枭首叛军数目为标准,端看哪部能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胜利。”

    “若有不?服此令,执意将三?吴当作江北战场一般对待,以致增加伤亡的?,皆以违反军令论处。”

    对于郗归所言,南烛一一记下,而后?稍作整理,再次递了过来。

    郗归翻看一遍,吩咐道:“叫几个小童过来抄上几份,给兄长、高权、顾信、温述各送一份,我们自己再留一份。”

    “是。”

    南烛应声离开,南星捧了碗乳酪进来:“女郎,吃些东西吧,等到了京口,还有的?忙呢。”

    郗归接过玉碗,心不?在?焉地用着乳酪。

    她?脑中满是有关?江北和三?吴的?种种打算,有一搭没一搭地拿起银匙,仿佛是在?瞧着窗外越织越密的?雨幕出神似的?。

    渡船在?如注的?雨声中到达京口,桓元一身黑衣,自个儿打着一柄油纸伞,出现在?甲板之上。

    看到郗归后?,他上前两步,略带埋怨地说道:“姑姑今日可真是忙得紧。”

    郗归看向这位久未谋面的?故人——谁能想到,那个手段狠辣、用兵奇诡的?桓南郡,竟是个还未及冠的?少年呢?

    桓元是桓阳年纪最小、也最受宠爱的?庶子?,在?桓阳死后?,曾被司马氏深深忌惮。

    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仍然想方设法,成功地从?自家叔伯和异姓方镇手中,收拢了荆、江二州的?所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二州刺史。

    前年冬天,江州大饥,以至于到了断粮的?地步。

    江州殷、杨二姓镇将写信求助,可桓元却趁此机会?,星夜奔驰,直捣殷、杨巢穴。

    据说当日决战之时?,二部将士一听桓元名号,便怯懦不?敢迎战,以至于桓元只用了区区半月的?工夫,便尽收殷、杨余部。

    郗归看着桓元俊秀的?面容、清亮的?眼神,实在?很难想象,传闻中那个凶狠的?将军、自己记忆里那个黏人的?少年,和眼前的?这个青年,竟然全部都是一人。

    “姑姑,先下船吧。”桓元见郗归没有答话,自然地侧过身去,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郗归轻叹一声:“一别经年,姑姑都有些不?认识子?皙了3。”

    从?前在?荆州时?,郗岑与?桓阳平辈论交,又于桓元有半师之谊,是以郗归虽然只比桓元大五岁,却一直被他叫作姑姑。

    郗归刚到荆州的?时?候,不?过十一二岁,桓元那时?还是个可爱的?小小少年,总爱黏着郗归玩。

    后?来年岁渐长,郗归又与?谢瑾相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