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休,但成为女帝》 100-120(第2/33页)
,所以根本无惧这样尖锐的发问:“阿回,你放心,你将北府后人训练得极好,他们在你手下,发挥出了远超寻常军队的本领。北府军永远属于你。我之所以想要?去三吴平叛,并非为了抢夺兵权,我只是想去做些什么,为了家?族,也?为了我们死去的祖父和父亲。我为高平郗氏而战。”
郗途的话说得很是诚恳,他向来以振兴家?族为念,有如此?想法,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他会不会一直如此?,郗归轻轻扯了扯嘴唇,往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他们都只能先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
“我也?为高平郗氏而战。”一年多来,郗归从不怀疑自?己为郗岑完成夙愿的决心,不过?,这一次,她还发自?内心地补充道,“但我也?为自?己而战。”
郗途被?这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怔愣:“为自?己?”
郗途今年二十八岁,他从小便活在高平郗氏的荣耀之下,这么多年来,眼睁睁看着祖父郁郁而终,看着父亲北伐失利,看着郗岑楼起楼塌,不得不接受高平郗氏日渐没落的事实。
他从小就为了家?族而活。
为了家?族,他小小年纪,便跟随父亲上了战场;适婚之龄,娶了姻亲甚众的谢氏女儿;郗岑败死之后,兢兢业业在朝为官,做着谢瑾的拥趸。
他可?以为家?族而战,为百姓而战,为这千里江山的安宁而战。
可?却?从未想过?,为自?己而战,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
郗归并未理会郗途的出神,她只是平静地指出了一个事实:“兄长,你多年未上战场了。”
无论是对将军还是士卒而言,战争都是最好的历练场。
战斗的本能,敏锐的嗅觉,还有主帅与?部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都需要?通过?战场来培养。
无论郗途列举出多少条论据,事实就是,他已离开战场多年,如今的郗家?二郎,不过?台城之内的一个普通文官。
郗途听了这话,不由?愣在了原地。
在台城为官的日子是那样的扁平和寻常,每一日都与?前日相差无几,以至于不知不觉间,岁月便悄然流逝,一去不回。
“是啊,我已多年未曾上过?战场了。”
郗途这样想着,轻轻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那是一只因长久地少见日光而显得过?分苍白?的手,其上带着明显的因握笔而产生的厚茧。
郗途有些恍惚,一个将军的手上,最为醒目的老茧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
原来,他已多年没有紧握长刀了。
谢亿寿春之败,郗和吐血而亡,都已经是八年多前的事情了。
八年。
他十二岁上战场,守了八年的边疆,而今又在建康庸庸碌碌地做了八年的文臣。
他才只有二十八岁,难道往后的许许多多年,竟然都要?这样荒废下去吗?
第102章 纵容
“不, 我不能这样。”
郗途缓缓地握紧右手,同时也暗暗下定了决心。
他坚定地开口,想要为自己?搏取一个带兵东征的机会。
“北府军的作战模式已十分成熟,我不会擅自改动你在军中所做的一切布置。我只是要亲自去往平叛一线, 让那些百姓明?白, 当此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之际, 是我高平郗氏,挽狂澜于既倒, 救万民于水火。阿回, 你尽管把我当作一面高平郗氏的旗帜, 一个郗氏出兵的信号,让我去为你、为郗氏,拾取三吴的民心。”
郗归的目光扫过郗途的面容, 轻轻摇首, 吐出这样一句话来。
“兄长, 这可真不像你。”
他们兄妹自幼分离,长大之后, 又因?各有立场的缘故, 向来隔阂甚深。
也许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又或许是天性使然,从前的郗途,尽管爱重她这个妹妹,却从来都?不会表达,只会笨拙而生硬地, 说出那一个个恼人的“为她好”的决定。
郗途听了这话, 自嘲地笑了一声:“阿回,士别三日, 则当刮目相?看。我虽无能,却也懂得审时度势的道理。”
江北的捷报一封封地传来,江左上下,包括郗途在内的每一个官员,都?深深地明?白,郗氏女郎已非吴下阿蒙。
就连多有不甘的郗珮和王贻之,也早已不敢轻易在言语间捎带郗归。
郗途上过战场,所以更?明?白江北佳绩的难得之处。
对于如今的郗归,他心服口服。
“战场上刀枪无眼,兄长,你果真想好了?”
“想好了。”
郗途已经蹉跎了太?多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么?。
更?何况,此次三吴之乱,对北府军而言,将会是一个极其难得的获取民心、获取兵员甚至获取土地和粮米的好机会。
“阿回,你放心。”郗途信誓旦旦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亮,“平叛之行非胜不可,经此一役,你便再也不必担心北府军的兵员和粮米了。有了三吴作支撑,他日北秦若举刀南下,我们也不至于无兵可用。”
北秦境内的八十万大军,就如同一把锋利的重剑,悬在每一个忧心江左安危的头?颅之上。
如此情势之下,圣人和琅琊王竟还做着?让北府军与?叛军两败俱伤的打?算,简直不足与?谋。
郗途看得很清楚,只要拿下三吴民心,北府军便可稳稳立于下游,再无需过分忧心来自台城和上游的威胁。
桓元的到来正是一个信号。
豫州市马之事已经议了快一年,可桓元却始终不肯放开大宗交易,只偶尔卖给北府少许战马。
如今三吴生乱的消息一出,他便立刻动身来见郗归,想来也是窥见了此事可能引发的江左局势变化。
想到这里,郗途接着?劝道:“阿回,三吴昨日刚起动乱,叛乱的消息才?传回不久,台城如今还在商议,并未给出太?过紧迫的出兵时限。你且先回京口,我们书信联系,以免有人出于嫉恨,对你行不利之事。”
“可。”
郗归沉吟着?开口。
她此次来建康,原本就是为了郗如和桓元。
如今郗如虽还未醒,但?大夫已经做出了没有大碍的诊断。
至于桓元,左右都?是议事,建康物议纷纷,约在京口相?见也不是不行。
做出决定后,郗归即刻遣人前去准备车船,又让人去告诉桓元一声,将见面的地点改至京口,邀他去参加北府军此次平叛的出征仪式。
吩咐完这些后,她转向郗途,最?后一次问道:“你若去三吴,嫂嫂和阿如要如何安置?”
“你嫂嫂骤然失去亲人,心中难免大恸,我打?算送她们母女俩回谢府住些日子,也好多几个说话的人,免得一个人悲痛不已,生出病来。”
陈郡谢氏向来看重骨肉亲情,此时势必一片哀戚。
郗归想到这般场景,不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