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110-120(第7/45页)

们的立场上多想想,这就能少了多少吃人的流言碎语。

    出来没多久,他们就碰到了那几个流民,眼见着收拾得比之前干净了不少,三个大人两个小孩身上都沾了不少麦穗,见到林春燕还比划着打了招呼。

    林春燕也笑着向他们招了手,猜着他们应该是去帮人收小麦了。

    林二婶家里就种了不少,可光林二叔一个人去割小麦,根本就抢收不完。

    林二婶只好请了几天的假,先把粮食收了才是正理。

    原本还打算然后再拖几天再收小麦的人家,在听到董婆子说这几天快要下雨的时候,也都慌了神。

    小麦只要长熟了,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捂就会发霉。

    多半年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了,男女老少再也坐不住,哪怕是夜里看不清,也都冲向了田地。

    先把粮食抢收在家里再说。

    这几天来买肉的人就不少,也有人累得不行,就托了林春燕帮着做。

    比起去年来,他们手里多多少少都多了些钱。

    三郎从他们手里收走的鱼,林春燕从他们这里收走的绿豆,黄豆,各种果子,秋天的橡子果……都是能换钱的。

    钱娘子也不着急做猪胰子了,他们家种的地可不少,家里的几个孩子累的是倒头就睡,有时候都走不回来,直接在田垄间睡觉。

    钱娘子也发了狠,拿了钱和鸡过来,让林春燕帮着做那糯米鸡。

    上次那味道香得很,让她一直记着。

    林桃红也还想吃,那糯米鸡打开之后冒着腾腾的热气,先是一股清新的荷叶香飘来,不管是外面包着的糯米,还是里面的各种馅儿,都香味诱人,口感十分丰富。

    林春燕没用他们上次晾晒好的那些荷叶,这些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林春燕打算到了秋天的时候,再做了糯米鸡来。

    秋天的时候就要用秋天的食材了,里面可以加入板栗,核桃香榧子等,最是滋补了。

    不过老这样单独做了太麻烦,林春燕干脆就做了大碗的熬菜出来。

    熬菜也是他们这里做席人家里都要做的,先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炒好,加水之后小火慢炖上一会儿,再将豆腐海带丸子放进去。

    这里面的豆腐最好吃的是煎过的,表面微微一层黄咬开之后,里面有十分的软嫩。

    红烧肉的汤汁本就好吃,里面的豆腐丸子都吸足了汤汁的香气,格外下饭。

    林春燕每次吃的时候,都能吃掉两大和馒头,要是到了冬天再熬出来就更好吃了,里面放些炖的软烂的菘菜,滋味更美。

    林春燕打算卖四文钱一碗。

    张大娘担心没人来买,一碗就四文钱,舍得的人毕竟不多。

    “可这里面用了不少肉呢!”

    林桃红觉得不贵,她正好夹起一大块炖的软烂的红烧肉,在张大娘眼前晃悠了两下,“他们光买肉就得花上好几文呢,做出来也不好吃。”

    不过显然,张大娘想多了,像钱娘子这样狠拿出来钱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想着在割麦的时候吃得好一些。

    毕竟每次割麦的时候,就像是打仗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还得把镰刀再磨一磨,这时候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大锅菜,只觉得身心都被抚慰了。

    有人就后悔没有早收了麦子,早一些收的麦子不掉出来,有那晚一天两天的,麦子变得熟透了,就容易脱粒。

    这时候产量本来就不高,少任何一粒小麦,都是能让人心疼不已的。

    不管是大人小孩,都不分昼夜地干着,就怕哪天突然下了雨。

    柳娘子本来想借着学了做猪胰子就不去下地收麦子,和眼见这天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她也坐不住了,拿了镰刀就往地里赶。

    像她这样的不在少数,不信董婆子的话的这时候也不得不信了几分,老天爷真是要下雨了。

    家家户户都把手上的活放下,有先收好的也不会在家干闲着,都去帮着亲近的人一块收。

    多收上来一点粮食,可就是能救命的!

    收完了小麦,用不了多久衙役们就要来收税了。

    林春燕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比平日里上山的时候脚步都加快了几分,不再像平日里那样慢悠悠的。

    他们要趁着下雨之前,再把之前山上的那些蚕豆都给摘回来。

    这些蚕豆摘回来之后,林春燕打算爆炒,既能当零嘴也能用来做下酒菜。

    二郎和三郎这几天却依然去镇上卖东西,林二叔和林二婶还觉得两个人能忙过来,可眼见着就要下雨了,心一下子就慌了,两个人头也不抬似的没命干,就想着赶紧把麦子收上来。

    林二婶累得不行的时候,才直起腰松懈一下,心里不知道后悔多少次,没让二郎三郎留下来了。

    不过,林二婶的眼睛很快就亮了,她看到了自个儿的二哥和三哥。

    吴二哥最近一直在家里抢收麦子,这一收完就立刻来林二婶这里,知道他们家怕是还有好些个没收完。

    身后还跟着吴二哥和吴三哥家里的几个儿郎。

    林二叔也松了一口气,简单地寒暄一番之后,大家就都赶紧动起手来。

    老天爷是不等人的,他这边割完了,还得去帮三房那边。

    林二婶一边在割着麦子,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费了多半年的力气种出来的粮食,其实也换不了多少钱。

    但让他们就这样放弃种地,他们心里又十分不舍得。

    这时候有了钱,大多数人都是要置办田地的,只有田地在手里,才能让人觉得踏实。

    “你们可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吴二哥看着林二婶才几天的工夫就熬瘦了一圈,语气里多了几分心疼,“下次再收不完,也雇了人来,能花上几个大钱!”

    林二婶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没舍得,这时候也顺从地点了头,“实在不行,这地我们也赁出去。”

    二房的地和三房的地是挨着的,林凤蝶和李氏之前就没有下过地,光林三叔和四郎也干不完,他眼见着这雨就要下来了,一时倒真急得不行,从昨晚到现在都没合过眼。

    好在这时候,那几个流民已经帮其他人干完了,钱娘子家里的地也干得差不多,这些人看到林三叔地里的小麦还有一大片,二话不说就动手帮忙。

    豆大的雨点终于从天上落了下来,眼见着最后一点粮食也被运到了屋子里,林三叔这才瘫在凳子上喘了口气。

    李氏心疼得不行,给他递了一碗水,“明年再不种这样多的地了。”

    林三叔却笑着摇了摇头,“还是得种的,不过也就这几天忙一些。”

    他平复了一会儿呼吸,“等弄好了麦子给大嫂他们送些。”

    用粮食交税总比用钱交的划算。

    自从他开始帮着林春燕做木盒子以来,村里人也知道他不是只靠李氏,倒也没人再说那些话了。

    可林三叔却还记得当时被人说的事情,干得都比旁人要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