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药铺: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乱世小药铺》 170-180(第11/16页)

   那么悲观做什么,万一能弄到呢

    她说道:“我需要一些植物油,豆油、麻油、菜籽油、花生油,什么油都行。”

    木系异能直接作用于植物油,便能分解出天然甘油。

    纪霈之轻吁一口气,眼里有了笑意,“好,我马上安排下去。”

    ……

    十天后。

    京城,瑞王府,后花园。

    瑞王坐在湖畔的石舫中,出神地听着雨滴敲打湖面的声音。

    濡湿的凉意从门窗渗进来,丝丝缕缕地透过鞋底,钻进脚心,向身上蔓延。

    “咚咚。”长随敲了敲门,禀报道,“王爷,郭先生到了。”

    “请他进来。”瑞王回过神,搓了搓小腿,端起茶杯走到了火盆旁。

    郭先生就是郭杰,他随长随进来,拱手道:“学生参见王爷。”

    瑞王坐下了,指指对面的马扎:“先生不必多礼,请坐吧。”

    “谢王爷。”郭杰拘谨地坐了半个屁股。

    瑞王示意长随倒茶,“过去十天了,那边依然没有动静,你怎么看!”

    他口中的十天,指的是纪霈之按兵不动,迄今为止已经十天了。

    因着“官道机关”事件,顾时与他的联络骤然减少,他对西北的掌控力亦越来越小,几乎得不到任何关于纪霈之的重要消息。

    朝廷虽有邸报,但镇北侯只说龙虎军需要养精蓄锐,让兵部保证粮草供给,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粮草供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弘已然在嘉兰城开战,大炎两方作战,军费早已捉襟见肘。

    一个月内,如果西北仍不收兵,他就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届时嘉兰城因为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朱雀军还能坚持几日,龙虎军就很难说了。

    郭杰道:“王爷,江湖传言,说陛下正在搜罗炼丹师。”

    “炼丹师”瑞王面色一沉,“为什么!”

    郭杰摇头,“有人说,陛下的身体扛不住了,想靠丹药续命,还有人说丹药可以解毒,陛下已经找到方子了。”

    瑞王蹙眉,眉心的川字纹能夹死一只苍蝇,“唐门有消息吗!”

    郭杰道:“关于陛下的消息没有,但学生听说唐大姑娘设计了一款新投石车,威力不错。”

    “这……”瑞王沉吟着,“唐家人如此积极,想来陛下还很康健!”

    郭杰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虽说当初顾小将军鲁莽了些,但结合如今的炼丹师传言,大抵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猜测。学生以为,王爷该早做打算了。”

    瑞王连连摇头,“他既信任我,我便不能负他。”

    为了隐蔽,他把纪霈之的称谓换成了“他”。

    郭杰道:“如果王爷这样想,那就中他的计了。王爷不要忘了,他有把皇位传给那位的想法。”

    那位,指的是唐乐筠。

    瑞王沉默了。

    只要纪霈之活着,他就不会跟他抢,即便是计谋,那也是阳谋,人家赢得光明正大,他输得起。

    但唐乐筠绝对不行!

    这也是他格外关注纪霈之身体状况的唯一原因——大炎是他们纪氏的,他不允许一个唐姓女子鸠占鹊巢。

    良久之后,瑞王再度开口:“眼下局势不妙,稍有差池大炎就有灭国的风险。而且,游览皇宫一项已经有了收益,西北军接连胜利,他在朝廷的威望与日俱增,我现在不宜有任何动作。所以,我想请先生继续关注西北,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告知于我。”

    “王爷英明,不过……”郭杰凑近几分,“如果能在炼丹师一事上做做文章,王爷的威望是不是还能更高些!”

    瑞王思忖片刻,到底说道:“这件事可以做,但务必谨慎,绝不能授人以柄。”

    郭杰拱手:“学生明白!”

    ……

    ……

    大弘在嘉兰城开战后,纪霈之又忙碌了起来。

    唐乐筠比他还忙。

    她上午分析西北一带的所有植物,午饭后替两名归顺的同袍义社成员拔除蛊毒,下午制作甘油,偶尔还要指导炼丹师们炼制浓硫酸和硝酸,晚上和纪霈之一起练功,以保证他的身体不垮。

    二十天过去,她瘦了一大圈,颧骨高了,眼窝深了,下巴尖了,便是胸部也平坦了许多。

    纪霈之心疼极了,却不敢让她停下来——如果说大炎是一架马车,她就是马车的轮,只要坏掉一只,整架马车便废了。

    这般大的恩情,不是用几句好话,几句情话就能打发的。

    他只能沉默地看着她的背影,吩咐厨房多做她爱吃的好吃的吃食,让裁缝给她做好看且保暖的衣裳,尽量抽出时间,陪她在大营外走一走,看看西北的苍凉,品一品当地的风土人情。

    他想,如果他有下半辈子,那就用整个下半辈子感谢。

    如果没有了,这样也很好,至少他纪霈之的陪伴和真心,只给过她一人。

    “呼~”门开了,寒风卷着大朵的雪花冲进大帐。

    老黄头上顶着一撮洁白进了门,“陛下,嘉兰城的密报和京城的密折一起到了。”

    纪霈之收回落在唐乐筠身上的视线,正了正坐姿:“呈上来。”

    老黄关上门,两大步蹿过来,将一封封着火漆的密报放在纪霈之面前。

    唐乐筠将毛笔搁到笔架上,一边摩挲着手里的草药,一边跑了过来:“陛下,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因为她主张用**攻城,纪霈之便以养精蓄锐为由,让大军驻扎了下来。

    然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的制作十分繁琐,而且不少材料都是临时采购,进度有些缓慢。

    大军的消耗过于庞大,到处都在节衣缩食,军心日渐涣散,加之西南战火重燃,大炎的国力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唐乐筠的心理压力不比纪霈之小,她迫切地想知道各方面消息,以确保自己的建议不会把大炎拖进亡国的境地。

    纪霈之飞快地撕掉封口,打开了薛焕送来的密报,一目十行地看完,再打开装密折的木匣……

    唐乐筠想看,但不想当着下属的面僭越,问道:“怎么样!”

    纪霈之放下密报,不动声色地说道:“没什么,都是老生常谈,你忙你的吧。”

    唐乐筠不信,狐疑地看向两封密报,一封卷曲着,一封被原样折回去了……

    纪霈之道:“表哥说,大弘在嘉兰城没有建树,可能在三水县有动作;白大人说,京城现在到处都是我命不久矣,正在修道炼丹,以求保命的传说。这些都是小事,不要乱了我们的节奏。”

    这还差不多。

    他们始终按兵不动,朝廷不可能没有反馈,至于大弘从三水攻打大炎,只能说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了。

    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