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90-100(第15/17页)

洋地说:“现在应该只有我会哦。”

    他的小表情,就像是在说“夸我夸我”“我是不是超厉害?”

    荀知府:“……”

    他见过此子写的文章,确实带着稚嫩,诗词也颇具童趣,但此刻与本尊对话,还是觉得有点超出他的想象。

    他看向自己手下得力的老仵作,眼神带着些询问。

    叶姓的小老头思索片刻,还是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应当不行。

    荀知府斟酌着问:“这技法应当不太好学?”

    狄昭昭回忆了一下学习包里好多他看不懂的内容,小脸苦了一下,“是啊,比念书都难多了。”

    荀知府心里有数了,狄世子自个儿琢磨的新东西,怕是暂时难成什么气候。

    不过想法确实大胆。

    这倒是与策论中见解独到,文风恢宏浩浩如狂风呼啸、山岳崩降之性一致。

    他笑着对狄松实夸道:“不愧是狄少卿爱孙,敢想敢做,这样正好,多一条路,也是多一道希望,咱们齐头并进,多路并行,总有法子能逮到这幕后的凶手。”

    狄松实笑了笑,却没有回应。

    他想到二郎对光、力、甚至电的琢磨,再看向狄昭昭,不免想,昭哥儿此前也想到过无瑕琉璃可做放大之用,会不会也继承了二郎的天赋?

    这样颇具灵气的想法,加上昭哥儿那双敏锐之极的眼睛在一路上观察到的人,会不会用头骨就能复原出人的面貌,是真的?

    狄松实心忽然如虫挠般痒起来。

    其实换个角度看,狄松实猜测的也有几分与现实吻合。

    确实是从咸鱼那儿继承的。

    只是,不是继承了狄先裕的灵气。

    而是从狄先裕那儿继承了穿越带来的系统。

    凭实力继承,也是继承,再怎么说系统也是咸鱼穿越带来的不是?

    狄松实与荀刚不同,他对孙儿提出的“神奇想法”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只是在尘埃落定前,他并不将这份期待诉诸于口,以免给昭哥儿带来太沉重的压力。

    两人站在停尸房门口,交流着方才看过的一系列信息。

    狄松实道:“看方才那具尸体的情况,我觉得应当是从上游飘下来的。而且所有死者应当都是从同一段流域被抛下水,否则不会这么巧,全都在南山府辖内流域浮出水面。”

    “我们衙门内,也是仲捕头在前几具尸体时,就率先提出了这个观点,说尸体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并非我们南山府内人。”荀知府在这一点上,与狄松实达成了共识。

    “沉没在水里的尸体,在逐渐被泡成绿鬼浮尸的过程中,尸体比重减少,所以才会浮出水面。”狄松实先讲了一点。

    说完,这才提出了一种思路:“而这二十几具尸体,在不同的季节,从不同流域浮出水面,我们可以试试估算这段时间和距离。”

    狄松实经过交流,也得知了一些荀知府的办案能力,思路清晰,无论问什么都能应答,逻辑严密,并不是不擅办案的那一类官员。

    他便知许多常规方法,估计是没有效果了,比如通过衣服,身上配饰去找人,甚至解剖出来发现胃里有某地的特色菜。

    荀知府皱着眉头:“这可难算。”

    狄松实道:“我来之前,翻阅了虎腾江沿江一带各府有关绿鬼浮尸的卷宗,倒是发现了一些规律,在冬日会久一些,依照虎腾江水的温度,半个月左右会膨大浮出水面,而夏季……”

    荀知府这下算是明白狄松实的意思了,他看向狄松实的目光都逐渐带上了更多真心实意的钦佩。

    别小看一句话里提及的卷宗,绿鬼浮尸案本就难破,不知要翻多少年的卷宗,才能找到破获的案件。

    还要把这些案件放在一起研究规律,绝对不是一件易事,能做如此多准备,狄少卿此行是抱着破案的决心的来的。

    不是那些走个过场、糊弄了事的官员,不愧是有青天之名的狄少卿。

    荀知府郑重的点头:“我这就让人把二十多具尸体浮出水面的具体情况整理送来。”他又拱手说,“下官在算学一道也有些心得,若狄少卿不嫌弃,也可献几分力。”

    不止这一点,狄松实还另辟蹊径,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法子。

    多年积累的厚重功底一览无余,随手拿出来的办法,都是案子见少的人不敢想的。

    整个府衙中的捕头衙役,都陆续动了起来。

    ***

    狄昭昭没有去参加他们的对话。

    只是全心全意做着自己的事。

    因为他觉得,这真的是希望最大的一条路。

    他看着自己记录的数据,在素纸上用一个个公式计算着。

    又仔细分析着这颗颅骨主人的性别,年龄,人种。

    种族是最好区分的,相比书中说的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的额头高度、凸起的程度还有眉脊几乎一眼就能确定。

    再看颅骨的骨缝封闭情况、牙齿的生长情况,可以推断出年龄。这个死者的矢状缝已经完全愈合,说明这人起码有35岁了。

    再结合人字缝和牙齿的愈合情况,狄昭昭在纸上记录,这人年纪应该在38-41岁。

    ……

    在根据书中讲的,按照颅骨形状,做石膏模型的过程中,狄昭昭心中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想法。

    沿江流域的人,如果气候湿润,水土丰饶,颅骨形态比较平均,并没有太过突出或者凹陷的特征。

    这并非刻板印象,而是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

    华北地区的人头骨可能较为方正,额头较为宽广,而西北地区则头骨多宽大,面部骨骼突出。

    除此之外,不同纬度,不同地形,不同气候环境下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相貌特征,日照充足的地区骨头硬且生长高大,面部骨骼也会更为硬朗。

    做这些分类和归纳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复原出的面貌与本人更相似。

    学习包里的内容,甚至细化到纬度不同,日照不同,肤色也会受到影响。

    对狄昭昭来说,现在就是兴奋地获得了屠龙刀,小人儿吃力地扛起来,嗷嗷叫着要去试试屠龙了。

    接下来一两天时间,狄昭昭都在捣鼓这颗颅骨。

    南山府城的衙役们,都是震撼且不理解的。

    王铁也不理解,但他还要去给小昭昭买陶泥,刷子,刮片,刻刀……

    然后陪着小昭昭一起在倒出的模具上,捏这个“泥人”

    ***

    府衙南边停尸房不远处,一个开阔小单间。

    无论王铁、还是南山府衙的差役,其实都见过许多的尸体和颅骨。

    真的尸体,真的头骨。

    至少见得比狄昭昭多得多。

    而且能孕育出“神捕”这个名号的府衙,环境肯定是不会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