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年明月夜: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第三十年明月夜》 80-90(第2/15页)

们的行军路线,突厥怎么会知晓?难道……”

    郭勤威点了点头:“只有那一个解释。”

    天威军的行军路线只有郭勤威和裴观岳知晓,郭勤威已死,定然不是他泄露的,那唯一可能泄露的,便是裴观岳。

    郭勤威道:“五万天威军,在当日伏击下死伤大半,臣带领剩下的边战边退,但落雁岭已经被突厥人团团包围,臣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此时臣已怀疑是裴观岳出卖,思及与他多年交情,还是觉得无法相信。”

    其实别说是郭勤威无法相信,如果李楹不是早就得知裴观岳为人,她也不敢相信,一个与郭勤威从小一起长大,有着四十多年交情的好友,怎么可能说背叛就背叛呢?这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不敢相信。

    郭勤威的神情已经愈发痛苦,那是因自己信错了人,导致五万将士生生冤死的痛苦,这份痛苦,即使已经过了六年,也丝毫没有淡去,反而愈加清晰。

    他喃喃道:“臣虽怀疑裴观岳,但还是派人去突围找他求援,只是当时臣已觉得他不可信,于是另派人前去长安求援。”

    李楹已经知道他口中去长安求援的人是谁了,那是天威军虞侯盛云廷,还未到长安就被乱刀砍死,尸骨被埋通化门外六年的盛云廷。

    幽幽鬼火愈发暗淡,一如李楹的心境,郭勤威的讲述中,终于慢慢出现了那个银鞍白马的少年。

    如果李楹能回到六年前,她尚能看到那个少年搭弓挽箭,一连射杀数名突厥骑兵的风采,也能看到那个少年纵马驰骋、领兵冲锋的场景,但是,那个银鞍白马的少年,早已消失在大漠风沙之中,留下的,只是长安城病骨嶙峋、连旧弓都拉不开的崔珣。

    她永远都看不到了。

    第82章

    昏暗的狱房中, 六年前的惨烈情景,徐徐展现在李楹和阿史那迦面前。

    落雁岭中,三三两两的天威军伤兵坐在地上休憩, 一个脸圆圆的约莫十七岁的天威军拔出手臂箭矢,他啐出口中血沫:“何九去找裴观岳已经去了二十天了, 至今还没看见援军, 裴观岳这厮, 是不是他故意害我们!”

    另一个天威军将树皮塞到口中, 被围二十天, 他们已经吃遍了这附近的树皮了, 他艰难咽下苦涩树皮,斥道:“别胡说, 裴将军和郭帅是几十年的交情,怎么会害我们呢?”

    “我胡说?丰州守军有三万,加上从永丰、九原逃过来的一万人,也能整出个四万人,不能出四万,那拨个五千人来救我们总行吧?再

    不济, 去找宥州青州搬救兵,那也行吧?可是我们等到现在, 连半个人影都没看到!”

    “曹五, 闭嘴!”

    曹五郎愤愤道:“我偏不闭嘴!我们本来轻装简从,秘密行军, 就准备打突厥人一个出其不意,难道突厥人有千里眼顺风耳?能恰好知道我们行军路线?依我看, 八成是裴观岳搞的鬼!”

    “曹五,事情未明, 你休要瞎说,免得寒了郭帅的心!”

    “是谁寒了郭帅的心?反正不是我曹五郎!”

    两人快要争吵起来,忽听到一阵哒哒马蹄声,一个穿着金色明光甲的少年疾驰而来,他本长相昳丽,一双桃花眼勾人心魄,瞧起来像个漂亮尊贵的世家公子,但他又偏偏穿着一身金色明光甲,甲胃上还溅满敌人血迹,眉宇间腾腾杀气,这杀气冲淡了他长相的昳丽,冬日日光为他甲胃镀上一层金色光辉,让他与世家公子比起来,更像一个英姿焕发的少年将军。

    少年翻身下了马,手里拿着一把铁胎弓,大步走到曹五郎两人面前。

    那是,十七岁的崔珣。

    崔珣冷冷看着曹五郎两人:“都什么时候了,还吵?”

    曹五郎梗着脖子道:“不是我要吵,是陆二非要为裴观岳说话。”

    “闭嘴!”

    曹五郎好像很听崔珣的话,他悻悻闭了嘴,陆二问道:“十七郎,可有云廷的消息?”

    崔珣摇了摇头,陆二急道:“都大半个月了,怎么也能赶到长安了,为何援军还是毫无动静?”

    崔珣没有作声,他只是掏出半个胡饼,扔给陆二:“别吃树皮了,吃这个。”

    陆二接住,惊奇道:“哪来的?”

    “杀了个突厥探子,从他怀里摸来的。”

    陆二一瞅胡饼,果然上面还溅了点血迹,他问崔珣:“你吃过没?”

    “吃过了,不然怎么只剩半个?”

    陆二笑了笑,便狼吞虎咽的大口咬了起来,崔珣又走到曹五郎面前,他看着曹五郎渗血的胳膊,抿了抿唇,便从怀中掏出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干净锦帕,抖开将他伤口包扎起来,曹五郎急道:“欸,这不是你阿娘的遗物吗?”

    崔珣垂眸:“这时候就别管什么遗物了。”

    曹五郎没吱声了,他瞥了眼蹲在地上吃的跟饿死鬼投胎一样的陆二,又悄悄在崔珣耳边问:“喂,你真吃啦?”

    崔珣没理他,曹五郎啧道:“你肯定没吃,陆二心粗,我心细。”

    崔珣皱了皱眉,他给伤口打结的手一紧,曹五郎就哀哀叫唤起来:“哎,疼!”

    崔珣打好结,拍了拍曹五郎伤口,又引起他一阵叫唤,崔珣道:“好了,郭帅在哪?”

    “忠……忠义祠。”

    忠义祠在落雁岭中央,里面立着汉朝苏武和张骞两人雕像,苏武牧羊十九年不改丹心,张骞被俘十年不忘使命,汉人感念他们忠心,于是在此修了一座忠义祠,不过这忠义祠年久失修,已经是破烂不堪了,郭勤威神情困顿,身上数道流矢伤痕,正怔怔仰头看着面前的苏武和张骞像。

    崔珣进了忠义祠,他放慢脚步,但还是被郭勤威听出来了:“是十七郎吧。”

    崔珣抿唇,他拱手道:“郭帅,云廷还是没有音信。”

    郭勤威转身,他缓缓摇了摇头,眼神中尽是悲怆:“怕是凶多吉少了。”

    崔珣从未见过郭勤威露出此种神情,他从军三年,一直跟在郭勤威麾下,郭勤威无论遇到什么险恶境地,都是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主帅如此,手下将士才会安心,但此时郭勤威一改常态,竟隐隐有了英雄末路的绝望。

    崔珣心惊,郭勤威喃喃道:“何九去了裴观岳那,更是凶多吉少。”

    他连日几乎未眠,加上身上有伤,又折损两员爱将,眼前一晕,还好崔珣及时扶住,才没有栽倒在地。

    崔珣扶他坐下,郭勤威靠着朱红木柱,喘了几口气,眼前那片漆黑才好了些,他慢慢看向崔珣,眼前的少年面如美玉,手上除了搭弓练剑磨出的薄茧,并没有其他劳作的痕迹,这是大周五姓七望之首,博陵崔氏才能养出的世家贵胄,郭勤威看着他,道:“十七郎,崔相公当初修书给我,将你举荐来天威军的时候,我还很是担心,怕你一个世家子弟,在我们天威军呆不习惯。”

    他突然提起三年前往事,更是有一种末路悲凉,崔珣思及往事,他眼眶一热,低头道:“没有,很习惯。”

    郭勤威笑了笑:“你刚来的时候,也不爱说话,谁喊你你都懒得搭理,何九他们还找我诉过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