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带着超市穿大秦》 130-140(第18/29页)
也没那个耐心继续留着他们的性命,并未把他们关在咸阳狱里或者让他们当?刑徒去劳作,而是直接全部判处弃市之?刑,以儆效尤,用来震慑其他人。
临到死前?,他们依旧执迷不悟,认为自己只是犯了一些历代君王都会犯的错误而已,要不是暴秦太无耻太卑鄙太狡诈地使用这些下作手段,他们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千年后的世人知道他们悲壮的故事后定也会为他们悲歌击筑,感慨良久。
实?际上千年后的古人们对于此事的看法:同学们,这段没什么用,考试一般不考,你们要是对这些感兴趣就自己看看吧,老师先不讲了,讲下一篇《始皇帝祭祀文》,这个有?可能出默写。
反贼虽愚,但至少?是带着希望死的,他们始终对自己一开始收集到的消息坚信不疑,那暴君的身?体如今已经羸弱到连一碗米羹都无法进食,命不久矣了。
兴许自己在黄泉路上还能遇见那暴君呢,到时候自己这边有?这么多名六国?英雄,而暴君那边却仅他一人,胜算在我们,就算群殴也能把他打死。
嬴政:……
从某种情况来讲,一天?只能吃一碗米羹这个消息的确是真的,并且有?时候连一碗汤羹都不喝。但你们就没想过朕作为秦朝的皇帝,天?下的主人,怎么能每次用膳都只喝汤羹呢,
朕就不能吃点?别的肉蛋奶蔬菜水果?,均衡营养吗?
你们的情报人员怎么比在大?街上花十?个秦半两随便找的兼职人员还要不靠谱。
最后的结果?就是六国?反贼和隐藏在黑暗中的大?小刺客团体全部都被一锅端,处理?干净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很抓马的小插曲,那就是——
徐夫人匕首这个在刺客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IP终于倒闭了。
这件事还真和嬴政无关,还没等嬴政腾出手来处置他呢,徐夫人就自己关上店门,背上行箧,到远方游历去了。
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不是害怕自己被抓,也并非要去寻找什么稀有?的铸剑材料,他这次出门,只为修心。
是的,没错,就是修心这件听起来很哲学的事。
自古至今,但凡能将一门手艺练到登峰造极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特立独行的性格,并被美名其曰大?师风范。作为赵地最有?名的铸剑大?师,徐夫人也不例外,他以藏锋利匕首闻名于世。
和别的名师大?家不同,徐夫人不搞饥饿营销,没有?什么一年只卖两枚匕首之?类的规矩,唯一的门槛就是匕首卖得很贵,只接高端客源,但这个条件问题不大?,相反更奠定了他铸剑大?师的地位。
毕竟大?师的东西都贵,所?以大?多数有?身?份地位,不差钱的刺客都来找他买刀剑,甚至就连从前?六国?还未统一时,好多王室子弟们也找他预定匕首用来杀兄杀弟夺王位。
自从六国?被灭后,徐夫人接到的单子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大?部分是用来刺杀嬴政的,小部分是用来刺杀姜珂,李斯等人的,甚至还有?俩楚国?刺客想要去刺杀王翦。
结果?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别说刺杀皇帝了,连皇帝的头?发丝都没碰到。
一个两个没刺杀成?功那有?可能是刺客自己的原因,但这一波又一波的刺客全都没成?功……
徐夫人,是不是该找找你的原因了?
刺客圈里逐渐流传了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徐夫人匕首的刺杀成?功率居然是零诶!
虽然徐夫人卖出匕首后直接钱货两清,不售后,不用担心退钱的问题,但这些流言将徐夫人的颜面置于何地?他堂堂一个铸剑大?师又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羞辱!?
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否则怎么会一次都没成?功呢?可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徐夫人绞尽脑汁,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答案,于是他便决定去往远方,在山水林泉之?间寻找答案。
到底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徐夫人踏上了他的旅程。
别误会,他真的只是出门游历,而不是想自己去刺杀皇帝,他上有?老下有?小,可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这次造反,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在整个秦朝版图中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虽然对于朝廷来说,损失不大?,但收网之?日恰好即将完成?秋收,对于那些辛苦忙了了一年,就等着收获完成?的家庭来讲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毁灭性打击了,这也正是姜珂原本想要将收网的日子定在三个月之?后的原因,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黔首们的损失。
因为地势原因,受到波及最严重的就是河东,邯郸这两郡,黔首们看着自己被掠夺走得庄稼,眼泪像是决了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他们愁啊,苦啊,哭啊,眼泪都快流干了,但那又能怎么办呢?
在这场动乱中,他们这些身?份低微的黔首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咽,好在家里还有?一些去年储存下来的粮食,再出去做些活计,赚些钱币,总不会饿死在这个冬天?,熬过冬天?,等春天?到来时就好了。
都到这种地步了,有?些黔首居然还能苦中作乐,安慰自己至少?官府很快就将这场叛乱给平定了,至少?我还没被杀死,至少?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有?可能活过这个冬天?。
这哪里是苦中作乐啊,分明就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河东,邯郸两郡黔首唉声叹气,希望官府能按照秦律,今年稍微减免一些租赋,正在他们发愁之?际,官府突然下达给了各乡县一个消息,让他们更加绝望。
皇帝病愈,开始巡游,恰好来到河东,邯郸两郡。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无论哪位君王巡游,都是耗费无数财力物力的事情,要征发很多的徭役去修建建筑,道路,城墙,宫殿等,这期间还要花费大?量金钱,这样看来,他们今年的租赋肯定不能减少?了,让原本就贫穷的他们更加雪上加霜。
苦啊,苦啊,百姓太苦了。
黔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反正就一条命,大?不了去死。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不仅没等来紧急征发氵献的征令,反而等到了朝廷发下来的减税条文。
条文上规定,如果?因为这场动乱而损失全年收入十?分之?一以内的家庭照常缴租,损失在十?分之?二三区间的家庭,只需要缴纳一半租赋即可,一旦损失超过十?分之?四?,全免租赋。
为了防止有?人不识字,看不懂条文上写的内容是什么,朝廷又特地命令个乡县的三老早中晚各读一遍。
这是数月以来的第一个好消息,各个乡县的黔首们都纷纷奔走相告,为此而感到高兴。
他们不知道的是,接下来还有?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呢。
大?概过了十?天?左右。
官府居然发粮食了,从反贼那里缴获的军粮其实?已经损耗一部分了,官府又自己开粮仓补贴了一部分,按照每家受损的比例,来补偿他们今年的损失。
一袋袋金黄色的粟米被人从仓库中抬出,送到黔首们的手上,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