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0-4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0-410(第22/27页)

    且先不急吧。

    “说起来,陛下打算以哪位武将驻扎于河内?”蔡昭姬好奇问道,令乔琰从关于往后都城迁移的思量。

    对这些朝堂上的官员来说,这征伐天下的进程里乔琰要以何人来出战,都应当自有一番自己的深思熟虑,本着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他们着实不必多加置喙,反倒是有可能提出了什么不当的建议。

    但昭姬眼看乔琰此刻因散朝的缘故,脸上多了几分比之平日里轻快的神色,便顺势问了出来。

    曹操的武将旧部中,与他有亲属关系的,只有曹纯和曹昂最后被定在驻扎于河内郡,与他无有亲属关系的,几乎都还留在兖州地界,应当还得配备几位将领才是。

    可惜此刻还能调度到此地的人手好像不多。

    徐州、并州、幽州武将对冀州、青州正处虎视眈眈之时,益州正值内部平乱的尾声,不会做出随意的调度。

    吕令雎已又按照乔琰此前的嘱托回返了辽东,继续与乌桓各方部落打交道,以侯乔琰对她的八月安排;赵云因光禄勋之位也暂时留于关中;徐晃则已随同郭嘉进入兖州地界,平衡原本隶属于兖州的将领和新增设的守军将领权力……

    这么一看,剩下能用的只剩了寥寥几人。

    让蔡昭姬有点意外的是,她旋即听到乔琰回道:“这件事你倒是说得巧,我昨日还在想,此事与你有些关系。”

    “与我?”蔡昭姬一边发问,一边看了眼自己的胳膊,自觉自己可没有什么投笔从戎的天资,总不能是让她以笔作刀便杀到那前线去了。

    好在乔琰的下一句话便给她解了惑,“乐平月报的四月刊上,除却许子远所写的袁本初传记,留一个版面刊载一条消息吧,就说河内郡有将领之缺,有意于此职位者可前往光禄勋处毛遂自荐。”

    “就当……这是一出武将的选拔好了。”

    “在方今已不缺武将的情况下,我所要的已不是空有一身蛮力的莽夫,毕竟也不可能在这等勇武之能上超过吕奉先,我要的是于时势有一番自己理解、起码粗通一二文墨、也深知如何在此时抓住机遇之人。”

    蔡昭姬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不会是乔琰唯一一次以这等方式选拔武将,而河内郡正处毗邻冀州魏郡的作战前线,却势必能让她这第一次的选拔对着还未出头的武将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陛下放心,这条招募的文书,我知道该当如何写了。”

    蔡昭姬也忍不住又笑了笑,说道:“我原本觉得,因陛下登基,我这乐平月报之上的种种用词必得越发字斟句酌,压力着实不小,现在看起来,已有三成的内容不必我亲自来想了。”

    乔琰嘀咕了句:“可能不止三成吧……”

    她这话说得小声了些,令蔡昭姬并未听清她此刻在说的内容。

    不过乔琰又已转换了话题,让她也暂时不必去管是否错过了要紧的消息。

    “我还有两件事想交由你去办。”

    “其一便是,自昌言现世至今也已有半年的时间了,眼下的头号大事虽是抗衡袁本初,但经传典籍的发行关乎印刷产业的运转,也不必为此停顿,这一次我不会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由你择选出三两合适的书籍作为随后发行之物。”

    “这个书籍的选择必要在朝堂之上以奏章的形式上呈,也是你就任少府之后的第一项考验,不要让我失望。”

    蔡昭姬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

    为了让她力排众议地坐在这个少府的位置上为她效命,乔琰甚至对少府的官职做出了那番简化,蔡昭姬便绝不会辜负这份良苦用心。

    在造纸与书籍印刷的技术都还在以日新月异速度进展的时候,书籍刊印发行乃是一项长期的事务,不能每次都由乔琰来想何时出何书最能顺应时势。

    “其二则是,我想给你找两个帮手。”

    和彼时推行山河录的情况不同,这次乔琰可不是要让伏寿凭借着其所负责的的治水之事,和蔡昭姬再次联合编纂书籍。

    “两日前,曹孟德送了一封书信到我手中,自请将家人送入长安。这是否得算是送来为质姑且不论,正好子桓跟随伯喈先生身在长安,还能与亲人团聚。我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昭姬不妨在空暇之余登门拜访一番那位丁夫人吧。”

    “兖州之乱中,满伯宁建议丁、卞二位夫人在曹孟德未回之时坐镇濮阳,二位夫人将濮阳大户及孟德下属震慑当场,令濮阳上下并未因四方调兵而生出动乱,实为巾帼不让须眉之才。”

    “不如先令她二人于少府领一属官官职尝试一二,若真为可用之人,再行擢拔就是。”

    蔡昭姬:“……”

    说实话,能有两位眼力与行动力都不差的助手加入团队,对眼看着就要面对接踵而至重任的她来说,绝对该当算是一件好事。

    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在乔琰说出这话的同时,她想了想曹操此刻已算半个光杆司令的状态,不由觉得有点好笑。

    陛下甚至不满足于只是从他身上扒走将领谋士,也并未止步于将曹丕完全按照乐平书院的培养体系栽培成才,甚至都把算盘打到他夫人身上了。

    这等雁过拔毛的犀利手段,当真是……

    不愧是陛下!

    “陛下放心,借着我父亲将子桓送上曹家门户的机会,我会做出邀约的。”

    九卿之中四位女子的委任,连带着早先就在将领、刺史、太史令等位置上的女官,早已给长安乃至于天下发出了一个信号——有才学有魄力的,大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自门户中走出,以图一个跻身上位。

    这等竞争上流的风尚甚至远比秦汉初年之时还要自由得多。

    只因此前的任何时候都不曾有帝王便是女子。

    倘若,丁夫人和卞夫人真有乔琰所说的那般有本事,她们应当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那就有劳昭姬了。”乔琰总算交代完了事情,更不必端起什么公事公办的态度。“我去陪朱檀消消食去。”

    蔡昭姬脚步一顿,“陛下,您可以不必把自己想要出去骑马遛弯说得这么迂回。”

    朱檀乃是天子坐骑,照顾马匹之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它撑着。

    但她话还未说完,面前又哪里还能看到乔琰的踪影。

    这位在马背上夺取天下的帝王早跑了个没影了。

    乔琰一身劲装奔行在这关中官道上的时候,这片夹在武关、潼关、散关等关隘之间的沃野平原上,渭水奔流的速度已因上流鸟鼠同穴山的坚冰消融而比此前快上了数倍。

    这些关中地界上的民众也都默契地选择通过渭水或者渭水支流取水灌田,以便让经由两年开采的地下水源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大雍建立之时的新奇感,也已随同春耕的开启转化为了这片土地上民众振奋精神之态,而兖州豫州的易主更是让这些距离天子最近的子民越发相信,他们彼时以那等万民拥趸之法将乔琰送上帝王位置的决定并未出错!

    在这元昭元年里,便已然有了四海归一的征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