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千岁》 160-180(第3/27页)

记得。可你要学男儿,大可不必去学他们的三妻四妾……”

    “现在父皇已经仙去,无人再约束你,你睁眼瞧呀,眼下便是你重获自由的好时机,没人再拦着你合离,也没人再拦着你离开京都!”

    话音未落,李长乐眼神闪烁。

    却听李青芙又道:

    “况且长姐,你扪心自问,你之所以会偏爱那些魁梧男子,你放浪形骸,究竟是因为心里真的喜欢,少了他们哪个就不成,还是因为遗憾自己不是他们?不能像他们那样肆意生活?你要为二皇兄报仇,可二皇兄真正的仇人在南方,在南月,他是死在南月人数不清的毒箭之下,他死得其所,死后尚有赫赫威名,只凭一身空盔甲,便可骗得南月人整整两日不敢再攻城,直到阿琅如愿等来了粮草。”

    “长姐,你瞧瞧我,我已在岭南住了一年,见过那里比京都更广阔的天地。你若答应来,我与阿琅都是女子,一定会无比用心地招待你,带你将你幼时想做却不能做之事全部做完,令你宾至如归。”

    “岭南……从来都不是你的牢笼,而是你梦寐以求的自由啊。”

    第163章 豆萁

    自由二字弥足珍贵, 让李长乐冰冷许久的内心重燃热情。她不知所措的来回踱着步,双手背在身后,在无意中把自己的手腕掐红了。

    “我已在京中住了三十几年, 我不熟悉岭南。”李长乐舔着唇说, “李青芙, 你单凭一张巧嘴就想骗我和离, 我若真听了你的, 才是与郑家人彻底闹掰, 从此变得形单影孤, 只有自己了,届时我只身随你去岭南, 可还有命活?”

    李青芙像是早料到了她的犹豫,闻言立刻就道:“可是就算不离京,你与驸马的婚事也已名存实亡, 而你日渐式微,又与新帝有隔阂, 再加上惠娘娘已然年迈,你以为等他们郑家在看出新帝的心思后, 还能容你这样放肆多久?你手中的权力还能维持多久?”

    李长乐皱紧眉头,声音里掺着化不开的恨,“你的意思是, 等老六腾出手来,只要我留在京都一天,他便会想尽办法令我过得不舒服?”

    听见李长乐这样问,李青芙明面上没回答, 只是说:“但你可以离开。”

    “长姐,皇兄与父皇不同, 皇兄要笼络人,靠得是实打实的金银与封赏,而非儿女姻亲。换句话言之,只要长姐你愿意主动向皇兄提出想与郑家和离,皇兄便一定会答应,甚至还会在表面上站在你这边。”

    李长乐这回听懂了些,斟酌说:“到时他急着赶我离京,必会对我的要求言听计从,他会站在我这边,以皇帝的名义对郑家多多补偿,这样一来,至少在外人眼中,他既能得到爱护手足的仁君名声,唬得郑家人不敢再追究我,又能不落口实,也不得罪那些文人。”

    李青芙听罢便点头,说:“长姐,如今坊间已有人在传你与新帝不合,你若不自救,来日等这‘流言’如五指山般压上驸马的背,你要他如何作为?你难道真甘心规规矩矩地做他郑家媳妇,每日晨昏定省,被困深宅?说到底,你与他又无孩儿,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啊?”

    李长乐停住脚步,面上显出几分踌躇来。

    “这究竟是你的意思,还是老六的意思。”李长乐问。

    李青芙站起身回答她,目光如炬,“这是我的意思,但也可以是皇兄的意思。”

    李长乐沉默地闭了闭眼。

    “……也罢,此去岭南,不知何日才可回来。”半晌,李长乐在长久的思索后,像是终于妥协了,侧首对李青芙说,“待我……待我入宫见一见母妃,再与你离京。你放心,母妃不会成为你的阻碍,我会说服她的,我长这么大,如今也想为我自己活一次,我只是……想去外面看一看。”-

    李青芙从昭平公主府出来的时候,离着老远,看见孟青山带锦衣卫来接她。

    原是李熙早起怕出事,特意下令调孟青山来,想着如果她在昭平公主府内待的时间过长,或是李长乐有意为难她,便叫孟青山冲进去帮忙。

    都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孟青山如今做了左镇抚,最顶头上司还是自己的结拜兄弟,一时也算得上是前途无量,按理更该谨言慎行些,可他却还是个大嘴巴。

    “殿下!这里!”孟青山大踏步走上前,向李青芙拜道,“皇上命臣来接应殿下,殿下可还好?长公主那边有难为殿下么?”

    李青芙没见过孟青山几面,但对孟青山记忆深刻,因为在锦衣卫任职的人多半阴沉寡言,唯独这个孟青山一张嘴就打不住,看着倒像岭南守关那些兵,让李青芙感到很亲近,也愿意跟他多说几句话,是以此刻见着他,立马就笑起来。

    “好得很,事办成了,长姐已经答应我离京。”李青芙唤孟青山起身,大力拍着他的肩膀说,“只是有一条,长姐要与郑家和离,这件事情得交由皇兄去办了。”

    孟青山哪里知道李青芙正在这儿两头叫价,闻言直皱眉,没忍住有点八卦地问:“这怎么、居然都闹到和离这么严重啦?长公主再也不回来了吗?这是她离开京都的条件吗?”

    李青芙便同他说:“唉,我这也是为皇兄考虑嘛,和离好,只有让他们俩离了才能一劳永逸,不然长姐身后拴着链儿,过阵子又想回来了怎么办?那不是还得闹?再说我与阿琅在岭南事情多,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整天护着长姐来来去去的,少说也得几年后才回了。”

    孟青山也挺唏嘘,说:“事情闹这么大,得赔郑家多少钱呐,我猜皇上起初没想这么办,而是只想送长公主出去散散心,等她自己想通。”

    李青芙眼珠转了转,带笑宽慰他道:“这事让皇兄去愁,你操心什么?没准皇兄很喜欢花这笔钱,觉得它是意外之喜呢。”

    孟青山便叹气,小声对李青芙道:“这怎么说?殿下有所不知,其实眼下皇上手头并不宽裕,又得优先招待大沧人,微臣……微臣怕贸然向皇上提起此事,会挨皇上骂。”

    李青芙看起来很不以为然,只摆手说:“无妨,让我们乐观一点,没准儿郑瑀那小子一听能和离,会高兴得连赔偿都不要。”

    记着郑瑀当年也有才子名,可是自从与李长乐成婚后,两个人三天两头便要争吵,就算他起初有心借过李长乐的势,在朝中为自己谋到了官职,可当他出门去,却没有一刻不被同僚戳着脊梁骨调侃的,这样磨得时间久了,只怕他早后悔了。

    再者这李长乐任性娇纵,从前没少找茬欺负郑家人,隔三差五的便给郑瑀戴绿帽,前阵子甚至还搞出个孩子来,只怕郑瑀那边即便是嘴上不说,心里也在膈应着,随着年岁渐长,已经越来越厌烦李长乐这个需要小心伺候着的皇家女,开始向往寻常夫妻的相敬如宾了。

    孟青山心有所感,一听李青芙这样说,翻眼皮悄悄想象了一下,觉着好像也是这个理。旁的不说,如果换他自己是郑瑀,等和离书签下来那天,他非得快活的围着京都跑十圈儿不可,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良久,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了会儿,像是要进宫去,孟青山带来的锦衣卫簌簌跟在他二人身后,列队行得齐整。

    路上,李长乐又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带孟青山快走两步,将身后锦衣卫甩得远远的,和孟青山凑在一块儿低声说:“话又说回来……老孟,今天怎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