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武周]问鼎》 120-130(第22/29页)

照我给祖母建议的那样,把杨思俭的女儿送我这里当伴读呢。”

    武媚娘答道:“就算这真是个好建议,也得过上几年。又不是每个女孩子都同你这么早担大任的。若是你还要东奔西跑,岂不是要把人家才只有七八岁的姑娘拖到边境去?”

    李清月眨了眨眼睛,没敢揭穿一个事实。

    阿娘好像对于她要继续往外跑越来越有数了。

    只问道:“那杨炯您打算怎么安排?”

    武媚娘答道:“我看过他的答卷,他确实是个人才,九经之中他选的是《春秋》的谷梁传,再加上考校的孝经以及论语,抽选出的十篇文章他尽数通过了。按照童子科的规则,他甚至可以直接当官。若以这样的出身被送到太子府中为官,也完全合格。”

    起码比起之前,居然想将从六品官员之女许作太子妃为陛下“冲喜”,那可真是有自知之明得太多了。

    “不过……”武媚娘有另外的想法:“我不打算让他去太子府。弘农杨氏今日能送一人,明日难保不会得寸进尺,太子目前也不需要这一方作为后援。”

    甚至可能还起不到什么作用。

    “可此人确实有才,将其放到别人手里又未免可惜……你那熊津大都督府中尚缺人才,不如放你那里去?”

    “我记得前来奏报军情的崔都尉还说,你的属官不太够,这才在之前抓他做了个协助之人。已入仕途的或许暂时还不好调拨,这位却应当正好。”

    李清月没有犹豫,当即点头,“那就劳烦阿娘从旁牵线了。”

    武媚娘还是多提醒了一句:“但我帮忙牵线是一回事,你自己的属官要自己发放俸禄了,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朝廷给熊津都督府的拨款应当不会太多,能养得起多少属官,就要看当地的税收结余,还有你那食邑的进项了。”

    “说起来,前几日蜀中还有一封信送来,是那益州都督府长史写来的,他说让你将那吞金兽给接回去。”

    她说到吞金兽三个字的时候,忽然没忍住笑了出来。“阿菟啊,你说你这跑路之前还让他去益州避祸,怎么就没让他多带点去那儿的盘缠呢?”

    李清月:“……?”

    可恶!她之前还觉得,段宝元在上呈吉兆的奏表中得到的嘉奖,养个炸炉团队压力不大的。

    刘神威这个炸药天才又搞出什么新东西来了?

    但没关系,她的生日快到了,很快就能有地盘,也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搞爆炸美学了!

    按照阿娘随后所说,李治同意了让她在食邑加到千户之后还是能够自选位置,这同样不是寻常公主所能拿到的待遇。

    光从这点上来说,李清月就觉得,他可能不太乐意自己得到正式官职敕封这件事,可以先抛到一边,晚点再说。

    就现在的情况下,自己不能光靠着自己刚刚得胜的脸面和过生日的优待,还得给阿耶顺顺毛,再来为了她的目的拔毛!

    “你又在想什么古怪的主意?”武媚娘看着她那沉思后目光发亮的表现,猜也能猜得出来,那不会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招数。

    李清月神神秘秘地比划了个噤声的手势,“等到元月初一您就知道啦。”

    现在提前透露可就没意思了。

    都没等武媚娘继续发问呢,李清月已一骨碌翻了起来,“我去沐浴,晚上我要睡阿娘这里。”

    看看,这就是回家的快乐!

    这份愉悦的心情在第二日见到王勃的时候还在延续。

    “你说,你已开始着手写了?”

    李清月朝着王勃看去,见对方那张尚是年轻的脸上,提到文章辞赋便自有一番认真之色。

    “我已写出一半了。”

    李清月忙道:“拿来我看看。”

    她朝着王勃伸手,就见对方快速从桌案上拿过来了一份文稿,在当先的一行上果然写着《顺天门班师颂》六个字。

    而在其后竟已有了洋洋洒洒千余字。

    李清月:“……!”

    她错了,她不应该用自己写古文的速度去跟王勃这种神童相比,果然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看看人家将这凯旋献俘场景和高丽之战描述得有多大气磅礴!

    那抢夺新罗粮草,是“戈船泛月,剑骑横霜。风驱海石,电扫辰阳。”①

    那火烧高丽战船,是“舳舻万里,旌旗四合。火照甘泉,云惊上路。”②

    那两军合围,更是“肃牙璋而按律,耀旄节而分麾。”③

    ……

    至于凯旋之时,则是“望帝都而献捷,仰灵社以书功。”④

    王勃甚至将她朝着城楼上挥手都给写成了“鹗视千群”“龙骧万计”的豪情。⑤

    李清月的表情都差点看得凝固了。

    王勃却还觉得这是不是自己在何处写得不妥,让她觉得不太满意,开口问询了两句。

    “不不不,我不是觉得你写的内容有问题。”李清月听他这么说连忙回道。“我就是觉得……这虽是要宣扬覆灭高丽一战,但对大唐基调的夸赞不能只有这么少,也不能一味地将言辞都聚焦在出征的将士身上。”

    “来,你在这里,”她朝着文章的其中一段说道,“在这前面加上四段话,把高祖、太宗、当今天子,还有皇后,全部各夸一遍。能夸多少夸多少,别像你之前一样写得这么笼统。”

    “啊?”王勃迷茫了一瞬。“这有必要吗?”

    才只有十二三岁的王勃显然还不明白什么叫做文章的政治意义,毕竟他的政治素养实在很感人。

    但没关系,他听话就行。

    大都督说要加,那他就加——

    龙朔二年在安定公主的生辰之中到来。

    但李治刚被皇后一起请到延嘉殿,就见今日过生辰的主角先捧着个书卷朝着他走了过来,一把将其塞到了他的怀里。

    他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旁人送你的礼物需要请我先过目一番?”

    李清月摇头,“不是,这是我送给阿耶的新年礼物。”

    新年礼物?

    李治怎么听都觉得怪稀奇的。

    哪有过生日的人给前来庆祝的人先送上一份新年礼物的。

    可在李清月不断以眼神示意他将其展开的时候,李治还是先伸手,解开了上头花里胡哨的绳结。

    而后,他便看到了那篇被王勃再经过了一番修改的《顺天门班师颂》。

    那可真是好一篇文辞华美又荡气回肠的辞赋!

    尤为醒目的,大概就是开篇对大唐的极力赞美,以诸如“我大唐鸡浑指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谶裁仪,辟太虚而有天地”之类的话,用来表现,在此大国气度之中,覆灭高丽正是时势必然,又正逢圣明天子,良才将帅配合,方有这一出献俘。⑥

    而后便是对两位先帝的赞颂,所谓“太武皇帝虹星湛色,开宝胄于金壶”,“太宗皇帝十乱恢基,临鹤州拥黄钺”等等,均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