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武周]问鼎》 120-130(第17/29页)



    在今日的这出记功之中,他们这些本已被挑选出来的士卒也先暂时回到了原本的行列,就好像回到了他们刚刚离开此地时候的样子。

    但他很清楚,经历了海外征战的半年,他们每一个人站在此地都已是不同的模样了。

    当时的他们在以一种困惑的神情寻找着自己的名字,不知道这样的一种新花样到底有着什么意义,甚至还有不少在盘算着做个逃兵的可能性。

    而现在,他们在期待于自己的名字被喊到。

    ……

    “张继!”

    他想都不想地答了一声“到”。

    前头的那一串名字和战功因为他回忆着在百济、高丽战场上的奔走,变成了一些模糊的声音在耳边滚动。

    直到听到了这两个熟悉的字,才让他忽然从那些思绪中抽离出来。

    就连目光都已经直接锁定在了他名字的位置。

    那是在第一块木板的第五行最末一个。

    他也还记得,他侄子的名字在第七行第四个,而他那个不幸战死的同乡在第八行第二个。

    “你得先往前面走一步再喊的。”那负责通报战功的将士提醒道。

    但反正前头和张继一般犯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他便继续念了下去。

    “豫州崖川折冲府张家村张继——”

    “七月泗沘城守卫战杀敌三人。十月渡七重河,获生三人,杀敌一人。十月平壤城西战事,杀敌二人。蛇水战事,获生一人,杀敌三人。合计获绢八十五匹。”

    “另有探查敌情,诓骗敌方密探之功,可记功第二等功劳,获绢七十匹。”

    “……”

    “可有异议?”

    张继原本还想说,他忽悠那两个百济反叛军中僧侣的事情,就实在不需要在此地说出来,听起来还怪埋汰人的。

    可听到那后头的“获绢七十匹”的奖励之后,他只恨不得挺直了胸膛,让人瞧清楚,他就是这个立下了二等功劳的人。

    而让在场众人羡慕的,又何止是他这个获得战功奖励的数额。

    还有一件更让人羡慕的事情。

    那就是他可以在随后,继续以熊津大都督亲卫的身份,随同公主一起前往长安参与到那献俘大会之中。

    想想张继为何能得到大都督赏识,被提拔到那亲卫队伍之中?

    竟只是因为他此前有过参战的经验,能协助她办成更多的事情。

    而非是他有什么特殊的出身。

    “没关系,”张继拍了拍侄子张忠的肩膀,“下一次你就也有这样的机会了。只是这次,得劳烦你帮我将绢布奖励先带回去了。”

    “我知道。”张忠遗憾归遗憾,那张年轻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几分喜色。

    论起杀敌和俘获敌人,他的功劳都远不能和他叔叔相比,但起码他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了!

    又因为大都督对他们这些士卒的重视,在这一个个战功校对过去后,把早已运送到此地的战功嘉奖物资都给分发到了他们的手中。

    起码这一次,他以府兵身份出征所带的物资钱都给补回来了,还有所结余。

    他也看到了那些阵亡将士的名字是如何被一个个框上,而后将抚恤之物交给了他们的火长。

    这场兑现“有功者升迁,牺牲者留名”的校对足足持续了三日,比起当日李清月不厌其烦的誓师还要长了三倍的时间。

    而后,张忠这样没有特殊任务的府兵便先踏上了返乡之路,往后会以崖川折冲府府兵的身份继续定期参与演兵训练,直到下一次征发诏令的到来。

    李清月则快速乘船,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

    苏定方已带着高丽俘虏先行了。

    好在,他们的速度难免要慢些,她在青州耽搁的时间倒是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甚至差不多就是在洛阳的位置,她已追上了苏定方那头的脚步,而后登上了那艘主船。

    “明明也没走多久,再度经过洛阳还是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李清月趴在换乘的河船船头,望着孟津关的方向感慨道。

    苏定方闻声回道:“以公主的年纪,好像真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清月摇头:“但您看,我年纪虽小,做的事情就一点不少。”

    “您知道那个方向吗?”她伸手朝着其中一个方向指去。

    因为邙山的遮挡,从此地大河上经过,其实并看不见洛阳城。

    但苏定方曾经来过洛阳,也能凭借着她的指示,猜出她想说的是洛阳以东的地方。

    “在那里修建的东都尚药局和悲田坊就是我建议的,坐镇其中的神医孙思邈还是我从蜀中请来的。”

    她又往西指了指,“那头有我曾经负责修建的河桥,不过我阿娘来信说,近来在找人再度加固,连带着河岸两旁的堤坝一起,防止洛水泛滥成灾。”

    “那里那里。”

    李清月又朝着邙山脚下指去,本想说那里还有她折腾的炸药研发部门,但想想这东西不适合跟苏定方说,而且刘神威都因为她的“离家出走”而避祸蜀中了,好像更不适合说。

    苏定方听出了这个卡壳,“那里怎么了?”

    “呃……我在那边买了个房子。”

    在旁围观的孙仁师直接被一口酒给呛住了。“大都督啊,就您这个身家,您买个房子是能跟前面两个相提并论的吗?”

    李清月把头一转,权当这种掉价行为没在她身上发生过。

    恰好也在此时,她所乘坐的这艘船经过了孟津这一段稍变窄些的河道,进入了前方的宽流之中。

    她眼尖地看到有一艘空置的运粮船从河上经过,连忙扯开了话题:“看,这闲时也运载粮食,往返于三门峡粮库与长安洛阳之间的建议,也是我提出来的。这总能算数了吧。”

    李清月抬了抬下巴,对着孙仁师露出了个“这又如何”的表情。

    孙仁师朝着她拱了拱手,“那您果然厉害。”

    他这话说得相当真诚,而非一句玩笑话。

    设立医药局与悲田坊,防治河流水患,还有这促成运粮,都绝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当做出的举动。

    可在李清月娓娓道来的时候,又真实得让人信服。

    陛下能有这样一个奇招频出,却又心怀社稷民生的女儿,真可谓是大唐的福气。

    若是此前因为种种缘故,让她的这些贡献,都没能以一种更加为人所知的方式展现出来。

    那么现在的这出献俘,就势必要让安定公主真正扬名于天下了!——

    船停在潼关之前,在陆续下船过关后,李清月便在此地遇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太子李弘。

    眼见妹妹下船,李弘也顾不上身为太子的稳重,直接冲到了李清月的面前,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可真是有够吓人的,一声不吭地就往边境跑,也不怕让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