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继承荒败园林后》 【完结】(第2/4页)
安茉又不禁思索,自己的这些感慨,到底是因为滕王阁而生,还是因为那一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而生呢?
想到这里,程安茉转过身去,寻找王勃的身影,却没看到人,她狐疑地看向一旁的冯管家,冯管家默默地指了指人堆处,“在最里面,正在合影中。”
程安茉:……
好家伙,这是来参观景点结果自己被当成了景点的具象版。
好不容易脱身后,饶是王勃也大松了一口气。
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当打卡地点合了那么久的影,王勃觉得自己嘴角的笑容都要变得僵硬了。
好不容易从滕王阁离开后,王勃忍不住转身,再看了一眼这一座已重建二十九次,却仍旧与他息息相关的地方。
*
“这是要去哪儿?”王勃问道。
“去接嵇先生。”程安茉道,“最近滕王阁景区搞了一个活动,以唐琴,奏唐音。嵇先生就是特邀嘉宾。”
“嵇先生?那是谁?”
程安茉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王勃却不由得在心里思索,姓嵇,或者姬,精通音律,难道……是他?
程安茉几人赶到的时候,今日的活动已经结束,她拉住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问清楚嵇康的位置后,便带着几人急奔而去,“嵇先生!嵇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个人!”
闻言嵇康抬起头,停下了收琴的动作,眸子里带上了几分疑惑,“哦?是何人?”
程安茉将王勃推上前,“就是这位!”
王勃抬起双手,微微一礼,“在下王勃,字子安,见过嵇先生。”
听到王勃的名字,嵇康的眸子里闪过了一抹震惊。
来到现代世界这么久,这次又是在滕王阁附近,嵇康当然知道王勃的名字,也知道那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只是,就算是他也没有料到,竟然会在这里遇见。
未免……太巧合了点儿?
见嵇康疑惑地看向自己,程安茉也有些无奈,“真的只是巧合。”
“嵇康,字叔夜。”嵇康起身还礼。
竟然真的是自己猜测的那个人?!
就在王勃斟酌着怎么开口的时候,人已经被嵇康拉过去了。
“唐代琴曲?子安倒是知晓不少。”或许是因为还不够熟悉,在嵇康面前,王勃竟然还多了几分拘谨,只是两人越聊越投入,那点儿拘谨很快便烟消云散。
*
“以唐琴,奏唐音”活动的最后一天,程安茉早早地就在观众区等着了,她的肩膀上停着玄凤,身侧是王勃。
趁着周围没多少人,程安茉压低声音问道,“子安,嵇先生今天弹的是真正的唐音吗?”
王勃微微点头,“家父曾有幸听琴师赵耶利弹奏琴曲,家中藏有赵师所写琴谱,子安幼时曾看过几次,所幸还记得一些。”
程安茉简单地从王勃的话里提取了几个关键词,小时候看过几次,就全都记住了,经历过贬谪等几次打击后也还能记得起来。
更有甚者,以魂魄的形式回归滕王阁后,又浑浑噩噩了一千多年,到现在,仍旧能够记得起来。
“我就是来凑数的吧?”程安茉喃喃道。
“嗯?”王勃微微弯腰,“小茉,你在说什么?我方才没有听清。”
程安茉叹了一口气,幽幽开口,“和你们这些天之骄子一对比,我觉得自己都要被打击得没有信心了。”
王勃一愣,片刻后轻笑起来,“小茉未免太低看自己,嵇中散曾言,若不是有小茉巧手修复文物古董,我等也不可能有此奇遇。”
说罢,王勃退后一步,认认真真地行了一礼。
程安茉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没有你说得那么……”
话未说完,便听到铮然一声,台上,嵇康已经开始抚琴。
那是程安茉从未听过的古琴曲,起初,琴声清婉,若长江之流,绵延徐逝,却又不知何时,琴音逐渐变得急促,如急浪奔雷,浩浩汤汤。
一曲毕,在场人皆静寂。
片刻后,才有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没一会儿的时间,掌声如雷。
*
从滕王阁回去后,嵇康自然是被吕默教授拉去琢磨王勃给默出来的唐朝古琴谱,同时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学生周妍的课业以及琴艺,整个人可以说是忙得不行。
所以,当王勃写完《再临滕王阁》以及《嵇中散操琴赋》后,压根没找到嵇康的人。
虽然茉园的建筑和唐朝时候的有所区别,但也算是一脉相承,王勃在茉园里住得还算是习惯。
听闻这次来的人是王勃,裴局长便乐颠颠地跑了过来,恰好碰到了在茉园里因为找不到人而颇为困扰的王勃。
于是,等程安茉忙完后,看到的便是和裴局长相谈甚欢的王勃。
“小茉来了?”裴局长笑呵呵地道,“方才子安已经答应我,要去A大任教了。”
“啊?”程安茉愣了一会儿,“你认真的?他现在可是连手机都不会用。”
裴局长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无妨,以子安的学识,教一教诗词歌赋,唐代文学还是不成问题的。”
“哦。”程安茉点了点头,裴局长这话说的倒是不错,以王勃的学识,教一教怎么写诗还真不成问题。
*
“唐代文学鉴赏以及写作?后面那个写作是认真的?”薛思齐仔细确认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能按捺住好奇,选了这门选修课。
等正式上课后,薛思齐仗着自己的位置在角落里,悄悄拍了一张照片给自己的好朋友。
“!!!!!这哪门选修?老师这么帅的吗?”
“刚查了一下,这个老师叫王子安,似乎是今年刚来的。”
“哦哦哦,课讲得怎么样?”
“很好!超级好!”
“有多好?!”
“他在带着我们八卦唐朝皇室!”
“?????”
*
王勃年少成名,十六岁中进士,后被授朝散郎,且得到了沛王的赏识与器重。只是与文学上的才华相比,他在政治上的敏.感度不够高,在沛王与英王斗鸡时,王勃写下了《檄英王鸡》的檄文助兴,此事传至唐高宗耳中,高宗勃然大怒,认为王勃此举是在二王之间挑拨离间,将其逐出了王府。
飘零几年后,才在虢州担任参军一职,却因为太过恃才傲物,为僚吏共嫉。后收容了自己学医的恩师曹元的一位亲戚,曹达。却不想,这个名叫曹达的人实为一名逃犯,王勃担心收容逃犯牵连家人,便将曹达杀死,为此获死罪,后遇朝廷大赦才免除死罪。甚至他的父亲也为此事牵连,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也就是如今的越南北部。
对于曹达一事,也有人猜测是王勃当时得罪的人太多,被人故意陷害,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