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90-200(第3/14页)
的答卷后,便让曹明洋他们可以去安排放榜一事了,殿试则定在五月下旬。
而钱勤学他们,在考完会试之后,几人在秦府歇了几日才缓过来精神气。
这之后,他们想着距离放榜怕是需要个把月,便约着一同去参加了京城里的文会,本意是去结识一番各地学子。
然而,他们去了两趟就觉得没意思极了,那些高谈阔论凿实浮于表面了。至于那些有名气的学子,又无一人出现,他们想围观一下都不行。
秦朝宁见他们前两日出门的时候还兴高采烈的,这时候回府里就每个人都蔫了似的,便让他们在府里呆着别外出了,好好准备殿试的事。
前些天,他们应试回来后默写出来的答卷,他都看了。
榜上有名不是问题,最多,名次有靠前的,有靠后的而已。殿试该准备起来了,不可松懈。
闻言,钱勤学、梁梓稳、廉侃、陶詹衡、能俊悟、虞鸿羲皆立马应下。
虽然他们几个的年纪都比秦朝宁大,但是面对如今身上自有一股气势的秦朝宁的时候,都会不自觉有种莫名其妙的“后辈”感,下意识就“听话”。
这次进京赶考,他们知道自己给秦朝宁添了不少麻烦,现下稍微得了闲也会在府里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廉侃和能俊悟对农活熟,做完每日的功课后,自觉把秦府里的各个角落都修葺了一番,连府里养的鹌鹑的笼子,他们都给重新做了一个。
梁梓稳、陶詹衡、钱勤学、虞鸿羲因为自身不缺银子,便把秦府里庖厨里的粮油米面肉菜都采买得满满当当。
府上的这些事,管家的每晚都会汇报给秦朝宁。
秦朝宁听罢后,就随他们了,他们做了之后能够得到安心的话,随意。
正历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正历年间第一场恩科的会试结果放榜。
京城内人声鼎沸,万人空巷。
钱勤学他们如秦朝宁所料,果不其然都榜上有名。
其中,廉侃、能俊悟、虞鸿羲均在二甲前几。钱勤学、梁梓稳、陶詹衡则在三甲之列。
他们几人如今皆住在秦府的事,随着他们中了进士被官差陆续上门报喜,在学子们之间传了出去。
这可引得不少人既羡慕又妒忌。
他们想不明白,这几人何德何能能够住在小秦大人府里!他们几人是不是得到了小秦大人许多指点!
曹明洋和大皇子不久后也听闻了此事。
两人均错愕了。
这次会试,他们是想从中挖掘些可为自己所用的人的。
曹明洋没想到,自己经手选拔出来的进士,会有这么多个人是与秦朝宁关系密切的。
廉侃、能俊悟、虞鸿羲几人都是好苗子,他难以自抑地产生了一丝自己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不快。
距离殿试还有些时日,朝堂上陆续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历帝下旨让阮储等人再次出海,替天子宣扬国威。
阮储他们这次出海,肩负重任。
历帝需要他们一年内带回来再多些黄金、白银、优质农作物粮种。
阮储他们领命,即日启程下南方。
之所以下令把时间限定在一年,是历帝觉得自己的身子最多只能扛一年多两年了。
无论太医院院使怎么殚精竭虑地给他弄药方,研究解毒药剂,他从未像现今这般深刻地认识到,自他重新磕丹药,他就没有回头路了。
他的身子骨,已是强弩之末,底子里不过苟延残喘。
可是,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他还想在史书上留下英名,他真的不甘心!!
万般抱负……一步错,步步错,怕是都来不及。
二是、历帝下旨让大皇子暨元望去礼部当职,二皇子暨嘉祯去吏部当职。
这道圣旨,当时就把朝臣们都震了震。
礼部和吏部虽然都是六部之一,二者却是天差地别的!
皇子去礼部历练,学的是什么?礼仪、祭享、贡举……这些学来能有多大用处?
而皇子去吏部历练,学的是什么?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这些都是关于官员的管理和选拔的,是如何“用人”的学问。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在太和殿上,该圣旨宣读完毕的那一刻,大皇子脸色都变了,很是艰难地控制住自己不殿前失仪,乖乖领旨谢恩。
他不服。
父皇为何要这样对他?他是长子,为何父皇明面上就这般不看重他?!这让文武百官们如何看待他这个大皇子!就因为二弟是嫡子吗?长幼有序,他怎么就不行了!!
前排的曹明洋,那一瞬则是心思百转,心神俱震。
他想的更多……觉得这是历帝对他们此前“试探”的惩罚。历帝知道了“立太子”事件是他们干的。
而面上看上去是捡到了“香饽饽”的二皇子暨嘉祯,心中忐忑不已,领旨谢恩过后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的。
父皇把他放去实权部门了……小秦大人的先生,韦之贯韦大人的手底下。
可是,父皇看上去很是康健,他不敢深想其中深意。
作为吏部尚书,韦之贯很坦然地接受二皇子暨嘉祯会过去历练的事。
他知道,历帝这样安排,是做出了选择了。
第193章 193.泰山封禅
散了朝会, 大皇子暨元望,二皇子暨嘉祯,分别跟随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离开了太和殿。
礼部尚书常宾长相圆润, 平日里人也好说话,是心宽体胖的性格。
他对于大皇子到礼部做事没什么想法, 笑呵呵主动问暨元望,“不知殿下, 在礼部当职这段时间,想做什么事呢。”
暨元望冷着脸, 脚步一顿。
想做什么??他都不想来礼部,他能想做什么?
哪怕心里面这般想着,他还是深呼吸一口气,整理好情绪, 温文有礼地对常宾应道, “常大人看着安排即可,本宫都能学。”
他不想得罪常宾。而礼部作为六部之一,要是能够得到这些文官的支持, 也不枉他来这么一趟。
常宾闻言笑了笑,“那殿下不妨到了礼部后, 看看再做定夺。”
“那便依常大人所言”, 暨元望说道。
待他到了礼部,常宾安排了礼部所有官员都前来给他见一见。
在过来行礼的官员里,暨元望很是惊讶地见到了刘勉, 刘旭的大儿子。
这时,他才想起来对方好像确实就在礼部任职的。不过, 刘旭这人低调得很,倒是没什么人会提起刘勉来。
在礼部过去几年了, 刘勉还是一名青衫官员,当任礼部主事,未有升迁。
“下官见过大殿下,见过常大人。”被大皇子明晃晃地打量着,刘勉带着些许局促行礼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