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60-170(第4/14页)

   下跪的幕僚里面,最不起眼的是身着青衫官服的卢忠贤。

    他作为南巡官员里面官位最低的一位,几经波折傍上了大皇子,惯会讨他欢心,才得到了此次南下的机会。

    “大人,小的有个建议”,卢忠贤上前低眉顺目道。

    在其他人都顾着认错的时候,他主动出头,使得在场的幕僚都心思各异地看了过去。

    要知道,尽管大家同是大皇子底下混饭吃,也是有鄙视链的。谁受宠,谁可有可无,是这里的生存法则。

    哪怕面上同吃一锅饭,私底下也是存着各种较劲与争斗。

    小小的幕僚之争,可是关系着他们这些人日后能飞多高,是不是可以带着自己家族一飞冲天。

    这会儿,曹明洋扫了他一眼,对他有点儿印象。

    这人与秦朝宁同样来自盐边县,却这么多年来都只呆在了翰林院。

    “你说吧。”他吩咐道。

    “大人,刘首辅他们与秦朝宁都有些私交。下官看,突破口非秦大人莫属。”他说完后,不经意地抬眸看了一眼曹明洋的脸,确认对方并无愠色,才继续往下说。

    “朝堂里年岁轻些的官员,尤其是寒门出身的,无一不是以秦大人为楷模的。对方身上有号召力与凝聚力,得人心。”卢忠贤如实建议道。

    实际上,他并不觉得秦朝宁会这种时候站队。

    秦朝宁这个人,和刘旭那些老狐狸一样,城府深得很。何况,他还在如此年轻就是二品大员了,半点犯不着冒险,求个从龙之功。

    更有直白者,朝堂上谁人不知,秦朝宁身上的功劳政绩都是实打实的。

    只要他能长命百岁,指不定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秦大人。

    思及此处,卢忠贤胸腔里不由得有股郁结之气凝结,压得他呼吸都短暂地停滞了一息。

    而他之所以提议大皇子和曹阁老尝试拉拢秦朝宁,要的不是秦朝宁进入大皇子的阵营,而是对方最终不愿意结营,从而得罪曹阁老以及大皇子这一派的人。

    他真正的意图是想借曹阁老和大皇子一派的手,把一路顺风顺水节节高升的秦朝宁彻彻底底踩进泥泞里。

    要想把秦朝宁搞垮,单凭他自己的一己之力,太渺小。

    虽然他不指望这一次就能让秦朝宁跌入泥沼,但是想给秦朝宁添不少麻烦,还是可以的。

    卢忠贤垂下眼睫,静待曹明洋发话的同时,陷入了自己的沉思。

    当初秦朝宁领了开海禁一事要南下时,他同年的那几位一甲进士,有其中两位被他成功说服,争取到了进入南下的官员队伍中的。

    然而,那两人南下没多少时日就写信寄给他,通篇吹捧秦朝宁是如何的厉害,还反省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自己想要抓住对方的把柄感到羞耻万分。

    简直愚不可及!想到这里,卢忠贤心中的无名火悄然燃烧着。

    秦朝宁如何锻炼出来那么强的收买人心的能力的!!

    凭什么,对方能够比他过得好这么多!

    凭什么大家入朝为官的时间相差没几年,他一直原地踏步,对方就步步高升!他和秦朝宁的才学相差无几,两人却是一个天一个地,他不甘心。

    曹明洋思索片刻,对大皇子嘱咐道,“望儿你近日看看能否向陛下求个恩典,让秦朝宁成为你的太傅。”

    闻言,暨元望犹豫了,“舅舅,秦大人开海禁一事,想必还要在南方呆好些年的。而望儿则是不久后就返京,这太傅之位,何不从京城的朝臣中选一位呢。”

    在他心里,秦朝宁的不确定性还是太多了,还不如选一位有资历有名望,直接现成能够在京城里帮到他的。

    听罢,曹明洋轻摇了头。他见大皇子底下的幕僚们的神色,状似无一人猜到其中深意,便让他们都退下了。

    暨元望见状,也挥手让他们都回去。

    卢忠贤在随众人离开时,眉间蹙了蹙。

    还是太慢了……他的官运怎就这般差呢!

    等那些人都离开了,屋子里就只剩下了曹明洋、暨元望舅甥俩人。

    曹明洋这才告诉暨元望,他让他去找历帝提这样的要求,不是为了让秦朝宁真的成为他的太傅。

    且不说历帝现在用得上秦朝宁的地方有很多,就六部那些人抢着要秦朝宁的架势,秦朝宁就不大可能成为他的太傅。

    但是,他向历帝这般一提,却是实打实抬举了秦朝宁,让秦朝宁的声望有所提升。

    这是顺水推舟卖对方一个好。

    “说服秦大人这件事急不来”,曹明洋坦诚道。

    以他多年看人的眼光,秦朝宁是追求做实事的那一类,不会搞太多花花肠子扰乱朝纲。这样的人,即使最后仍旧是中立派,也是国家栋梁。

    暨元望轻叹一声感慨道,“这些朝臣怎么都这般难搞,还不如东厂那边呢。”

    这些文臣不仅狡猾,还难以驯服。

    他突然理解了他的父皇为何对宦官们如此取信有加。

    说实话,他也喜欢东厂的人。

    曹明洋听罢后,皱着眉头冷声问道,“望儿你近日与东厂来往很多?”

    “舅舅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少和那些阉人往来。”

    “你要是事情不多,就多去陛下跟前尽孝!”

    闻言,暨元望面露委屈,“……望儿谨记舅舅教导。”

    可是,宦官们真的很懂得讨他欢心呀!

    翌日,秦朝宁与李知府等人就安排了历帝以及南巡的官员们去参观临聿府城造船厂,以及盐边县军营的海军军营。

    待看过后,无论是历帝,还是底下南巡的官员,皆被南州城军事力量的变化给震惊道了。

    他们终于能够理解,为何倭寇与海盗的船只未能成功靠岸就被歼灭。

    由于开海禁一事,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关税的详细制定。

    所以,在距离钦天鉴测算的开海禁开幕式仪式的日子还有几天的时候,历帝与秦朝宁等人就在南州城内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因为在座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在京城上朝的那一批,所以他们几乎是又仿佛回到了太和殿上激烈争论的日子似的,各个舌枪唇战。

    最后的确立标准,是由户部尚书周知临统筹,秦朝宁辅助,刘旭等阁老监督,加上其他官吏的建议整合,所制定出来的。

    在关税标准定下来后,姜子钧大胆向圣上请旨,姜家想申请为第一批拿到船引出海的人之一。

    历帝当场就问他,“姜府产业不少,何须冒险出海?”

    他对姜家一家子的衷心是认可的,不至于在船引这点小事上为难姜子钧。

    “启禀陛下,微臣这两年在秦大人身边耳濡目染,对海外那些未知的地域、人文、物资甚是好奇。此次向陛下求个恩惠,是微臣家族里的人有意出去闯闯,为国效力。”

    “若是他朝有机会出海,微臣亦想尝试航海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