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50-160(第7/16页)
,就老是被同僚们拿他出来和秦朝宁作比较。
那些官员还会经常调侃他,作为大红人小秦大人的老乡,卢大人是不是要去和小秦大人拉拉关系?
对于这些声音,卢忠贤总是维持着温和待人、心胸开阔的人设来应付。
实际上,他心里对于秦朝宁本人妒忌到都快生恨了。
两人当初在盐边县和临聿府城就不对付,结果连会试、殿试的考运都能相差这么大。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才能比秦朝宁差许多。可是,这些年过去了,两人的官途确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秦朝宁当初十三岁的小状元郎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他还在临聿府城蹉跎岁月。
等他好不容易碰上了朝廷开恩科,无需再等两年才能下场春闱,谁料他的京城经营的好名声、人脉,都落得一场空。
待他熬过了二甲进士在翰林院的散馆考核,挤进了礼部,又好不容易升了官,结果秦朝宁外放就做出了轰动朝堂的政绩。
对方一回京,等待他的就是别人求不来的升迁!
他心里怄得很,觉得自己的人生仿佛被秦朝宁压制了一般,一直摆脱不了活在对方的阴影之下。
只是,他如今压根没有能力与之比斗,也无什么机会与对方产生交集。
于是,他当天放衙后,就去找了一趟当初他同年的一甲三人。
毕竟,那三人在朝堂上,官途比他顺得多了,他们能做的事情也比他多。
正历十五年三月底,秦朝宁终于把开海禁的计划写了出来,呈上给了内阁。
杨首辅与几位阁老便特意安排了半天的时间来研究秦朝宁递上来的开海禁规划。
他们几人对于开海禁一事的想法还未统一,大多还处于观望的态度居多。
“建立我国的水兵兵营,重新建造海船,打造海上军事”,马阁老笑了笑,“年轻人果真还是敢想敢拼。”
“朝廷以发放船引来吸引原始发展资金,然后沿海建立多个港口,定制海外船只靠岸后的税收明细制度,分明别类增加国库税收。”刘旭刘阁老也笑了。
还当真是那小子的风格。
每每遇到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境地,秦朝宁就会想出些“空手套白狼”的法子来。
真有他的!
刘阁老对秦朝宁的满意溢于言表。
杨首辅抬眸看了一眼刘旭,继续往下看秦朝宁的计划书。
不得不说,秦朝宁在计划书里写的可行性步骤,开海禁后的数条好处,还给出一堆此事能够造福后代子孙数百年的依据,让他这样的老保守派看了都心动。
“这份计划书,比当初应付外邦朝贡的做法,成熟了许多,很多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杨誉良喝了一口热茶,看向几位阁老说道,“本官觉得此事可行,尔等便各自表个态。”
听罢,内阁几人都在纸条上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片刻后,内阁七位阁老,六票赞成通过,一票中立。经由内阁通过开海禁一事,杨首辅便把此份奏折呈给了历帝。
这之后,所有人都在等历帝定夺。
因为,推翻太祖的政法一事,历帝不能不孝,所以朝臣们也不能明面上直接地来。
此事,还是需要历帝自己让钦天鉴那边来操作,或是找人来演出一出戏。
杨誉良在此事过后的一天,就让管事的人把秦朝宁邀请了过府一趟。
他从历帝的话里,得知自己致仕的一事,大概率下半年就能定下来。
说起来奇怪,整个朝堂上的大小事他都已经不怎么在意了。唯独秦朝宁这里,他很想和对方聊一聊。
秦朝宁被杨府的管事接走,带到了杨誉良的院子里。
他再一次来到杨府,感觉如今的杨府明显不复当年的奢华,连下人都少了许多。
杨誉良看到他的人后,就让他和自己一块晒书。
为官几十载,又是一国首辅多年,他的藏书奇多。趁着春末的这天阳光整好,天气也暖和了很多,他便把一些老书都翻出来晒一晒。
秦朝宁很听话,杨首辅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主要是对方年纪大,秦朝宁本来对于老者、孩童、妇女本就更加宽容。再者,这点活没什么。
他自小干的活可多了。
前面四年在豫州,他连去黄河修筑河堤都干过,眼下晒点书,真是轻省事。
“这些书,你要是有看上了的,可以带走。”杨誉良慢腾腾地翻着书,对秦朝宁叮嘱道。
闻言,秦朝宁动作一顿,疑惑地眨了眨眼:“??”
第155章 155.准备
秦朝宁倒没趁着晒书, 就给自己选几本古籍。
他做事惯常仔细,属于面上不吭不声,手上的活却不停的那种。
等杨誉良带着他干完活之后, 两人就在院子里晒太阳,围着碳炉子, 烤着干果,喝热茶。
“老夫今日给你讲点故事吧”, 杨誉良给自己剥了一颗桂圆,缓缓把他自己的经历拿出来给秦朝宁当故事讲了起来。
这才做了这点儿事, 他就感到疲惫了,不服老都不行。
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他算得上是一帆风顺的人。老天爷待他不薄。
从踏入科举到步步青云,他每次都凭脑子走对了方向, 站对了队伍。
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保命的关键, 是万事留一手,做人做事不做尽,对上位者足够忠诚。
无论他有多贪图富贵, 他都记着这些都是圣上允许他拿的。在对方翻脸时,他也看得开。不过时也、命也而已。
至于他的为官之道, 他秉持的是, 人人皆能为我所用。
一个政法想要推行下去,只要下面的人都成为棋子,就没人会成为他向前的阻碍力。
秦朝宁是个想法很多的官, 他身上有着大多数官吏想不到的巧思,也有着骨子里革新派的势头。
当年的新派变法失败, 在杨誉良看来,就是根基太弱, 而反对派太强。
为官为政,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推动自己的真实想法落地,当事人最先要明白的是,自己的对手盘是谁?
是谁会成为自己前行的最大障碍?怎么解决这些障碍?铲除异己还是拿来为我所用?
杨誉良把秦朝宁当成旁观者,纯粹地分享他为官多年遇到那些事是怎么处理的心路历程。
至于秦朝宁会不会学他,以后秦朝宁究竟会怎么做,他都没想管。
而秦朝宁安静地听着他的话,没打断,也没发表自己的意见。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会把自己喊过来,把他生平的经历给他细讲,但是他在这里面感受到了善意,没有恶意。
他倒是疑惑了一瞬,杨首辅对他,似乎一直以来都很青眼有加?
哪怕他和杨斌当年闹成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