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50-160(第5/16页)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出去历练了几年的秦朝宁, 见他如今这般沉稳模样,便单刀直入地问他, “不知小秦大人接下来有何打算?不知咱们吏部是否有幸能够得到小秦大人这样的英才。”

    闻言, 秦朝宁一脸实诚地不假思索应道,“下官亦是不知,全听陛下差遣。”

    简单的一句话里, 他把自己的立场交待完了的。

    接下来的何去何从,并不是他想去哪一部任职, 而是历帝需要他去哪里,做些什么。

    对于曹尚书这个人, 对方有着比他自己还要憨厚老实的面相,让他比之对上兵部的晋尚书、户部的周尚书等人时,还要下意识地提高了警惕性。

    曹明洋听到他的话后,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他端详秦朝宁憨憨,老实人似的的面相,心中暗自诽腹了一句,这小子就是个小狐狸!

    也有可能是俩人的对外路数确实有些相似,因此彼此似乎都没觉得对方真是如表面那般是个老实人。

    些许同类的磁场,他们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

    接着,两人便客气寒暄了两句就分开。

    第二天,秦朝宁是先回的翰林院戊字号房点卯。

    而戊字号房原有的编修们在看到他时,都讶然得一瞬间安静了。

    “秦大人……当真许久不见了!”

    “秦大人,您这是大变活人了呀!”

    “梁编修会不会说话,小秦大人这是长大了。”

    ……

    众人霎时炸开了锅一般,围着秦朝宁叽叽喳喳地,你一言我一语。

    他们不仅对秦朝宁的外放经历很好奇,对他接下来究竟会高升去哪里就更好奇了。

    不过,没等秦朝宁逐一解答他们的疑惑,就有内侍过来翰林院传召秦朝宁上朝。

    那位曾经带过秦朝宁的苏修苏大人,眼下看着内侍和秦朝宁离去的背影,心里面感慨万千。

    几年过去了,他自己还在翰林院修史。

    而那个当年才十三岁的状元郎,为官这几年累计做出来的丰功伟绩可真是太多了。

    瞧瞧,这孩子已经被磨砺成参天大树一般,通身气度都甚不凡,再回望他自己,而立之年,却仍旧在修史。

    人比人比死人!罢了罢了,人各有命。

    “苏修撰,您看小秦大人,接下来还会留在翰林院吗?”戊字号房的一位编修朝苏修问道。

    闻言,苏修面不咸不淡地瞥了对方一眼,“以小秦大人的能力,去哪里不是都能闯出一番天地来吗。”

    “既然去哪里都是好结果,那么去哪里又有何不同?”

    听罢,其余几位编修、修撰被他的话平白扎心了一瞬。

    他们像是打翻了百年老陈醋一般,酸了。

    “干活干活了,马阁老还赶着今年结束弘明年间朝政国史的编撰呢。”苏大人催促大家别再闲聊,赶紧忙活起来。

    而太和殿上,历帝和文武百官此时看上去都有微微的心不在焉。

    朝臣们陆续在启奏的内容,大多是无关紧要的事,那架势仿佛磨洋工一般。

    直到秦朝宁被带上殿来,历帝双眸立刻短暂地亮了一瞬。诸位百官也顷刻间来了精神,一扫刚才那无精打采的状态。

    “微臣秦朝宁,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历帝说道。

    他看着完全长开了的秦朝宁,心下觉得自己果然是英明神武,连钦点个状元郎都能点出这么个仪表堂堂的小子来。

    当下,百官最前排,站着的是杨首辅。

    今日,他看上去老态龙钟,精神气不是很好。见秦朝宁上朝了,他便缓缓抬眸看向他,目光有几分专注。

    而刘旭刘阁老,同样是在文官的第一排,此刻也是朝秦朝宁看了过去。

    从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门生几年不见,如今已是身高八尺,面容俊俏。他的身上,早已没了当年半大孩童的影子。

    大殿中央的秦朝宁,此刻与他们的目光对视,挺直腰背,随时准备听候历帝发话。

    “秦爱卿这些年辛苦了。”历帝一句话就把秦朝宁的功劳定性了下来。

    能做事的人,他记着呢。

    这时,他先让秦朝宁给他以及文武百官讲讲在豫州那边的经历,重点讲一下黄河水患的治理为何能够有此成效。

    秦朝宁听命,便把治理水患相关的事项都一一解说。

    实际上,豫州的大小事务,朱大人和他在过去四年里面都时常往京中呈递奏折的。

    不管上位者是不是全然放权给他,作为下位者,事事请示的姿态,诸事汇报的及时沟通,还是很重要的。

    不过,奏折上的信息,终是不如秦朝宁亲自口述那般形象具体的。

    大殿上,他此时此刻给历帝以及官吏们讲述着豫州发展历程,详细又生动,让大家从言语中都能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更好地理解了过去很多豫州政策颁布的用意。

    半晌后,等秦朝宁讲完,众人的思绪仍旧难以自抑地沉浸其中,还引发了许多思考。

    历帝的目光扫过底下大多数露出沉思状的官员们,问秦朝宁道,“秦爱卿,朕连日以来,都收到了六部的奏折,他们可都在请旨,希望你接下来的任职能够到他们手下呢。”

    “对此,你有何看法?”

    他的话一出,六部尚书都不经意地互相瞥了瞥。

    啧,几人心里对这几个同僚极度嫌弃,面上却一个比一个淡定。

    他们皆朝秦朝宁看了过去,心急地想看他如何作答。

    秦朝宁顿了顿,他应道,“禀告陛下,朝廷需要微臣去哪里,微臣便去哪里。”

    他的应答,让众人刹那间愣了愣。

    随后,他们又有种不出所料,理应如此的感觉。

    而历帝听完后,显然不买账。他冷哼一声,“小秦大人,你不打算说个实话?”

    从“爱卿”到“小秦大人”,诸位官员霎时为秦朝宁捏了一把汗。

    圣心难测,莫过于如此了。

    秦朝宁抬头看了看历帝,感觉对方并未生气,便深呼吸一口气道,“微臣想为陛下开海禁,让天底下的黄金、白银、高产粮种……源源不断地流入宣国。”

    “微臣想在有生之年里,看得到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微臣想在有生之年里,看得到国富民安,百姓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

    “微臣想通过开海禁,能为宣国的后世打下坚如磐石的根基。”

    随着他的话音落地,文武百官皆是瞪圆了眼:“!!!”

    圣上让你说实话,可没让你说出此等惊世骇俗的话呀!!

    海禁可是从弘明年间就一直延续至今的!!那可是太祖在位期间立下的政法!!

    你这小子年纪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