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00-110(第17/17页)

    刘旭看着他们三人,让他们都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重新再说说看。

    廉侃明言,从他家所在的常平县举例,自朝廷正历三年开始加赋税后,老百姓们的日子肉眼可见一年过得比一年紧巴巴。

    常平县不靠近海岸线,没有百姓投了倭。

    但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把自己的田地都变卖给乡绅,再自卖自身给那些乡绅当佃农。

    若是那些乡绅想避税,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会沦落成失去户籍信息的黑户,连丁户薄都被消去。

    征税,国库可以快速充盈起来,却是治根不治本。

    等他讲完后,陶詹衡把自己的观点也说了说。

    他熟读《孟子》等书籍,受仁政思想熏陶,结合大环境的情况,把仁政治国的好处都举例了若干。

    待他说完了,刘旭便问他,“开平县以及詹衡家中的境况是如何?”

    闻言,陶詹衡一五一十把开平县和家里的情况说明。

    开平县由于特别适合种茶,算是小富的一个小县城。这几年虽然有同样过苦日子,但是百姓们还能温饱有余。

    至于他自己,家中算是富户,父亲是私塾的先生,母亲是商户,小叔是开茶行的。

    听完后,刘旭朝他笑了笑,然后看向秦朝宁。

    秦朝宁起身,把自己做文章的思路也讲了讲。

    像历史上,[2]李悝变法的“务尽地力”,土地兼并更容易,地主阶级得到巩固,贫富差距却日益加大。

    像商鞅变法,国君集权更盛,百姓更贱 ;像王安石变法,北宋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富足,却社会动荡。

    在他看来,所有政策的出发点,会决定该政策的结果。

    只有多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不追求一时繁花似锦来涸泽而渔,才有一定的机会平衡多方的利益,使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向前发展。

    刘旭听完,如鹿鸣宴那般,夸奖了几句,勉励他们勿止步于眼前。

    尔后,待秦朝宁三人都离去后,来给他换茶水的心腹才问他,“老爷,可有看中的好苗子?”

    闻言,刘旭笑了笑,没有言语。

    他喝了口茶,思绪飘得很远。

    如果他们三人连会试都考不到好名次,现在看中了又有何用?

    这两天的接触,倒是让他把南州城今科学子们的情况都看清楚了。整体文教水平,对比扬州、徐州一带还是差些。

    其中,秦朝宁此子是有几分合他心意的。

    特别是那张长相憨厚的小脸,想到这里,他笑了笑,曹明洋那老贼也是憨厚老实之相。

    他自己何尝又不是整日里的和蔼示人。

    克制自己荣辱不惊,很好。

    低调,习惯性不得罪人,也很好。

    面相藏得住心思,更是好。

    这样的人,在朝堂活得久。

    刘旭觉得南州城此行不算是毫无收获。至于三名举子的后续选择,他都不做干预。

    只有他朝在殿试相遇,眼前的相识才有了意义。如果他们都到不了他的面前,这份座师门生关系,只是字面上的考官与考生关系。

    而廉侃、秦朝宁、陶詹衡在出了府衙宅院这条街后,陶詹衡便要和他们两人分别。

    他即日起,就得赶回去开平县了。

    “日后有缘再会!祝二位金榜题名!”陶詹衡拜别道。

    廉侃和秦朝宁同样祝愿他得偿所愿,一切顺利。

    等陶詹衡离开,秦朝宁疑惑地仰着脑袋看向廉侃,问他为何还要跟着自己。

    闻言,廉侃笑得咧着嘴,“叔不过是想送你回家。”

    秦朝宁:“……??”

    他直白说自己识得路,无需此番安排,谢过同年的好意。

    不过,廉侃却是执意前往。

    他还怕自己空手上门失礼,在路上买了盒点心提着。

    秦朝宁:“……”

    半点摸不着脑袋。

    没多久后,等到他回到了家,看着廉侃特别热情地和他爹娘打招呼,十分自来熟地攀谈,还搂着他爹满嘴的“好兄弟”,秦朝宁就说不话来了。

    好家伙,同年真狡猾!他果真要奔着要当我叔来了!!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