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50-60(第8/17页)

    二月初八这天,盐边县所有需要参加的学子们都前去县衙报名县试。

    这天的一大清早,东篱书院举试班里,除了钱勤学与另外一名童生外,其余十二人都跟着孙夫子前往县衙。

    在他们抵达县衙时,县衙门口已有不少学子在排队。孙夫子让他们跟在队伍后方,叮嘱他们入了县衙后,在主簿与衙役面前如实登记便可。

    然后,他自己就去找别的书院的夫子叙旧去了。

    县试的登记流程不复杂,首先是登记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籍贯、以及祖上三代信息,接着上交保举文书与缴纳一两银子考试费,然后签署一份个人承诺函,保证信息属真便可。

    所以,被留在原地排队的秦朝宁他们倒也不慌。

    在午时前,他们一行人都办好了手续。

    出了县衙后,秦朝宁拿着自己的考引,即“准考证”,有些傻乎乎地发着呆。

    只因上面有关于他的相貌描写是:虚岁六、身高三尺五寸、肤白、面憨、五官标致、长相中上。

    秦朝宁:“……”

    所以,入考场时,那些考差是仅凭这寥寥几字来判定有无冒名顶替吗。

    他的容貌描写辞藻,让他总觉得这是普通得县里的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孩童。秦朝宁忽然有种自我怀疑,自己是否长了一张大众脸。

    不过,一会儿后,他就接受了这件事。因为他的这些师兄们的相貌描写同样半斤八两,唯一一个描写鲜明点的,就是把鼻尖一颗小痣给写上了的那位学子。

    待到二月十三至十五,宣朝全境内的县试陆续开始。

    盐边县的县试随南方各县,定的日期是二月十五,应试地点就在县衙大堂,主考官是知县大人为主,县丞、县尉、主簿为辅。

    县试一共考五场,共考五天,期间是每隔一天开考一场。每场开考,所有学子需要在丑正二刻,即四更天开始排队检查入内。

    县试中的每场考试的时间会从寅正四刻,即五更天,黎明时分开始,然后到戌时前缴卷结束。

    若是学子们早早答完,需要提交缴卷亦可,只要不超过戌时就不会被作废答卷。

    这天的丑时,东篱书院的举试班学子们提上各自的考篮,齐齐出发赶往考场。孙夫子与书院的管事,也一道与学子们前往县衙。

    丑时一刻左右,摸黑在县衙门前排队的考生已经不少,大多年龄不一。

    秦朝宁在队伍里,能够看到前面有几位而立之年了的模样的学子,同时也有头发灰白的学子。

    他看得入神,他前面的师兄便告诉他,“这些人年年考,年年不中。”

    “执着如斯,又家贫无以进学,这般年年考不是白费银子么。”

    “倒不如归家老老实实地种地,省下点报考费补贴家里。”

    “命里无仕途,盲目坚持不可行。”

    ……

    其他的一些学子闻言,开始小声议论道。

    秦朝宁没参与他们的议论,自己踮起脚朝队伍前面与后面都仰起脑袋张望了一下。

    看完后,他心下感到甚是诧异,盐边县小小的一个县城,竟也有几百人参考。

    日后府试那些,岂不是人山人海?

    县衙门口的考差们,对学子们的考篮查得仔细,让他们一个接一个上前,反复确认考篮没有夹抄逾矩后,才转给后面的考差带进去脱衣检查,核对长相和考生考引上的信息。

    待轮到秦朝宁的时候,由于他年幼,在一众学子中甚显突兀,对方便多看了他几眼,还伸手把他的头发都仔细盘查了一遍。

    待确认一切无问题,考差才给了他一块上面写着丙乙的牌子,告诉他到了县衙大堂后自己找到自己的座位号落座。

    秦朝宁谢过对方就往里走。

    他的衣服穿得厚,步速不是很快。

    关于分配的座位号,接下来这几天,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学子们应试的位置序号,还会是每场考试结果张贴在告示栏上的考生号。

    所有的考试结果,是以座位号的形式,在次日便会张贴在县衙前的告示板中。

    只有在该告示上有写的座位号,该名学子才能有继续参加下一场考试的资格。

    秦朝宁贴身带着自己的牌子,沿着县衙的廊檐走到了县衙大堂,花了一小会儿在各个木板隔间中找到自己的号房位置坐下。

    由于考生众多,县衙大堂与县衙内院安置了不少木板,作为简陋的隔间以作房号。

    来得早的学子,领的号便靠前,能够坐在县衙大堂内应试。来得晚的学子们,基本上都在内院露天的隔间为主。

    盐边县二月的天气依旧湿冷,在大堂内会比在内院暖和,且不必受冷风干扰。

    若是答卷期间,天气突变,露天的考场容易让学子们难以应对。

    而且,每个隔间为了节省位置,均摆放得十分逼仄。这使得后面来的学子实在懊悔不已。

    不过,对于眼下年仅六岁的秦朝宁而言,这个隔间的空间是够了的。哪怕是他在这个号房里起身,在原地伸展手脚都无碍。

    趁着其他人还在慢慢排队进来,他把自己的考篮放置在桌子底下,把笔墨砚摆放到桌上,然后把府衙分配给各个隔间的小瓦盆(尿壶)放在号房的最后面。

    搞完这些后,他拿巾帕擦了擦手,才从考篮里拿出书院发的两只鸡蛋,一个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等吃过朝食,喝了两口水,他就专心等考题的发放。

    临近寅正四刻,考场内开始有监考衙役经过,逐一发放第一场考场的试题。

    没一会儿后,秦朝宁也同样拿到了自己的考题。

    他缓缓把手中的几页纸张在考桌上摊开。

    第一张是今日县试第一场的考题;第二张与第三张是考题答卷,需要在上面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后,才能开始在空白处作答;其余三张空白纸张,大概就是草稿用纸了。

    盐边县县试第一场,考的是出自四书五经的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的试帖诗一首。

    题目一:[2]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题目二:[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目三:以惜春命题赋诗一首

    第056章 56.过了县试第一场

    秦朝宁看着三道题, 定定地思考着。

    第一道题:[1]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他记忆中的原文是, [2]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本意是遇到闹饥荒,朝廷储备不足该如何处置?然后原文上下便是鲁哀公与有若,针对此问题展开的对话。

    秦朝宁自身是赞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