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50-60(第10/17页)

他们详细解答。

    “我们会否耽误到幺儿你了?”

    梁梓稳与柳三郎事后心中感到稍稍不安。

    秦朝宁抬眸,朝他们龇牙笑道,“怎么会呢。”

    “读书之道,非一朝一日之事,又怎么因一时半刻便有所妨碍?十年磨一剑,何须争须臾。”

    他告诉他们俩人,不必过于克制本性,若是遇到不会的问题还是要张嘴问的。倘使张嘴问问就能有答案,又何必浪费几刻钟苦恼呢?

    为了减少他们的胡思乱想,秦朝宁把自己抄书的纸张递给他们看,示意自己刚才不过是在抄书。

    这下,梁梓稳与柳三郎对于下场举试这件事,没那般畏惧与紧张了。他们三许久没一块玩,便嬉闹了一会。

    翌日上午,举试班的众位学子在学堂里,如往常一般听孙夫子授课。

    孙夫子并未因为他们这几日要下场应试就停止了讲课。他把以往讲过的课业随机抽一些出来给他们重新讲,亦或者讲一两偏八股文范文。

    待到下午未时,好些个学子在学堂里已经心不在焉了,管事的才终于来接他们。

    于是,他们促忙促急地出了书院,就往县衙快步走去。

    县衙这会儿看告示的学子们散得七七八八了,前面只有零零散散几人站在告知木牌前。

    东篱书院的管事带着他们上前去,让他们各自在告示牌上贴着的红纸上,认真查找自己的座位号。

    秦朝宁个子矮,管事的便把他抱了起来。

    见此,秦朝宁朝他笑了笑,“谢过管事。”

    “无妨,快看吧。”管事的应道。

    闻言,秦朝宁便看向红纸。他粗略看了一眼整体的情况,发现上面只剩下二百人了。这意味着,第一场考试便筛掉了一半的学子。

    接着,他再从上往下看,发现自己的座位号被圈了出来,在前二十座位号里。

    虽不知其是何意,秦朝宁觉得,过了便行。

    看完后,他就让管事的把他放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近日壮实了不少,不想劳累他人太久。

    这会,秦朝宁静静地站在管事身侧,耐心地等各位师兄皆查看完毕。

    片刻后,他们脸上的神色不一,有几人面露喜色,有几人情绪低落。

    管事的见状,心下了然,把孙夫子每年勉励学子们的话拿出来安慰他们,什么君子不在乎一场考试的成绩,来年再站亦可诸如此类。

    随后,他说道,“倘使你们的座位号有被提号的,明日记得不要坐错了号房,往前二十的号房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返回书院吧,各人把自己的情况与孙夫子禀告一声。”

    “是”,众人应道。

    顿了顿,秦朝宁这才猜测自己怕是被提号了。

    提房号这种事他是知道的,他只是此前并未往这点想过。

    实际上,这是宣朝举试中,县试与府试常见的一种做法。

    由于县试与府试对答卷并不会糊名评卷,是由地方官作为考官评卷,为此,常见在县试与府试中,考官会针对那些答卷出色的学子提房号。这般操作是为了让考官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该学子。

    一是观察该学子的才学是否有作假,二是观察该学子日后有否再往上冲刺的可能。

    依照惯例,每一年里,每个县每个府城,能出多少个童生,多少个秀才,多少个举人都会是该地方官重要政绩的一笔。

    等他们一行人都回到了东篱书院,孙夫子早在学堂里等着他们了。

    这会儿不分甲乙班,他们都往孙夫子所在的书案走去,各自排好队,按序上前禀告自身第一场应试的结果。

    “乙班张初,第一场已过,排名五十七。”

    “不错,且用心备考。”

    “甲班赵明,第一场已过,排名四十九。”

    “可。”

    “乙班柳大志,第一场已过,排名一百九十。”

    “好。”

    ……

    待轮到秦朝宁时,前面十一甲乙两班的学子们,有七位过了一场的应试,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第三十六名。

    孙夫子问完他们,才喊道,“朝宁。”

    “学生在”,秦朝宁上前禀告道,“学生第一场已过,排名前二十,具体排名不知。”

    该告示上唯独前二十的未列明排名。

    闻言,孙夫子面露惊讶。其他学子们同样甚是吃惊,他们定定地看着秦朝宁,那视线热烈得仿佛能把人灼烧。

    “确认座号无误?”

    “学生不敢妄言。”

    “甚好,勿骄勿躁,后面还有四场考试”,孙夫子叮嘱道,看秦朝宁的眼神满意得不行。

    他捋了捋自己的白须,让他们各自回去看书,过了第一场的学子明日继续上考场。

    待夫子走后,秦朝宁一瞬间被众师兄给抱了起来。

    “好你个幺儿,平日里不声不响,原来藏得如此之深!”

    “不愧是我们东篱书院的小仲永~”

    “呸,哪里来的仲永,幺儿要当也得是小彦霖。”

    ……

    [5]王岩叟,字彦霖,宋代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据记载,此人自幼聪颖,十八岁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因此又称三元榜首,生平官至丞相。

    第057章 57.县试第二场

    次日丑时, 举试班甲乙两班中过了第一场应试的七人,加上秦朝宁,在东篱书院管事的带领下继续前往县衙参加第二场应试。

    第二场的应试流程与第一场无二, 均是各个学子需早早来到县衙排队,等候考差的检查, 检查通过者入县衙备考。

    今日的学子队伍,肉眼可见少了许多人。

    秦朝宁等人默默跟在队伍后面排着队。

    忽地, 一阵齐整的脚步声、马蹄声传来,顿时惊得众学子那一点点仅存的瞌睡都飞走了。

    在场的所有人, 包括衙役等皆伸长了脖颈往临街看去。

    等一会儿后,他们终于看清了前方何事。原是盐边县军户营区的士卒们在拔营,途径县衙所在的这条临街。

    这些士卒们分列三队,动作整齐划一, 外貌英姿飒爽, 看上去纪律严明,勇猛非常。在他们进入临街,途经这些学子的队伍时, 士卒们依旧目视前方,步履不停。

    在学子队伍里的秦朝宁睁圆了眼, 多次踮起脚朝这些士卒的列队里面四处张望, 一心想要找到他爹的身影。

    这几队士卒列队的后半段,此时此刻坐在马背上的姜子钧,柏虎等人, 倒是距离百米外就看到了左顾右盼的秦朝宁。

    无他,全因秦朝宁的个子矮得突兀也, 十分显眼。

    姜子钧在马背上和柏虎打趣道,“没想到这小子今年就下场应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