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30-40(第6/18页)

 实际上,这时他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太相信。

    朝堂里,之所以吵了那么多年都未能有结果,一是士族们把控住了科举的上升通道,户籍世袭制度对于他们而言更有利;二是天子年幼羸弱,太后垂帘听政,天子并无决策权。

    国家千疮百孔,已有颓相,可恨他们这些人一腔报国心,仍旧难以施展。

    当事人秦朝宁,淡然点了点头。

    但是他知道,若是无路可走,他的家里人怕是会主动让他抛弃家姓,为了让他有个所谓的前途。

    几人聊着聊着,很快就回到了营地里。

    他们把秦朝宁放到他们老秦家的土胚房前,再次给秦朝宁塞了个钱袋子,叮嘱他在家门口玩耍别走远,等爹娘回来后交予他们。

    秦朝阳乖巧应下,待他们走远后,才无精打采地瘫坐门槛上。

    几刻钟后,他爹娘等人也回来了,他重新挂上笑去迎接他们。

    “爹、娘,这是那几位叔给幺儿打赏的,他们说给你们放好”,秦朝宁进家门后就把钱袋子交给了秦石和秦柳氏。

    他们夫妻俩接过微沉的钱袋子,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大好。

    秦柳氏蹲下身子,帮幺子擦了擦小脸蛋的泥土,语重心长地叮嘱他,“幺儿,日后无需和那几位叔走太近知道么。”

    虽然她不知道那几位大人有什么能够用得上幺子的,但是预防万一发生什么是幺子少不更事,会把人给得罪的事情,她还是希望幺子远离他们。

    她的小儿子才五岁!

    他们家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祸离己身。那些大人们,哪里是他们这种底层军户打上交道深交的。秦柳氏有着自己的一套底层生存学问。

    面对秦柳氏的关切,秦朝宁温声应道,“幺儿记下了。”

    实际上,他也怕接触过多,他个人会让他们几人察觉什么异样。可是,眼前,棉甲、狼筅、鸳鸯阵的事仍需把消息递给他们才行。

    秦朝宁顿感十分苦恼。

    宣朝遭遇的倭寇,他不清楚那些兵力与战斗模式是怎样的。以史为鉴的话,在他上辈子所处环境的历年朝代里,棉甲、狼筅和鸳鸯阵对于克制凶狠的倭寇,已有数次战役证明有奇效。

    今日的祭祖一事让他们一家都累到了。

    这会的他们洗过脸和手,换过衣服后,齐齐在灶间里喝糖水,吃点青团垫垫肚子,顺便歇歇脚。

    待一家子缓过来了,他们才开始做哺食。

    秦石捧过装有大公鸡和五花肉的木盆,拎上砧板去天井开剁。秦柳氏去淘米,准备蒸些米饭。秦晚霞带着竹篮子,出门去菜地里摘些菜。

    而秦朝阳带着秦朝宁剥完蒸黄沙蚬要用的蒜后,才去挖蚯蚓喂鸡用。他们这次没走远,就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挖土。

    这顿祭祖后的哺食,和做青团一样,他们家也是阖家一起参与,齐齐动手。

    大公鸡是姜葱加盐爆香,五花肉拿红糖炒成了红烧肉,黄沙蚬清蒸了一大盆,素菜则是做了道盐水芥菜。

    不出所料,这一顿他们也是意犹未尽。

    夜里,阖家在天井处纳凉时,秦朝宁把营地里的所有士卒不久后会被派去临聿府城打倭寇的事情说了。

    他这具五岁的身子,还是太小了。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他不能让他爹什么都不知情,干等着那一日的到来。

    这消息对于秦石以外的秦柳氏、秦朝阳、秦晚霞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他们从未想过,家里人当真会有上战场的一天。

    特别是秦朝阳,他对于军户户籍这件事,由于还未有过真正的训练,目前仍未有产生深刻的觉悟。

    秦石面对妻子不安得抓紧自己手臂的手,安抚地拍了拍她,无声安慰着。

    盐边县军营里的日子虽苦,对于他而言,确实安稳好些年了。如今,这份安稳要被打破,他要走上军户既定的命运。这实在让他心神俱震,但是他不能把情绪泄露在脸上。

    秦朝宁把身后的几张宣纸拿出来递给他爹,“爹,这里是棉甲的制作方法,狼筅的制作方法以及鸳鸯阵的详细解说,对于临聿府城的战事会有奇效。”

    “这三样东西,您要想方设法交到卫指挥使等人的手里。”

    “幺儿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若是他们刨根问底,你便说是幺儿遇过游历的老道士,捡到过他们的奇书,无心看过后记下来了的。”

    第034章 34.献计

    秦石接过纸张, 借着昏黄的油灯,仔细逐一查看。

    他把每个看不懂的点都问得仔细,结合他自己对于目前营地里的军户们仅有的军备, 向自家幺儿子把差异点问得清清楚楚。

    秦朝宁见家里人对于他如何得知这些内容并无寻根究底,忐忑的小心脏适时才得到了些许安宁。

    他挺直后背站在兄父面前, 夜里清凉的风吹过他的衣衫。

    秦朝宁搜刮着脑袋里的记忆,把棉甲、狼筅、鸳鸯阵的特点与优点, 用他稚嫩的声音展开详细说明。

    以往的铁甲,一副便重约三十五斤, 需耗闽州铁百斤,北炭四五担或南炭十几担。宣朝的生铁普遍两百文钱一斤,熟铁普遍三百文钱一斤,北炭每担一两三钱, 南炭每担四百文钱。

    这意味着, 一副铁甲的锻造,在优先选用熟铁与北炭的情况下,除去匠户们的人力投入, 需要的银两就高达约近五十两。

    而工时,据他上辈子在大学图书馆看过的唐朝《延禧式》中记载, 一副明光铠甲用时需二百多天, 修一副需四十一人。宣朝锻造的铁甲,他估算一副的用时怕是需要一百五十天上下。

    此外,营地里有铁甲的士卒他从远处观察过, 从防御上看,由于麻布拼接过多, 使得这些链接处成为轻而易举攻击的弱点,譬如脖颈、关节、肋下等。

    棉甲在陆战, 能够比全铁甲更能发挥优势。作为布面甲,表面上也会具备一定的迷惑性。它无论是从制作工艺、成本花费,亦或者是所需用时,皆比全铁甲更有优势。

    他把棉甲从棉片、铁片、制甲流程,都写在纸上了。

    至于狼筅和鸳鸯阵,在他记忆里的历史长河中,就是针对倭寇身上的长刀以及阵法变幻莫测而来的。

    那时的倭贼,武器配备时常是身上有六尺木刀、六尺铁刀,还有暗处的短刀,三刀随时变换,多变易攻。

    而十二尺长的狼筅,能很好地拉开敌我之间的距离,让倭贼的长刀不能近身。这里面,铁制狼筅与竹制狼筅皆有其效,他让他爹和卫指挥使姜子钧等人务必提醒,因时制宜,便宜行事。

    按照他的大白话,意思就是,看银两做事,不可盲目追求最好、最强、最高配置。

    另外,狼筅不宜单兵作战,需配以鸳鸯阵法,解决自身兵器笨拙,而敌方灵活多变的问题。

    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阵法,鸳鸯阵中士卒们最少要有狼筅兵、防守兵、冲锋兵、后卫兵等。像盐边县军营当下的士卒人数,可以小旗为单位去训练鸳鸯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