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30-40(第4/18页)

   四月不仅黄沙蚬肥美,这个时节里螃蜞,蟹肉丰满,膏似凝脂,同样鲜香着呢!

    果不其然,入口便是满腔的鲜味,外壳炸得酥脆,蟹钳以外的外壳均能轻易嚼烂,蟹肉鲜甜,蟹膏浓郁喷香,加上爽口的辣味,秦朝宁情不自禁吃了一只又一只。

    秦柳氏给幺子的碗里勺了一大勺的菌菇酱,帮他把蒸饭搅拌好,“炸螃蜞吃多了上火,为娘可不想明日还要费心思给你们几人煮绵茵陈(清热祛湿)水喝,你们悠着点。”

    “其余几款菜也好吃得紧,别只挑其中一碟来吃。”

    “好”,“嗯”,“唔唔”,他们三姐弟此时此刻应得十分的快。

    一顿哺食下来,秦朝阳兄弟俩都吃撑了,在天井这里站着纳凉。

    秦石和秦柳氏坐在竹凳子上,吹着晚风,往竹笾(圆形开口盛放祭品的篮子)里摆放纸钱,香和蜡烛。

    然后他们看手边上的黄麻纸还有多的,就叠起了纸元宝,准备给祖先们烧多点银两。

    秦晚霞时不时也帮忙叠一两个。

    “家里的油纸伞还有在做吗”,秦朝宁问道。他白天里留意到角落里还有一小堆伞骨。

    “油纸伞的营生,家里停了几日了,现下菌菇酱卖得好”,秦石应他话,“咱们家把力气都放菌菇酱上了。”

    秦朝宁这时候听家里人说起,才知道菌菇酱早已在县里售卖开来,目前还卖得很不错。

    而家里的分工是,白日里他娘和二姐去采摘菌菇,他爹修路回来就帮忙清洗和剁碎,然后生火,待他娘和二姐熬制完菌菇酱,三人便一起把菌菇酱装进小坛子密封。

    祥记的老李叔和家里约定的时间是每隔两日,便驱使着骡车来一趟营地里收货。

    “爹、娘、大哥和二姐都很厉害!”秦朝宁由衷地赞叹。

    菌菇酱虽然材料上,普通老百姓吃几次也能知道原材料是多种菌菇,但是能够把酱做得好吃的,也是需要庖艺的。

    他爹和大哥,能够和钱掌柜谈好菌菇酱的售卖与分成,做好了试吃推广,实际上已经对于己身的固有认知有所突破。

    “幺儿的主意好”,秦石夸道,甚是欣慰地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对他疼爱地说道,“明日祭祖后,给幺儿分个大鸡腿。”

    “不,剁开了,大家吃”,秦朝宁摇头,“或是给大哥和二姐吃,大哥和二姐辛苦了!”

    听罢,几人打闹了起来,笑声不断。

    秦石和秦柳氏同样嘴角含笑,看着三个子女,多有感触。不得不说,他们家今年的日子,比之往年,实在好上了太多。

    翌日丑时

    他们阖家早早起来,把秦朝宁去上私塾而不得不断掉的全家识字的计划重新开展。

    识过八个字后,他们几人一起开始做青团。

    宣朝清明时节的青团不仅自家吃,也要拿去祭祖,所以得多做些。

    不过,盐边县的习俗是,祭祖完的祭品,老百姓们通常是会带回家吃完的。

    而艾蒿汁,秦晚霞前一天晚上就备好了,面团是秦柳氏提前加水加艾蒿汁揉成面团,发好的面。

    至于芝麻、花生、红糖研磨的馅料,也准备好了,就摆放在四方桌上的大海碗里。

    于是乎,阖家齐齐行动,齐心协力包青团。

    包好后的每个青团,需垫上竹子叶,这之后就可以上锅里蒸了。

    忙完这里,他们把水井里放的,昨日烫好的大公鸡、五花肉拿出来重新加热,放进另一个竹笾里摆放好,然后再备些茶水酒水就大差不离了。

    把朝食吃完后,他们穿戴好旧衣服,带上铁锹、镰刀、锄头,精神抖擞地出发去祭祖。

    他们一家五口走出营地时,其他家家户户也差不多动起来,均是同样要去祭拜各个祖先。

    小路上走着,家家户户互相之间或是点头,或是打招呼。不过,这点事半点没影响他们一家的步速。

    老秦家的祖坟是位于半坡山后头的矮子坳小山头,这个山头罕有人出入,他们几人想上山,还得自己边走,边砍伐野草树枝,生生破开一条可容一汉子通过的小路出来。

    所以,他们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秦石,其次是秦朝阳、秦柳氏、秦晚霞,才到秦朝宁。

    正所谓,祭祖这事对于他们家而言是,年年上山,年年开路。

    待几经艰难上到祖坟的大概位置,目光所至,靠肉眼是已经无法分辨哪个是坟头。

    茂密的野草和树木横生,掩盖住了这块地原本的面目。

    当下,他们气都没喘过来,就得各自拿起铁锹、镰刀、锄头继续卖力清理。

    秦朝阳锄倒了几棵小树苗后,窝着一点儿气在肚子里。

    他皱着眉头,把往年清明说过的话再次拿出来抱怨道,“祖父、祖母们咋想的,怎么就找了这块地当坟头呢?!”

    “每年都累死孙子我了。”

    秦石抬手轻拍了他脑袋一巴掌,严肃地告诉他,“臭小子,别乱说话。”

    “你们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每年只有今天才能见见你们这些子孙们,给为父乖顺勤快些。”

    闻言,秦朝阳撇了撇嘴。

    半坡山不好么……这矮子坳今年清理了,明年还不是又得清理一次!每次拜个山和开荒有什么区别!

    弯腰手持镰刀清理矮杂草的秦柳氏,对着坟头帮子女们找补道,“祖先们有怪莫怪,孩儿们还小,喜欢瞎说话。祖先们多保佑他们出入平安,无病无灾。”

    负责捡走石块的秦晚霞和秦朝宁没说什么话。他们姐弟俩精力不如秦朝阳,默默跟随爹娘干着活。

    不过,秦朝宁事后终于明白了为何祭祖需要阖家天色未亮就开始忙活了……因为当他们把坟头清理干净杂草野树,让祖宗们的长眠之地重见天日时,都晌午了。

    老秦家祖先们的四个坟头是一排的,秦石把两个装满祭品的竹笾放在中间,带着妻子儿女烧祭品,烧香和蜡烛,给祖先们念叨着家里的事情,让祖先们喝多点茶,喝多点酒,吃多点肉,多保佑后人。

    做完这些,他又带着他们跪拜行礼,诚心诚意祈祷祖先们安享极乐,福佑子孙后代。

    忙完这一切,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慢吞吞下山。当回到半坡山的山路上,一家人从头到脚均已狼狈不堪。

    秦朝宁主动伸出手喊秦朝阳,“哥,要背,幺儿走不动了呜呜。”

    “让爹背你,你大哥也不行了”,秦朝阳蔫蔫的,转身把他塞给秦石。

    秦石没好气地说秦朝阳,“你十二岁多了,这点活才哪到哪。操练这事,自己上点心,别因为跑堂的事丢下了。”

    大儿子到了十五岁就不算是幼丁,会被纳入成年军户里头,身体不够健壮如何能行。

    秦石把幺子背起,带着一家子缓缓步行归家。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随着声音渐近,他们几人抬头看到了营地里的卫指挥使姜子钧,卫镇抚柏虎和军师贾廉三人骑着骏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