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60-70(第6/18页)

语间的轻佻,如此冒犯,容璇轻描淡写:“京中贵女如云,世子大可请陛下作主赐婚,何必舍近求远。”

    不待祁谈开口,容璇道:“本宫宫中尚有要务,陛下召见,世子也莫迟了。”

    她携了圆桃离开。身后,祁谈的目光有如鹰隼,倒不是个空有美貌的木头美人。

    就是不知在榻上,是否还能有这般冷淡。

    长庆宫正殿内,容璇才坐下不久,内廷女官送来了三日后马球赛的安排。马球赛设于宫中安德殿前,陛下特许容妃娘娘观赛。

    红蓝两方中,福王世子祁谈的名字赫然在列,为蓝方之首。

    圆桃一惊:“娘娘,是否要避一避?”

    御园中之事,娘娘告知她对方是福王世子,嘱咐不得对外提起。

    福王世子的名号,她在宫中也听闻过,是长庆宫得罪不起的人物。

    她实在担忧:“娘娘,当真要去吗?”

    容璇一笑:“去。为何不去?”

    容璇道:“但若折了现银,银两轻便,既可免去百姓服役之苦,又可杜绝原有的贪腐之患。”

    帝王安静听着,容璇言:“田赋折银时,由官府先行计算好每县需要缴纳的白银数,再由县官下发到每里每户,每户会有一张单子,我称它“易知由单”,单子上清晰写明每户应当缴纳的银税。”

    每年的易知由单是她和余知府领人亲自核查定,经手的人不多,皆记录在册,能贪污的余地便压制到最小。

    常州府白银流通甚广,以白银代粮食绝对可行。

    小小一枚银锭,折抵的却是数以千斤计的粮食。

    马车停于田垅外,举目望去几无闲田。

    容璇道:“我们下去看看吗?”

    第 64 章   吻

    春色宜人,才下过几场春雨,田垄间都是湿漉漉的。

    草色碧绿,野花氤氲芬芳。远处湛蓝的天幕下还可见高飞的纸鸢,偶尔听得几句孩童笑语。他们散学归来早,聚在一起嬉戏总有万般乐趣。

    仲春时节,城中出来踏青赏景的游人不少。是以田间耕作的农民们见到并肩而行的年轻姑娘与郎君,也只觉般配。劳作之余多看上两眼就罢了,浑然不知姑娘与郎君都在说些什么。

    常州新税不单单是以银代粮,赋税与徭役息息相关。

    靖平王府,致清院中。

    下人入主院通禀道:“王爷,表小姐在外求见,说给您请安。”

    谢明霁颔首:“让她进来吧。”

    他才从千佛寺归来,书房中积压了不少奏案。

    “舅舅万福。”苏婧涵低头行礼,已换了一身清雅些的衣裙。

    “你昨日可入宫向太妃请安?”

    “回舅舅,是。”苏婧涵受宠若惊,平素来致清院,几乎都说不上什么话,舅舅便让她退下。

    “可曾见到容家姑娘?”

    苏婧涵点头:“恰巧遇上,还叙了会儿话。”

    离京两月,闻听小皇帝将要纳妃的消息,谢明霁颇觉意外。

    只不过,择中的却是容家女。

    “她如何?”

    舅舅问的言简意赅,苏婧涵想了想答道:“样貌倒是出挑,只不过瞧着不大……”忆及她在陛下身边的模样,苏婧涵语气隐有不忿,“不知怎的就让她迷惑了陛下。”

    “慎言。”

    苏婧涵噤声,怕惹了舅舅不悦。谢明霁道:“无事便回去歇息罢。”

    “婧涵告退。”她一礼,退出了致清院。

    谢明霁翻开一封暗卫奏报,按京中的消息,那位容家小姐是容家旁支之女,非容平钧亲生女。

    他唤来暗卫长:“选几个人去徐州,查一查容氏女身份是否有可疑之处。”

    毕竟出自北梁,不得不防。

    “属下领命。”

    瞧着奏报中魏宁侯的名字,谢明霁是没有料到,容平钧也会做出送女入宫的勾当。

    他将奏报掷去一旁,容家的人和事,如无必要,他实在不想沾染半分。

    ……

    宫中的日子渐渐安定下来,容璇有时随着祁涵出入御书房中。

    估摸着到了祁涵召见朝臣的时辰,容璇起身,走前还顺走了御书房内的一本史书。

    “陛下,这本书借我读读?”

    “好。”祁涵没有拒绝。

    圆桃一直等在御书房外,从容璇手中接过了书。

    “回去吧。”容璇笑着对她道。

    出了昭平门,她们迎面遇上总管高进亲自引了人入内,态度十分恭谨。

    “王爷请。”

    高进口中的王爷约莫四十上下,身形颀长,样貌英朗不凡。

    容璇猜到对方身份,客气一礼:“王爷安好。”

    功高一代的靖平王,华夏边民的保护神,不想能在此地遇上。

    谢明霁打量过眼前低头行礼的小姑娘,淡淡应了一声。

    他未多停留,大步离开。原本他还奇怪,陛下为何会独独选中容家姑娘,现下见了人倒能稍稍解惑。

    样貌的确生得不错,就是不知是否安分。

    容璇目送靖平王离去,想必祁涵召见王爷必有要事。

    御书房中的谈话不得而知,回到明宝堂中,容璇继续翻看手中史书。

    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应对。

    北齐开国至今,共历五代,七帝。

    立国之初,为迅速稳定疆域,北齐高祖大肆分封同姓宗族为王。藩王权势甚广,甚至可自立八千以下的军队,以解决封地兵患。

    齐高祖一代霸主,他在时藩王皆安分守己,未敢有异动。只是高祖驾崩后,却苦了继任的几位皇帝。

    北齐皇位更迭之快远胜大梁,每当新旧皇权更迭之际,各处藩王粉墨登场,争权夺利。北齐皇位大权渐渐旁落。

    尤其祁涵祖父顺帝继位时,本就是由真定桓王扶保上位,于朝政上更是力不从心。

    且顺帝醉心后宫之事,广纳妃嫔,单成年的子嗣便有十八男九女。

    庸懦的君主偏偏长寿,到了顺帝在位后期,内有诸子夺嫡,外有藩王乱战,朝局一片混乱。

    直到明帝借军功夺位,方一扫北齐颓势。

    明帝同样是北齐近几代皇帝中,唯一一位能揽朝政大权者。

    他外扫羯族,内压权臣,励精图治,北齐在他手上隐有中兴之势。

    与顺帝不同,明帝膝下仅有三子,早早便立了嫡子祁涵为储。

    “在看什么?”

    容璇读得入神,浑然不知祁涵何时进殿。

    “陛下。”她起身行礼。

    祁涵在她位上坐下,容璇回道:“读到熙平之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