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30-40(第2/17页)
府中事她也略有耳闻。长媳是个绣花枕头,暂时撑不起门庭,老夫人自然更倚重小儿媳。
周雨岚抿了口茶:“寻常家务事确实不难,只不过人情往来,还是棘手些。”
娘家形同虚设,有些体己话,她竟只能对旧友倾诉一二。
容璇了然,桓平伯府是嫡长子袭爵。雨岚跟着老夫人掌家,怕是长房会有微词。
“婆母还是偏帮我的,日子倒也能过。夫君虽没什么大本事,但温和有礼,对我亦体贴。等以后分了家,我们单家独户便自在多了。”
“是这个理。”
桓平伯老夫人育有二子,幼子不能袭爵,感情上自然偏袒些。老夫人看得长远,幼子既成不了大气候,相较于高门贵女,选个贤惠能干的儿媳反而更好。日后多分些银钱,守着家业太太平平地过完一生。
“你呢,你在宫中如何?”
容璇指一指书案上堆成小山的卷宗:“陛下嘉会节将至,尚官六局都忙于此事。”
“今年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嘉会节,规制上会更隆重吧?”
“听太后娘娘的意思正是如此。嘉会节桓平伯府必定是在受邀之列的,你届时可来看看。”
“上回操办嘉会节的忙碌,我到现在都记得。尤其是宴饮那几天,几乎都未睡过一个囫囵觉。你如今是尚仪,只怕要操心的事情更多。”顿了顿,周雨岚望着容璇道,“这身绯色的官服,很好看。”
宫中有制,五品尚官才有资格着红色官服。入宫为女官者,许多皆以五品为望。
容璇不知如何回应,只低眸一笑。
“这是新入宫的女官?”
言婉钰刚回一旁陪坐下,冷不防被提及。
“夫、夫人好。”她不知该如何称呼,生怕失了礼数。
容璇接过话:“她是司赞司的言掌赞,入宫该有小半年了,一向勤勉懂事。”
听容璇一句夸赞,言婉钰不好意思地攥了攥自己青色的官服,心下却升起几分欢欣。
“那与我们当年差不了多少。”
“是啊,我们那时运气好。宫中高位女官不多,新人一入宫就有机会官授七品。”
匆匆数载,二人忆起往昔时都有些感慨。
“少夫人,老夫人那边传话,该一同回府了。”
周雨岚贴身的侍女入内轻声提醒,她没有耽搁,与容璇告辞道:“我便先回去了。”
容璇点头,一路将她送出尚仪局外。
“改日再会。”
“回见。”
两位穿同色衣衫的女子互相告别过,其中一人目送另一人远去。
夏日的风轻拂,华美的红色裙裾随风摆动。容璇望着周雨岚的背影,明白这位好友早已选定了自己的路,亦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人生即是如此,落子无悔。
“尚仪大人安。”
还未踏入尚仪局,容璇在门口遇上了昭阳宫来传话的小六子。
“陛下口谕,请尚仪大人送开平二十六年先帝嘉会节的条陈过去。”
容璇略略一算,开平二十六年,正逢先帝五十岁的寿诞。此次嘉会节,她们未得吩咐,眼下亦是参照了那年的规制。
她未多心,大约是陛下与太后想有所估量罢。
“即刻便要么?”
小六子道:“陛下的意思,尚仪大人酉时前送到即可。”
“本座知道了。”容璇并不想耽误到散值后,先吩咐人去司籍司的书阁中寻出卷宗来,“稍后本座会送去。”
“奴才告退。”
容璇与祁涵选了湖畔旁的一条小径,时有凉风习习。
方才饮茶时,太后的心意已然明朗,想要言家再出一位皇后。
帝王也是顺水推舟,似乎未有反对之意。
论出身,论品行,甚至论与帝王青梅竹马的缘分,言家大小姐都无可挑剔。
容璇思及惠敏太后在时,只因言太后不是她合心意的儿媳人选,便对她时有为难。
如今言太后自己做了婆母,亦是想择选自己满意的儿媳。
像是个轮回似的。
身旁人是不同于往常的沉闷,祁涵猜透几分她的心思。
他对她解释道:“母后在宫中长日无聊,有婉钰陪伴,也能解解闷。”
瞧她如此在意的态度,祁涵笑了笑:“也省得母后总要寻你的不是。”
他执过她的手:“走罢,随朕去御书房。”
第 32 章 青梅
午后的政事不多,唯有一桩最为紧要,便是择选今岁秋闱各省的主考官。
新帝登基,朝廷再开恩科,遴选天下人才。
科举取士乃朝中用人之根本,主考官的选定更是引得满朝文武注目。
多方推选考官,最后决定权系于陛下一身。
直忙到日落时分,此事才大概定下些人选,也还要再行斟酌。
容璇在御书房中用了晚膳,今夜便宿于紫宸殿。
日过午时,御书房中方才有闲暇传膳。
秦让禀道:“陛下,膳房备下的糕点都已送到户部。不过宸妃娘娘不在官署中。”
象牙箸微顿,祁涵抬眸:“哦?”
秦让自然着人打听了一番:“宸妃娘娘与人有约,应当是为公事。”
陛下不曾在宸妃娘娘身边安排人手,许多消息打探难免贻误些。
秋色宜人,天和茶楼内一早便预留了雅间。
容璇听谢明霁详细述过卫县侵占民田一案,不必他开口,便道:“我会将这几处的鱼鳞图册调出。既有纠纷,只怕前些年的陈档也要一并用作辅证。”
谢明霁颔首,户部这边有长瑾,他便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此案长瑾确实是户部最为合适的人选,卫县案不过开端,恐怕后续还要彻查不少旧案。
陛下有心好生审理此案,既如此,户部调派四品主司才够分量。
正事谈妥,二人品茗时也叙些闲话。午后天气和暖些,厨房准备点心的工夫,李夫人兴致勃勃端来一盘糕点。
“我新做的枣泥饼,都尝尝。”
余知府打量那糕饼一会儿,试探着道:“方才喝多了茶水,呵呵,我暂时吃不下。”
一碟枣泥饼各具形态,扁的方的都有,说是卖相平平都是恭维。余澄心底悄悄叹口气,母亲于生意上毋庸置疑是一把好手,偏偏在厨艺上实在差点意思。家中又不缺厨子,母亲还总乐此不疲做些吃食,也不怕累着自己。
倒是容璇先尝了一个,夸赞道:“味道很好啊。”
李夫人的目光一下子便亮了。
容璇笑道:“枣泥清香,甜味恰到好处。外壳也酥脆,若是才出炉那会儿,必定更味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