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20-30(第1/16页)

    第 23 章   缠绵

    阳光透过明窗,天源阁内自成的这一方小天地,本就是专供贵人休憩。

    女郎唇色嫣红,恍若清晨雾色中的一朵娇花,可待人采撷。

    掌下纤腰不盈一握,布料摩挲间,帝王倾身吻住了那娇嫩花瓣。

    腰身被单手环过禁锢,起初容璇还妄想有两分主导,直到被郎君抱坐在了膝上,退无可退。

    红唇微启,鬓边流苏颤动间华光流转。女郎漂亮澄澈的眼眸蒙上一层雾气,尽数为帝王所掌控。

    她的指节无意识攥着郎君的锦袍,好半晌才能勉强平复气息。

    原先读着的那本书掉落在案上,再拾起时页数都有些凌乱。

    她仍坐在祁涵膝上,不想回头,强自将目光留在原本的书页。

    春风止歇,隔着上好的丝绸衣料,似乎仍能感知对方的温度。

    二人依旧合看一本书,却尽数是心不在焉。

    季春之月,西北的贡马送至京畿,交由太仆寺安置。

    原本去岁便有一贡,盖因国丧,故而推迟到开春一并贡上。

    太仆寺交接无误,又将最上等的几匹宝驹送入御马场中,精心照管。

    太仆寺卿至御书房回禀时,容璇正回避于屏风后读书。

    待人退下,她问道:“陛下午后去御马场,可否带臣妾一同一观?”

    她原是文臣,倒也想见见西北龙驹威名。

    祁涵颔首,便应允她:“好。”

    手中书有些枯燥,还是容璇顺手从御书房一面紫檀书架上取的。

    “还与陛下。”月挂中天,蔽目的布条再度被人取下。

    借着月光,此处是间逼仄的柴房。

    容璇瞧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小姑娘,二丫手里拿了半个杂粮饼。

    “这才第一日就给我送饭?”

    容璇靠在墙角,按理来说,人质只要饿不死就行。

    二丫声音讷讷:“对不住,哥哥。”

    劫了容璇的钱袋,匪徒们白日里小小发了笔财,说话也和气些。

    容璇双手被缚在身前,二丫将杂粮饼仔细撕成小块喂给她。

    杂粮饼粗粝难以下咽,容璇还勉强吃得惯,二丫又给她端了碗水。

    清辉落了满地,二丫收拾完,拉出了藏在另一角的被褥。

    这也是她的住处。

    她将破旧的铺盖分了容璇小半,这是她能给出的最多的东西。

    两块糖被她宝贝地放在柴草做的枕旁,还舍不得吃。

    二丫小声道:“只要钱送来了,他们不会害哥哥性命的。”

    小小的孩童知道自己做了坏事,眸中可见愧色。

    “你也是他们绑来的?”

    二丫不敢答,背对着容璇睡下了。

    一夜无话。

    天蒙蒙亮时,二丫起身去干活,还不忘给容璇重新蒙上黑布条。

    屋子里有几处漏风,夜里格外冷。

    容璇的一日两餐都是二丫送来,匪徒们很少露面,自然是忌讳让人质记住了什么特征,日后报官追查。既有二丫在,令她出面再稳妥不过。

    虽说尚未拿到银钱,不过看匪徒们对二丫的态度,想来索要赎金的进展算是顺利。

    又或许……过分清静的院落,他们还有其余正事要办。

    二丫小小的年纪,要帮着捡柴火,烧水煮饭,晚间就睡在柴房,负责看管人质。

    日升日落,几日下来容璇也渐与二丫相熟,从她口中问出了几句话。譬如与她同行的护卫被关在牛棚旁,也是由二丫送饭。

    两块饴糖二丫翻来覆去不舍得吃,至多只是拿出来看看,再闻一闻。

    容璇瞧她,只道:“吃吧,以后还会有的。”

    饴糖香气诱人,二丫想了又想,掰下一小半,将剩下的仔仔细细重新包好。

    手中剩的一小半,她又分出一块喂给容璇。

    丝丝甜意在舌尖融化,容璇道:“你去过天齐庙?”

    二丫点一点头:“陪娘亲去求弟弟。”

    “你家可在附近?”

    谈及此,二丫眸中黯了黯。

    “外头那些人,你原本可认识?”

    二丫摇头,午后的谈话又到此为止。

    容璇望夕阳西斜,仍旧算着时辰。

    她望了望外间天色:“臣妾先回宫中更衣。”她语气带着点撒娇意味,“陛下方才答应臣妾的,可莫忘了。”

    帝王受用:“自然。”顿了顿,他道,“一会儿回来用午膳。”

    容璇点头,回明琬宫换了一件水绿色窄袖的如意纹锦裙,一条碧色挑绣飞鸟的锦带勾勒出纤细腰身。墨发盘作简单的云髻,以几枚碧玉雕花长簪略作点缀。

    御马场靠皇宫西南处,收了消息,掌管马场的太仆寺少卿已领上下人等恭候。

    “下官参见陛下,参见宸妃娘娘。”

    秋日寥阔,一支利箭破空而出,直入靶心。翌日容璇醒得稍晚些,午前将账目几处疑虑重新翻出。

    她琢磨许久也没有什么清晰的头绪,预备午膳过后去同余知府商议。

    他掌常州府数载,常州八县风土地貌、官吏人选他尽数烂熟于心。

    余知府对她亦师亦父,总是不吝赐教。在常州府府衙这两年,她深感进益良多。

    无需备车马,余府与她的宅邸不过隔了一条街巷。

    在余知府书房,事关帝王南巡的条陈会更详细些。

    容璇一目十行阅过,接驾的官员名录附于最后,暂且不全。

    余知府神色如常,在凝神看容璇方送来的公文。

    容璇合了手中名录,常州府方位得天独厚,风调雨顺,兼之历任府尹都留心于水务,辖区内历来少受洪灾袭扰。

    祁守昭此番南巡是视察治水成效,检阅堤坝,不到常州府在情理之中。

    容璇微微叹口气,却是为余知府可惜。

    帝王出京巡视四境,乃是地方官员彰显自身政绩,脱颖而出的好时机。若得帝王嘉许,擢升回京指日可代。

    余知府外放多年,辗转镇江、湖州、常州数地,治绩有目共睹。

    奈何朝中老师已逐步让权,又顾惜余知府名声不曾主动举荐,他便迟迟等不到好机会。

    原本去年余知府就有一半的机会擢升道台,可惜他安心在常州府实行新税,让另一位府尹占了先机。

    那位府尹述职的公文浮华漂亮,只是他新税政推行的太猛,短期内是有成效,长此以往许多弊病便再弹压不住。

    若余知府愿意效仿他的做法,常州府的政绩只会比他更好看。

    饶是如此,还不乏有人揣测余知府徐徐图之,是想凭此新税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