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90-100(第1/29页)

    第91章 榜下捉婿

    院试考两场,由各省学政主持。顾庆之照例是在考场边上找了住处。

    这天早上,天还没亮,顾庆之就等在了考场门口。

    他虽然建议过不少防作弊手段,比方给考生发罩衫,提供统一的纸笔等等。

    但都架不住人多,而且不好管理,所以皇帝跟朝中大臣们商量之后,这些举措全都用在了乡试、会试和殿试这种只在京城举行的高级科考上,像院试这种参加之人没有功名,考中之后也不过是个秀才的考试,就还不太够格。

    不过脱衣服拆头发捏饼子这种手段,也是到不了顾庆之身上的。

    毕竟他还有国师的身份。

    就是一同排队的考生,见了杂役对他礼遇有嘉,那也是丝毫不觉得屈辱的。

    “我竟然排在国师后头,我这次必中的!”这人说着还飞快从自己考篮里抽了三根笔出来,装作香捧在手里,冲顾庆之作了三揖。

    好在顾庆之已经是个成熟的国师了,他扭头微笑道:“好生考试,莫要紧张。”

    这人竟然还惊叫了一声。

    顾庆之是有人提前给他排队的,位置也挺靠前,他进场正好第三个。

    坐在考房里头,不多数他就听见外头的喧哗声,“国师在甲字二排一十五!”

    然后他就瞧见又有人来拜他了。

    还是那句话,毕竟已经是个成熟的成功人士了,装可爱装无奈都会丢大魏朝的脸面啊。

    顾庆之正襟危坐,薄木板也叫他坐出了太师椅的感觉。他严肃一张脸,面无表情的跟人点点头,时不时来两句:“读了许多年书,相信自己一定能考过的。”

    或者:“莫要紧张,多读两遍题。”

    “字迹工整些,莫要忘了避讳。”

    北直隶的学政正是上次进宫请示要不要给国师一点帮助或者挫折的胡万清大人,听见外头喧哗,他生气倒是不生气,就是稍微有点紧张。

    不过想到口才越来越好,已经渐渐有了京城第一说书人的王元九,他不禁也笑了一声,看了看场地中央的大日晷,笑道:“还有一刻钟,叫他们快些,不然以作弊论处。”

    杂役出去大喊,多数人都安静了下来,不过也不知道人群中哪个小机灵鬼忽然喊了一声,“带小抄是作弊,拜国师也是作弊?那岂不是说有国师保佑,我是必中的?”

    台子上胡大人听了这话也要失笑的,他小声嘀咕一句,“这些考生……科举考的是名次,你们都拜过了,岂不是都没拜过?”

    考试没什么可说的,也正如林如海所料,这次的四书题是从《孟子》里出的,还再林如海圈定叫他好好背的范围里。

    别管学问如何,自家师尊能押对题,这就叫人很开心,一开心答题的状态也好。

    两场考试下来,顾庆之题答得很是流畅,出了考场,他还差了人去林家说一声,“请师尊师姐放心,这次必中的。”

    科举开头的这三场考试,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随意的,院试中不中,学政自己就能决定,没几天卷子判出来,胡大人先进宫给皇帝报喜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国师大人中了!”

    胡万清这喜悦是实打实的,别的不说,他要敢判国师不中,朝中同僚们就得以年为单位调侃他:“居然卡国师,你胆子是真大啊?”

    好在国师是真争气,卷子答得不说花团锦簇,那也是妙笔生花了。

    皇帝也松了口气,原先一个国公考科举倒也不算什么,世家子弟有时候也会通过参与科举来证明自己,尤其是庶子跟嫡幼子。

    可若是国师不中,那就……奇奇怪怪了。

    皇帝笑道:“他考得如何?”

    “国师学问的确是好。他这个成绩是能直接录成廪膳生员的。”

    秀才分三种,廪膳、增广和附学生员,廪膳生员成绩最好,县里发粮食,为的就是安他们的心叫他们一心科举,不仅如此,他们还能直接参加乡试。

    剩下两种没有粮食可发,想参加乡试还得通过选拔考试。

    听胡万清这么说,皇帝也高兴了,玩笑道:“国师也不缺你那一月六斗粮。”

    胡万清又道:“臣倒是建议,还是给国师发上一月六斗粮的好。这次跟国师一同考试的童生,成绩都比以往好上许多,若不是有名额限制,臣还能再录上三十余人。”

    胡万清又把考场上那些人拜国师的事儿一说,皇帝跟着笑了起来,道:“那便都录了。”

    胡万清开心了,学政是干嘛的?就是给大魏朝选拔人才的,虽然只是多了三十余秀才,但这是他的功绩啊,能写到年底考评里的功绩。

    皇帝想了想,又嘱咐道:“国师考中秀才,以后是不参与科举了,这次不许提前透露名次,叫他自己看榜去。”

    皇帝既然开了口,考试名次是一点没往外泄露,但是自己看榜也是个挺有参与度的事儿,所以放榜日这天,顾庆之约了林黛玉,往衙门口等着了。

    看榜的人多,秀才还是正经功名,也有不少街溜子等消息,好去中秀才人家里报喜,也能得不少赏钱的。

    顾庆之自然不会去那边挤着,再说还有他师姐呢。

    两人坐在衙门口对面的酒楼里,还专门包场了最高一层,顾庆之还带了两个从钦天监拿出来的小型窥筩,他跟林黛玉一人一个。

    “怪沉的,外头是铜皮?”林黛玉拿了窥筩手里把玩,又举在眼睛前头冲外头看,“这么清楚?”

    “钦天监拿来看天象的,晚上连月亮上的斑点都能看清楚,上回我还听他们在争论,哪个是广寒宫呢。”

    林黛玉把窥筩握在手里,跟顾庆之眨了眨眼睛。

    顾庆之装作没懂,也跟她眨了眨眼睛。

    “你这人。”林黛玉失笑,“你说哪个是广寒宫?我也想看看广寒宫。”

    “那就不能用这个了,得用那个大的,这个也就能看见几个小黑点。”顾庆之说完又笑,“你想要啊?这个晚上看看天也很好的。”

    “我才不求你呢。”林黛玉把东西放下,故意道:“钦天监的东西,回头好生还回去。”

    “这个其实就是小的,看星星什么都看不见。你要真想要也不是没办法,横竖我是钦天监监正,我左手写出借条,右手盖印章就行。”

    林黛玉睨他一眼,笑道:“你左手写字我瞧瞧?”

    “不愧是郡主,这也太会挑毛病了。”顾庆之故作深沉赞叹一句,又道:“这东西主要是给边军侦查敌情用的,尤其是烽火台上的守卫。不过镜片不好打磨,我择日子献的银子,据说就投了不少进去,咱们拿的这两个是简单的,皇帝手里那个还镶嵌了不少珠宝呢。”

    “那不更沉了?”林黛玉笑道。

    “的确。”顾庆之点头,“皇帝把工部的人骂了一顿,也换了个跟咱们一样的,不过就是做得精细些。”

    林黛玉又拿窥筩往衙门口看了看,“怎么还不出来?”说着她又对着往天上看了看,“的确是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