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 110-120(第2/29页)
发展出现,在太原郡,百姓们至多只是喜用汤饼这种主食。
卫小四连忙比划着讲解:“就是用面粉、鸡蛋和清水调制成面糊,然后将洗干净的蔬菜裹上一层面糊,丢进热水中煮熟。最后调制一份用来蘸着吃的酱料便好了。”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山西人常用的玉谷叶(野苋菜)在西汉时期还未曾传入,包括豇豆、土豆等适合下料的蔬菜都没有,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用菠菜、茄子等物。
要不是之前带回了茄子,便只能用一点菠菜了。
另外,蘸片子的料汁调制上,也有一些需要变更的地方。
因为传统的蘸片子酱料需要用到番茄炒出的汤汁,卫无忧觉得寻番茄任重而道远,还是调一碗酸辣口味的酱料代替吧。
厨娘们很快就忙活起来。
鸡腿肉清洗干净对半切块,热油锅中炒香葱姜,下入鸡腿肉炒至焦黄,加入黄酒、清酱、海米等物,最后将剥好的板栗放入其中,倒上清水,在小甑中小火煮一刻钟,出锅撒上芝麻便能装盘了。
下一道菜是干锅腊肉蘑菇。
厨娘们取出长安庄子带来的晒干的菌子,泡发之后入小甑,小火煮上不到一刻钟。
这个过程中,将腊肉切片,入热油锅炒至微黄,再放葱姜蒜爆香,和捞出的蘑菇一同翻炒后,加胡椒粉、清酱、茱萸、盐等,翻炒出香味后,最后放一点蒜苗,就可以出锅了。
余下的菜都是厨娘们先前做过的,越发顺手,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大灶外头的院中已经搭起了烤肉架,羊是现宰的羔羊肉,草原上跑着长起来的羊,吃起来要更为美味一些。
庖人们将羊腿按照从前的法子上了火架开始炙烤,涂一层厚厚的茱萸辣油,再撒上大颗粒的孜然,透过浓浓烟雾,便能闻到其中的香气。
刺儿在一旁做着监工,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半个时辰之后,饭菜终于上了席间。
云中与长安相隔甚远,消息的流通也滞后不少,因而,诸侯邸内虽然费心思布陈过,所用的家具却还是原先的矮型家具。
卫小四见阿父们入榻已经不习惯,还念叨着:“这要回了军中,整日坐在席子上,可就没有椅子那般舒坦了。”
卫小四适应了椅子,也不习惯跪坐在榻上了,闻言道:“没关系,a阿父们回军营还有几日,我叫他们赶制一批小马扎,可以折叠,方便你们带去军中。虽然那东西比较矮,但是也是像椅子那样坐着的。”
卫青和霍去病对视一眼,眼中有些欣慰。
卫伉和卫不疑哥俩,从早上到达云中,就被他们阿父派去帮忙搬家挪东西,可累的够呛。闻言连忙叫着:“那我们呢,忧儿,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卫小四见仆役们菜上的差不多了,努嘴示意:“大兄二兄辛苦啦,这些菜可有一半都是新菜式,快尝尝~”
两位兄长好打发的很,立马就兴冲冲地去品尝美食了。
卫青如今已经能够淡定坦然地听着无忧错乱辈分,闻言,也操起食箸开始品尝。
大将军对那蘸片子最是好奇,尝过几种不同的蔬菜之后,点头道:“有几分巧思,倒是适合百姓们在草长莺飞时候,挖些野菜混上面粉,用来裹腹。”
这样一来,既能尝到往日不容易品尝到的蔬菜,还能在用了面粉的条件下,解决饿肚子的大问题。
只要熬过了头一年,他们忧儿,定能将这并州治理的妥帖。
大将军忧国忧民,霍去病和卫伉、卫不疑他们却早就沉迷吃肉了。
霍去病是板栗鸡也喜欢,烤羊腿和孜然蒜香排骨也喜欢,反正只要能吃到有滋有味的肉,便弥补了他这些日子清汤寡水的苦日子。
相比之下,卫小四可就斯文多了,他给自己要的份额都不多,各样取用几口,再吃了两个水煎包,喝了一碗牛乳燕麦,肚子便圆滚滚的了。
吃饱喝足,闲聊几句,小家伙终于犯困了。
连日来的舟车劳顿,早就叫小萝卜丁精疲力尽,今日强撑着转悠一圈已经叫他晕晕乎乎的。这会儿打着饱嗝,脑袋歪着一点一点的,差点就磕到了案几上。
好在霍去病眼疾手快,扑来长臂一捞,让人倒在了他怀中。
小霍悄声对卫青道:“忧儿累得吃个饭就睡着了,舅父,我先送他回院中去。”
卫青点头:“去吧,手脚放轻些,莫要吵醒他了。”
霍去病应是,脱下外衫将人裹起来,轻手轻脚抱在怀中,大步流星出了殿中。
等人走远了,卫青叹息一声,看向立在一侧的南风:“忧儿再是聪颖,说到底也只是个孩子,此番出京还是叫他遭罪了。”
南风垂着眸子,很想应上一句“是”。
卫青见状,连忙乘胜追击又道:“往后,我与去病在外征战时,还要劳你多多费心,帮衬着照料好这孩子。”
这回,南风毫无犹疑:“大将军放心,南风明白。”
即便,陛下在临走前没有嘱咐他,他也会这么做的。
……
好好休息两天之后,小萝卜丁很快又满血复活了。
原先庄内的匠奴们被安顿在了“西苑”,知晓两位阿父还要赶去军中,准备应对下一场大战,无忧便嘱咐匠人们,先将马扎给赶制出来。
这东西做起来不费神,只需要做个木质框架,再寻上几段麻布或是皮革,绷在交叉的腿部表面,便成了可以合拢、易于携带的马扎。
此次带去军中的量也不大,只足够他们这些将领坐在一起开个小会用。
卫无忧想象一番,这些英勇神武的将军们缩在一张小马扎上,围个圈圈讨论军情的场面,便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几日,他已经跟封地内的诸侯国属官们见过面,也浅浅聊过两次。
众位属官各抒己见,但总体都在表达一个意思——
云中百姓吃饱穿暖都是问题,还是得先解决温饱,才能谈其他的。否则,这边境上的百姓可与中原不同,怕是不会配合他这个新来的小云中王。
而解决穿衣吃饭问题,在这个农耕文明下,最好的就是开荒屯田,同时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据卫无忧了解到的,云中的农耕劳动力多以妇孺为核心,而男子们都被调去做了边防驻兵,以应对匈奴突袭和朝中大战的调动。
也就是之前霍去病提到的军户。
这样的局面成型,也与云中的战略地位不无关系。
它卡在大青山山脉地带,北上是匈奴地界,西侧是朔方郡,东侧是雁门代地,在军事上,便是形如咽喉。
这就意味着,云中它代表了整个北方防线。
匈奴人只要没拿下这里,便只能劫些粮草撤离,这也是为什么朔方和五原多次受到匈奴人侵扰,他们却始终不曾攻城留守的原因。
云中不能丢,便意味着此地的军事气息越发浓厚,军户多也是无可避免的。
只不过,也不能因此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