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50-60(第7/20页)

姓感谢您!”

    “应该的,只要河道能如期修好,造福的是咱们整个源阳县的百姓。”

    半刻钟后,廖义平领伙计配好了药,他将十大包药材装进竹筐,对二人道:“铺子里有味药材存货不够,让季青小子领官差大人去别的药铺问问,实在凑不齐,这些也能顶用,只是药效会慢些。”

    大恒道:“多谢廖大夫,我们这就去旁的药铺问问。”

    岭水镇共六个药铺,除了南街的回春堂,跟东街的妙仁堂,其余四个都是小药铺,两人一路过去,问过三个小药铺,还没将药材凑齐,便将希望寄托在东街的妙仁堂与华寿堂。

    两人率先去了妙仁堂,秦掌柜不在,只曾有仁跟药童守在铺子里。

    大恒进了医馆,拿出药方问:“曾大夫,这味药材你们这有多少?”

    曾有仁识得廖义平字迹,打眼一瞧便知这药方是廖义平开的,心里便有些不舒坦,连带着脸色也不大好看。

    “不多,只能凑出半斤。”

    大恒皱眉,旁的小药铺都能凑出一斤多,妙仁堂这么大一个医馆只能凑出半斤,摆明了不想配合。

    曾有仁捋着胡子,老神在在。

    旁人畏惧衙役他可不怕,说得好听点叫官差,难听点就是狗腿子,在这岭水镇地主乡绅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咋可能惧怕个,连正经官身都没有的小衙役?

    “我们是在替姜县令办事,还请曾大夫行个方便。”

    路上沈季青便把妙仁堂的情况跟大恒说了,他也不敢把人得罪了,只好搬出姜县令。

    曾有仁道:“可有公文?”

    衙门征收药材都会下发公文,这位若是有,方才进医馆便亮出来了。

    公文自是没有,可药材还差两斤多,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

    大恒道:“事发突然尚未来得及,不过曾大夫放心,这药是给修建堤坝的百姓用的,绝不会拿去做旁的。”

    “那就难办了,况且铺子里确实凑不出那么些药材,这位官差兄弟若是要,我便让药童把那半斤给你包上。”

    沈季青一直未作声,闻言瞥了曾有仁一眼,“不必了,曾大夫留着自己用吧。”

    “姚记沈老板,我说这人瞧着怎么如此眼熟,竟是他。”曾有仁望着二人离开的背影,眯起眸子。

    沈季青与大恒回到县里,花了一多倍银钱在济世堂把药材凑齐后,飞快赶回河道。

    两人这趟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为了不让县令大人等,马肚子都快夹扁了,谁知徐旺竟连姜县令的面儿都没见着。

    “姜县令有事外出,不在衙门。”

    大恒急道:“主簿大人呢?”

    “采石场有百姓被砸伤,主簿大人听说后往采石场去了,估摸着得明日才能回。”徐旺说道,“我已经让人去通知主簿大人了,咱们先把这边安顿好,省得拖太久出岔子。”

    一刻钟后,百姓见河道边上支起大锅,抻着脖子好奇张望。

    “咋闻着像是在熬草药?”

    “官差大人病了?”

    “不像,好几口大锅呢,够上百号人喝了。”

    “这药难不成是熬给咱们的?”

    “想啥呢,一服药恁老贵。”

    “也是。”

    又过了半炷香,听见官差大人敲着锣喊大家伙上岸领汤药,众人登时又惊又喜。

    “这药还真是给咱们熬的,感谢县令老爷!”

    “不是县令老爷,听说是几位官差大人自掏腰包抓的药!”

    一群人又纷纷感谢起,负责监工的十几位官差。

    两日后,待姜县令知晓此事,以徐旺为首的十几名衙役,受到了姜县令称赞,用来抓药的银子不仅如数返还,还提高了半两月银,大家伙高兴得不得了,跟沈季青称兄道弟,惹来不少羡慕与嫉妒。

    第055章 寒瓜

    七月初, 河道挖得差不多,开始运石料修建堤坝。

    采石场百姓分了六成到河道,即便如此一群汉子也累得不行。

    沈季青每日累得沾枕便睡,姚沐儿心疼夫君, 商量着让他宿在县里。

    “夫君放心, 岭水镇到源阳县一路官道, 又有小姑跟着, 不会有事的。”

    沈季青闻言答应下来。

    初五铺子歇了业,姚沐儿将小姑一家送出院子,回到屋内喜滋滋数起铜板。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二十两三钱又七十九文!”

    姚沐儿瞧着一桌的银子、铜板, 眸子亮闪闪。

    这些日子在县里卖凉粉,每日差不多能赚七百五十文左右, 镇上好些百姓被征了徭役,铺子里生意相比四五月清减不少,但也能卖个四百文上下,都加起来每日进账超过一两, 半个月便赚回二十两银子,比过去一个月赚得都多!

    “等修完堤坝, 就可以回村盖房了。”

    姚沐儿满脸欣喜, 将铜板一个个串好,整整齐齐码放进钱箱。

    “嫂夫郎,可以开始熬凉粉了吗?”沈秋在院子里问。

    “就来。”

    姚青云也想帮忙,但今日夫子留了好些功课,他得熬夜赶功课, 连话都没顾得上跟秋哥儿说几句,心里正郁闷着呢。

    灶房里姚沐儿领着秋哥儿熬完三桶凉粉, 喊人过来歇息会儿。

    “喏,甜口的多加了红糖水。”姚沐儿递给秋哥儿一碗冰镇凉粉。

    “谢谢嫂夫郎。”沈秋笑容乖巧,抬头瞥见西屋里烛光晃动,起身道,“我再做一碗给青云送去。”

    “成。”

    两小的自从说开,恨不得整日黏在一处,姚沐儿瞧着牙都酸了。

    他舀了勺凉粉,望着挂在天上的明月,想起夫君来。

    明日便是七夕节,也不知夫君会不会回来。

    他还没见识过镇子上的百姓,是如何过七夕的呢,听说可以到月老树下许愿,还有磨喝乐跟烟花瞧。

    “今年要不要也买个磨喝乐,拜拜织女?”

    姚沐儿吃着凉粉自言自语。

    他没买过磨喝乐,往年都是姚玉珠买了,偷摸瞧两眼,今年是自己与夫君过得头一个七夕,他也想学旁的夫夫,与夫君在月老树下祈愿,再拜拜织女,逛累了回家一同泡个澡……

    面颊忽然有些发烫,姚沐儿眨眨眼,忙将脑子里那些不堪入目的画面挥散。

    歇了一刻钟,两人又钻进灶房重新忙活起来。

    翌日一早,一家子帮着装好牛车,姚沐儿便跟小姑沈文茹,赶着牛车去了县里。

    近日雨水少,大家铆足了劲赶进度,姜县令隔三差五来慰问百姓,就连主簿大人都宿在了临时盖的茅屋里。

    日中放饭,姚沐儿将竹筒菜递给夫君,随后便与小姑赶着牛车回了岭水镇。

    “季青今晚回来不?”沈文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