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30-140(第2/32页)

    纪元道:“是陪我一起长大的耕牛,平日闲着也是闲着。”

    “回头若合适,我给你寻匹马来,做事更为方便。”

    柴娘子看看纪大人,又看看程小娘子。

    啊?

    之前柴烽不是说,纪知州话不多吗。

    这怎么事无巨细的。

    纪元说罢,似乎又觉得有什么没说完,可也不知道讲什么。

    程亦珊那边记得清楚,她有事肯定会找人帮忙的。

    等到小黄被送过来的时候,倒也不是纪元自己送的,镇南关那边突然有事,他需要过去处理。

    不过跟小黄一起来的,还有二十余蛋挞。

    程亦珊已经许久未见这样精细的吃食,在知道是纪状元做的后,还是带了诧异。

    她知道纪状元会做点心,更知道蛋挞,冰皮月饼这种吃食,都是他最先做的。

    但真正看到实物,才知道纪状元的手艺这般好。

    “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吗。”

    程亦珊吃到久违的蛋挞,似乎有一瞬间回到平静的生活当中。

    “帮我这些吃食送到家里吧。”

    程亦珊留了两个,刚说完,跟小黄大眼对小眼。

    小黄十分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子,往前走了走,主动低下头。

    “好乖。”

    “你是纪状元的朋友吗。”

    小黄高兴地喘气,它喜欢眼前的姐姐!

    纪元此刻已经在去往镇南关的路上。

    镇南关一切都刚刚重整起来,他还需要时时刻刻盯着。

    要说镇南关的事,虽然有宁安州旧例可循,但该有的问题还是不少。

    比如这次清查出来的人口,要比实际上多了七八万。

    整个镇南关真实人口在四十三万左右。

    多是些地主瞒报,这么多年的人头税都没给,这些陈年旧账,都要一一清理。

    使劲追吧,这些账目肯定会落在佃户头上。

    不追吧,那些地主们肯定不舍得。

    还有人口买卖,一些女子被拐卖过来,现在再被救出,可女子的家里却不打算要。

    再有的是从小就被买卖,早就记不清家里在什么地方

    安置她们也是问题。

    再有镇南关的牢房也有些人满为患。

    纪元之前清理得太狠,监狱都要装不下犯人了。

    这些事情都耽误不得。

    好在镇南关的大方面没有问题。

    春耕也在如期进行,虽说水渠修得没有宁安州完善,但给他们时间,慢慢 修补即可。

    已经在镇南关知州的纪元听到这话,直接道:“监狱的犯人呢?让他们去修。”

    啊?

    这,这也行吧?

    之前有过这样的先例。

    可大批量地拉过去,还是头一次见。

    而且这次被关进去的犯人,要么是穷凶极恶的,要么是平时欺压百姓的,让他们去给百姓们修水渠?

    纪元直言道:“废物利用,有什么不好。”

    “让当地人看管,若真想跑到深山里,那就随他们便。”

    纪元对这些人堪称冷酷无情。

    但想来想去,确实能解决大部分麻烦。

    甚至修水渠的事,跟监牢人满为患的事都解决了。

    甚至还能杀鸡儆猴,让那些不补上人头税的地主们看看。

    那些地主自家多半没犯什么事,所以有恃无恐。

    还抓他们?

    那就有点过分了。

    此时纪元却道:“镇南关四月底才春耕,趁着这段时间,把橡胶作坊建起来吧。”!!!

    橡胶作坊?!

    当真?

    纪元之前就提过橡胶作坊的事,可大家都以为,那是宁安州的买卖,总不好抢了去。

    就算做,也只是做些人家宁安州不要的订单。

    而现在,纪知州说,让镇南关这边也做?

    虽说镇南关的同知各司等人,大多并非镇南关人士,可在他们任地建作坊这种事情,谁不想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这作坊建起来,便是数不清的税收。

    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有利。

    纪元道:“不过这作坊也有要求。”

    “先安排回不去家的女子,把她们组织起来。”

    镇南关如今有不少犯人家的宅院,里面的东西已经查封,只剩一座空宅子。

    这种地方,非常适合改建成作坊,前面能做事,后面能住人。

    组织这些名声脏了身体也脏了的女人?

    让她们去做橡胶的活计?

    纪元不抬眼,就知道这些人的想法,直接道:“本官让本地学习橡胶的制法,就是给无家可归的人生计。”

    “里面非老弱不能去。”

    说白了,虽说做橡胶买卖是为了税收,但更重要的是就业。

    古代的女子,别说做橡胶了,放牛耕田她们同样会做,只是她们到底不是在自己家乡,随意安排到村寨里,可能会有危险。

    那这种手工业便非常适合她们了。

    橡胶行业,绝对能帮她们在镇南城里立足。

    纪元干脆道:“橡胶行业,有三种人提前选入,一,兵士们的妻儿,因为他们戍守边关辛苦。”

    “二,无家可归的妇孺,她们本就是被抢过来,拐过来的,既然不能回家,就给她们在本地安家。”

    “三,年老无可依者,不论男女,年过六十以上,家中没有子女孙辈,可以来这里找个轻便的活计。”

    所以在纪元这,稍微升级一点的手工业,是为了老弱病残准备的。

    总不能一群身强力壮的人通吃吧。

    既分了田地,又得了橡胶产业。

    赢家通吃弱肉强食,只会让局面更加混乱。

    手工业的升级,既要创造收益,也要创造更多的岗位。

    纪元的态度,可不像在宁安州那般温和,颇有些一言堂的意思。

    而这种态度,对付这里复杂的局势,却是十分合适。

    说白了,这项技术在他手中,也在宁安州手中。

    只有纪元说了算。

    镇南关同知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若说想要快速发展本地,想要让本地富裕起来,有实打实的功绩,难道不应该直接加快橡胶的生产进度吗?

    如此行事,倒是扶弱了,但效率会慢。

    一直要求效率的纪知州,竟然在这种事上放慢脚步,也是稀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