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60-70(第7/46页)

年前的比试津津乐道。

    “当时四家书画商人争抢,您还是在上面画画,出价三千两的时候,您正好落笔。”

    算下来,那时候房老夫子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画画锐气也足。

    房老夫子听着,哈哈大笑:“是啊,老夫就是故意的,竟然有人说我画画不好,我就让他们看看,我画画到底如何。”

    只是他拿了银子之后,就周游全国了,至今名号并不响亮。

    但是,依旧有识货人知道他。

    乌堂先生,虽说画作并未留下多少,可他的画技绝对首屈一指。

    房老夫子道:“你是我徒弟,我也不瞒你,当年差不多是这个情况,书画竞技是有趣,但也要有对手,那些庸才没什么好比的。”

    旁人说这话,或许有些自大,房老夫子说起来却是平常。

    说着,房老夫子道:“你这次中了小三元,府学肯定是要留你的,你若在府学读书,夫子我给你留个课业。”

    课业?

    房老夫子的课业一向不算简单。

    却也不强求,只是那些课业要是做不完,房老夫子也懒得再教。

    这次的课业,却很有不同。

    “这个课业便是,在东市第一街的书画竞技台上,作品超过夫子书画的价格。”

    房老夫子越说越觉得可行,继续道:“等你哪一日书画价格超过老夫,就算你出师。”

    房老夫子就是乌堂先生。

    乌堂先生就是当年在东市第一街书画拍卖超过三千两的传奇人物。

    自己超过他?

    房老夫子道:“知道你还没确定去不去府学,这我不管,反正这个课业我是布置了。”

    夫子这样讲,纪元只能应下。

    什么时候超过夫子的画技,那他是真的出师了。

    便是直接一半水平,估计都不用担心生计。

    至于那两幅画,还是让纪元带走。

    他这还缺自己的画?

    赶紧带走吧。

    从房老夫子这离开,纪元又去了罗博士家中。

    罗博士如今课程更少,他年纪本就大了,如今多数时间都在家里休息看书。

    见纪元来了,笑着道:“小三元,考得不错。”

    纪元挠头。

    别喊小三元了啊。

    他这成绩,在夫子们面前算什么。

    谁当年还不是个天才少年啊。

    纪元过来之后,先说了自己考试的事,再讲了考试中遇到的难点。

    在他眼中的难点,罗博士简单点拨就茅塞顿开。

    罗博士看着,摇头道:“有我这样本事的人,府学可不在少数。”

    这话罗博士早就想说了。

    纪元他们五月十三回来的,今日五月十七,可想他憋了多久。

    “想来你在府城也见了,在童试宴也见了,府学里学生皆是秀才,夫子最少也是举人。”

    “更别说还有进士坐镇,你若过去,必然进益更大。”

    “夫子知道,你同小殷还有话说,不必客气的,他作为你的夫子,更能理解你。”

    罗博士又说了许多,大意是让纪元志存高远,县学只是他的一个小小起点。

    最后道:“你这孩子虽不爱说,却重感情,却不能因重感情,而放弃大好前程。”

    对纪元好的人,他万分珍惜,只要不违背道义,他都会帮忙。

    当然了,对他不好的人,纪元会是这世上最冷漠的人。

    而他们这些夫子,纪元更是珍重。

    罗博士翻着纪元给他带来的书本,后面罗博士的儿子也过来,手里拿着个红封:“来来来,这是考上秀才的红包,可别嫌少,也不能不收。”

    罗博士的儿子看着纪元,忍不住道:“哎,我罗家要是有个你这样的孩子,那我这辈子吃喝不愁啊,祖宗做梦都能笑醒。”

    去年那会,他还差点扰乱他爹收学生。

    这要是错过了,他爹能天天打他一顿。

    小三元,这祖坟要冒多少青烟啊。

    纪元拿着红封轻飘飘的,去殷博士家路上时拆了下,里面竟然是张五十两的银票。

    这商行甚至只有府城才有。

    啊?

    就是到府城了,这钱才能兑换出来。

    纪元下意识回去,见罗叔在门口站着,当着他的面迅速关上大门,显然不让他还。

    殷博士从县学回来,正好看到纪元,带着他直接回了家:“怎么?我没在家,你就不进门了?”

    自然不是这样,纪元把罗博士给他的银票拿出来,一看上面的商号,殷博士就笑:“我也是这个意思。”

    “你也不能老在正荣县待着,去府学吧。”殷博士继续道,“再说了,你也别耽误我备考。”

    殷博士备考?

    纪元瞬间想到,今年是乡试年,明年便是会试年。

    殷博士殷举人,确实要备考了。

    进了殷博士家门,纪元才发现问题。

    殷博士的仆从们似乎在收拾东西了。

    纪元带给殷博士的礼物,是浙东的点心,是府城浙东籍贯大师傅做的,用料方法,都是浙东人的口味。

    殷博士尝了尝,感慨道:“本打算八月后启程回乡,现在想想,不如早点出发吧。”

    按照殷博士的想法,他会在教完纪元礼类之后,八月回浙东备考。

    次年一月二月跟同乡再去京城,准备四月的会试。

    现在既然纪元要去府学读书,他也不用多留一段时间,提早出发,路上时间也宽裕。

    纪元这才知道,为了教导自己,殷博士是推迟了自己离开的时间。

    “博士,您,您该先走的。”

    “对了您跟林大人认识,是不是原本林大人离任,您就要回乡的?”

    殷举人知道纪元脑子转得快,没想到转得这样快,干脆承认了:“是啊,我本就是受邀过来教学,等着老林任期一到,我也会走。”

    “今年老林离开,我也是要回家准备乡试的,这不是放心不下你们,索性再多留大半年。”

    林大人来正荣县的时候,县学夫子都是秀才,也不是特别厉害的秀才。

    被新调过来的程教谕想尽办法请了罗举人来做春秋博士。

    林大人也给自己好友殷举人写信,总算请了两位举人坐镇,之后才有县学如今的模样。

    殷博士当时就说了,自己会试前一年就会走,跟林大人离任时间也差不多。

    本就是帮忙的事。

    纪元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一路走来,受了夫子们太多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