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30-140(第10/38页)
走在了世界前列,且深谙海外诸国风土人情,精通十国外语,从南到北无所不包。”
黄宗羲矜持点头。
“有空一起约麻将”,平阳公主热情邀请,“本宫与皇后一道相迎。”
麻将小分队的另一人刘阿斗也回忆起了当时的快乐,举手表示自己也要加入。
刘裕当即拍板同意让黄宗羲来,这是如今书院稀缺的人才啊,就当给小朋友们开阔眼界了。
……
刘裕清点了一下名单,发现所剩的导师名额已经不多。
“从现在开始,纯文纯武的导师都通通不要”,他宣布说,“朕只录取全才或有特殊才能之人。”
万朝观众闻言,心中都生出了一股强烈的紧迫感,懊悔自己怎么就没能抢先。
但其中心情波动最大的,还得数那些本来有武庙人选,却慢了一步的人。
譬如前燕开国皇帝慕容儁,他手下有五胡十六国时期唯一的一个异族武庙,太原王慕容恪,一心想将太子慕容暐送去受学。
前面光幕都已经说了好多次,苻坚最后灭前燕,平诸国,一统北境,太子再不提升提升,肯定就要亡国了啊!
慕容儁眼看机会溜走,当即按捺不住,到天幕上进行自荐:“宋祖陛下,太原王慕容恪为十六国第一名将,智勇俱济,富国安民,而且还是武庙人才。如果不给他提供机会,你们学院的整个档次都会掉下一级!”
“笑话”,刘裕哈了一声,冷然抱起手臂,眸光如电般射向天际,“本学院难道差了慕容恪这区区一个武庙?”
此话一出,实在是杀伤力巨大,万朝无数人都吐血捧心,深感收到了内伤,更别说首当其冲的慕容儁本人了。
慕容儁梗了半天,终于无比艰难地憋出一句:“这不公平,这种万朝一起参与的活动,宋祖你不应该有私心,名额应该放到擂台上公平竞争。”
看得出来,他很想利用舆论给刘裕施压,最好是把对家势力苻坚给赶出学院,但无奈刘裕是个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
“朕就是有私心”,刘裕如同听了一个笑话,淡淡扬眉道,“本学院创办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地教导小朋友们,从来都属私人行为,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他这个人非常护短,始终把自己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某些师生既然要过来读书授课,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半个「自己人」了。
凡是有矛盾的,影响心情的,立身不正的,一概不录。
所以,方才宋神宗在天幕上要给苏轼报名,被刘裕断然拒绝。
虽然苏轼才华确实很出众,但他又不是没看过赵宋的史书,苏轼写诗文骂过卫青、霍去病。现在卫霍二人都要进入书院,如果再把苏轼招进来,这不是平白给人添堵么?
刘裕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同理还有金哀宗完颜守绪位面的大文豪元好问,这位是北魏皇族后裔,仕于金朝,亡国后隐居。
此人的学问功底非常艰深优秀,乃一代文宗,北方文坛盟主。
如果他是个山野散人,刘裕就准备放他进来了,可惜他是金朝的尚书员外郎,而且还准备带金哀宗的太子进来求学。
刘裕挥挥手,直接给他整个拉进了黑名单。
开玩笑,这种事怎么可能同意,金人为祸着实深远,不仅本位面岳飞等人对其深恶痛绝,明末的小老虎、李定国等人也和后金女真有着血海深仇。
就这,完颜守绪还想让他们帮忙教导太子,是在做梦吗?
金哀宗发现自己被宋祖拉黑,长叹一声,面色一片灰败,跌坐回去不语。
他本想着让元好问带着太子进入九州学院,就是眼看亡国在即,打算保下帝国最优秀的人杰和未来继承人,权当是留存一点星火。
现在宋蒙联军兵临汴京城下,整个帝国岌岌可危,金哀宗的帝王生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
他一生用尽全力,如飞蛾扑火般慷慨悲歌,最后还是回天无力,输给三峰山的一场大雪。
到了此刻最后一线希望都已逝去,情知自知必死,心中反倒是很平静。
这一生,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帝王十年,没犯过什么大罪大孽,死亦无恨。
唯一感到耿耿难平的,大概就是自古亡国之君多荒淫暴乱,他一生为政清明,居然也沦落到了这个行列。
“遗山啊”,金哀宗转头看向元好问,宋祖的拒绝早在他预料之中,所以他也做了一些后事安排,“你是北方文宗,塔察儿攻入城中必然不会放过你,趁现在包围圈尚可以突破,朕给你拨一支小队,你赶快返回故土隐居去吧。”
他反正是必死无疑了,只好尽可能地扩大后世影响。
《金史》记载的灭国之战他也看到了,在他自缢之后,上至参政总师,下至普通兵丁,五百多人一齐跳入汝水殉国。
金哀宗觉得,如此覆亡,虽然远远不及崖山海战震撼,但怎么着也比北宋的靖康之耻高出几百层楼了。
他以后记入史册,也确实成为了一个正面教材,狠狠嘲笑了一番徽钦二帝。
《金史》说他,“国君死社稷,哀宗无愧焉。”
所以,这身后名一定得保住,一定得有个见证者存活下来,不然赵宋文人扎堆,指不定得给他抹黑成什么样。
元好问作为《南冠录》、《壬辰杂编》的编写者,《金史》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自然不能折在亡国之战中,金哀宗必然得把他送走。
元好问听了金哀宗的话,自然不肯离开,要留下来与城俱亡。
金哀宗不管他的抗议,示意侍卫直接将人架上马,图书典籍全都给他带上,由一支小队护送回乡。
……
天幕上飞速地闪过无数的推荐语言,都是在申请导师名额的。
诸天万朝的人杰耀如列星,纵然去除了那些纯文纯武的人才,也还有不少全才和特殊才能者,挤破了头皮想进九星学宫。
唐代宗位面特别关注了「偏才」这一点,最终派出了茶圣陆羽。
刘裕没想到他角度这么刁钻,结果问了一圈,小朋友们对茶艺课还挺感兴趣的,都觉得新鲜,遂挥挥手表示同意。
魏文帝曹丕位面,派出了大书法家钟繇,将未来的明帝曹叡送来入学。
康献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的东晋位面,派出了画圣顾恺之。
褚蒜子从自己的母族陈郡谢氏当中选了一个英才入学,那就是未来的武庙、淝水之战的决胜主将谢玄。
刘裕看到这个名单,面色有点诡异。
无他,因为谢玄是谢灵运的爷爷。
十岁出头的爷爷,要和十六岁的孙子坐在一个课堂上,这场景真是怎么看怎么奇怪。
还有历朝历代的名医几乎也都报了名,从春秋时期的扁鹊,到嘉靖时期的李时珍,时间跨度经历数千年。
医学不同于艺术领域,可能会因为风格不同而各擅胜场,医学就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