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10-120(第8/44页)

接就是所向披靡,宛如犁地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给大家实力表演了一波何为战神级高手。

    桓温忙着浴血杀敌,同时不忘缠着谢枋得,一个劲地唠唠叨叨。

    在他们位面,谢枋得是他的老对手谢安的后人,在这个位面却是老祖宗,桓温很想趁机来给谢安上点眼药。谢枋得烦不胜烦,决定给后人列个祖训,一定要远离桓姓之人。

    陈庆之躲在一边放冷箭,常常有人打着打着,就发现对面的敌人忽然被见血封喉了,不禁大呼怪哉。

    陈文帝陈蒨更是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不愧是亲征的帝王,策马在重围中杀进杀出。

    ……

    两个多时辰之后,大都皇城的大门告破,众人欢呼着涌入了城中。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终于在他们面前陷落,即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心中的欢欣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忽必烈经历了许久的鏖战,须发怒张,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个血人了。

    太师刘秉忠见敌人势大,忧心忡忡,忽而一撩袍子下跪,砰砰叩首,脸上血水夹杂着泪水倏然滚落:“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时刻,陛下性命在,大元江山就在,请即刻出城西行,前往西土投奔蒙哥大王!臣愿护陛下杀出重围!”

    他说这话时,神色甚是决绝,手里握着刀剑,立刻就准备护送忽必烈杀出去,显然是已经准备以自己的生命为对方开道。

    忽必烈居高临下地审视了他一会,许久,冰冷的眼神中慢慢有了温度,伸手将他扶起:“想不到国之将亡,朕居然还能有你这么一个忠臣。”

    身边的数百名亲卫怯薛军聚拢过来,俱是怀着无比悲壮决绝的心情,全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都在催促忽必烈快些动身。

    纵然天下人都指责忽必烈万般不好,他们作为最亲近的人却是了解的,君王青年登基,怀着满腔热忱想要将这个已然滑入深渊的帝国拉出来,为此费尽了一切心力,奋战至最后一息。

    可惜,他不是那个合适的人,他只是肉体凡胎,回天无力,扛不起一个山岳崩摧的帝国。

    “陛下”,刘秉忠泪流满面,听着耳畔的厮杀声越来越近,咬牙道:“速速动身,再不走就迟了——”

    却见忽必烈帝衣一掠,长啸声中,如行云流水般掠下了城头的长阶。

    他的声音一字一句,冷漠坚决地回荡在每一个残存的蒙元义士心中:“大元只有战死的天子,没有出逃的懦夫,朕今日合当死于此地,大元国祚自朕而终!”

    刘秉忠、一众怯薛军、还有愿意追随忽必烈死战的文武百官,都进入了皇城之中,展开了最后也最为惨烈的巷战,短兵相接,逐屋争夺,渴饮血水,至死不降。

    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元人居然会如此负隅顽抗,直接杀红了眼,他们又不能破坏城池建筑,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束脚,只能是硬碰硬地厮杀。

    又过了三日有余,这一群大元死忠人士终于被浇灭干净,忽必烈则退入了大圣寿万安寺,进行最后的搏斗。

    一批元朝公卿或举家死,或纵火死,或自缢死。

    死得最惨的还是刘秉忠,给忽必烈挡了数刀之后犹在作战,鲜血流尽而亡,尸体虽然僵冷,犹自屹立不倒。

    李来亨见他如此行径,只觉得不可思议:“他不是汉人吗,为什么会如此效忠于一个蒙古皇帝?”

    于谦恰好听见这句话,沉思片刻,神色肃然地告诉这位同为大明人的小英杰说:“国士遇我,国士报之吧。在真正的历史上,刘秉忠不仅是忽必烈的开国宰相,也是元朝唯一位兼三公的汉人。在这个倒转时空,可能忽必烈也对他有一段知遇之恩。”

    “我不明白”,小老虎满脸懵懂。

    霍去病倒是看得很透彻,轻声说:“谁家亡国之时不是忠臣义士辈出,非独殉帝,亦殉国尔,与我们各为其主而已。”

    打到这里,攻陷大都之战也差不多就快结束了。

    所有人都让开一条道,守在门外,目送张世杰玄衣铁甲,孤身走入了黑蒙蒙的大圣寿万安寺,亲自给蒙元的百年国祚画上最后一个句点。

    忽必烈早已遍体鳞伤,浴血多时,以弯刀支撑着自己身体才没有倒下,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朦胧染血的目光中,他看着张世杰一步步缓缓走来,剑锋犹在渗血,风骨清峻,像暗夜中一道铗然划过万古寂静天幕的雪亮雷霆,充满了肃杀与锐气。

    他冷笑着扯了扯嘴角,不无讥嘲地说:“恭喜,你一个堕民,生来离王位最远的人,从今日起却可以为天子。”

    张世杰走得很慢,周遭的一切都在此刻寂静下来,仿佛是在跋涉过一条悲哀万古的命运之河。

    零星的几个蒙元义兵冲上来,被他手起剑落,尽数斩于剑下。

    他从万安寺门口走到寺庙深处,只需要短短数百步,但真正完成这段路程却用了整整十年。

    五陵岛的风涛雪浪,犹自葬送了那年故土的晦暗血痕,极目所见唯飘萧铁马,金戈残梦,猎猎霜风吹断了关河万里的征程。

    在这一瞬间,无数过往的画面从脑海中掠过,他想了很多,又似是什么都没想,最终只是在沉寂的凉夜中握紧了手,斩下了这划时代的一剑。

    很难形容这是怎样的一剑,往前百年,往后多载,都很难再找到这样惊艳的一剑,它无声割裂了今昔,在流光转瞬、侬华初起之时,史官已落笔。

    与这剑锋同时铿然落定的,还有决绝如金铁的一句话。

    “我非生而为王,是这血泪人间逼我加冕。”

    忽必烈应声而倒,死前高呼着“朕是大元天子,今日死于江山”,缓缓没了气息。

    张世杰站在原地静静等了许久,直到确认他彻底死去,万安寺里已经没有了任何活人,空荡荡的一片寂静,夜风吹过重重叠叠的经幡与帷幕,愈显肃杀凄清。

    皇城中孤单的夜色如潮水一般涌动过来,仿佛要将他淹没,一如未来的每个禁宫长夜所要经历的那样。

    他沉默着转身离去,见陆秀夫就立在门口,在百官和各路名将们的身前等着他,眸光颇为关切地望过来,便下意识加快了脚步,向他走去。

    此时,月华正西斜,皎洁地萦绕在了眉边发上,张世杰往前走了几步,便看见了他眸底的万家灯火,璀璨人间。

    终有人如清辉明月般点亮江山,漫漫余生尚可以共渡同行。

    陆秀夫打量了他一番,眨眨眼问道:“世杰没事吧,感觉怎么样,他人死了吗?”

    “忽必烈已经死了”,张世杰将里面发生的事告诉他,末了轻轻握住那只手,携着他走向了禁宫深处,整个帝国的权力中心,“走吧,我们去最高处。”

    “——好。”

    ……

    攻破大都之后,众人顿时都闲了下来,四处玩耍。

    陆秀夫却是最忙碌的一个人,不仅有许多交接事项要做,还要筹备张世杰登基建国的各种事项。

    国号当然是「宋」,这也是众人强烈要求的,既然有新宋、刘宋、吕宋,那自然也可以有张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