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10-120(第27/44页)
了,现在居然还想来分一杯羹,这是活在梦里么?
既然意大利人如此热心,看来这土地不打是不行了,当即就传讯给出征在外的霍去病,地中海可以考虑动上一动啦。
嘉平七年,大将军李庭芝越过鲸海夺取虾夷,并于年末气候较冷、水波平缓、没有汛风,且当地人防备较为疏忽之际,南下进入日本。
李庭芝占领对马、壹岐二岛,从博多暗夜登陆,抄近路一波直取首府,北条时宗等幕府领袖被当场活捉。
自此,大宋又多出来一个“自古有之”的领土。
同年,霍去病在整顿新接受的势力后,开始分三路进攻,扫平了叙利亚,并成功进入了地中海地区的的第一个桥头堡国家塞浦路斯。
而好不容易在此安顿下来的蒙哥,则又又又被打败了,被朱棣带领的一支偏师偷了家。
蒙哥只好继续西行,他在前面打,霍去病在后面追,直呼从未见过这么好用的开路机。
嘉平八年七月,蒙哥在富浪国大败,一路灰溜溜沿海西行。
嘉平八年十二月,蒙哥在阿勒波大败,一怒之下,掉头去南方打了一下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埃及国王表示汝何人哉,简直是祸从天降,结果被蒙哥打得大败,这让蒙哥得以扩充兵员,又一次恢复了元气。
嘉平九年七月,蒙哥在马卡略岛大败,战后入侵卡斯蒂利亚王国本土,几个海外领地被霍去病尽数收下。
……
接下来的六年间,霍去病和蒙哥两方将地中海作为战场,彼此博弈。
霍去病一方有苏刘义、刘师勇、张达等一众大将高手,蒙哥则有纽麟、塔察儿、好大儿昔里吉等一群强力下属。双方都属于小弟们还过得去,能称得上当世一流,却不能算最顶尖一流的行列,所以到了最后,终究成了两方最高统帅的比拼。
在这方面,霍去病比蒙哥胜出一筹。
蒙哥虽然跟他有点差距,但两方一旦对上地中海那些国家的军队,却是不约而同地形成了碾压。
拜占庭帝国和一众小国被搞得苦不堪言,不是,你们神仙打架关我们什么事?
真不做人了!
这些国家哪个都不敢得罪,送礼都必须得送双份,每天都要提心吊胆这两个来自东方的魔鬼什么时候又又又来了,又又又要借我们的国土过境了!
蒙哥打了一阵地中海沿线的十几个小国,战无不胜后,觉得自己又行了,回头和霍去病作战,很不幸又再次被虐了满头包。
他屡战屡败,到最后也是彻底服气了,心想,咱作为一个开国之君,臣服于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不丢人,反正天高大宋皇帝远,也就是名义上称臣,到时候还不是门一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知道你为什么打不过我吗”,有一回,霍去病把他击落马背,居高临下,眉眼睥睨地笑问他。
蒙哥一下子来了精神:“为什么?”
本以为会听到什么独家秘籍,哪知霍去病一阵大笑,意气风发:“因为我是冠军侯啊,我这一生做什么都是冠军,你永远只能落在我后面当第二名!”
蒙哥:“……”
够了啊,可以杀人并诛心,但真的没必要!
嘉平十六年,蒙哥上书大宋称臣,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全部被他无情占据,在名义上皆成了大宋的海外领土。
再说朱棣,他的执念主要还是集中在北元这块,所以在帮霍去病扫除了中亚地区、积累了足够多的战争经验之后,他就开始北伐了。
因为他这边离本土的距离不那么远,补给线容易抵达,所以局势比霍去病那边进展更快一些。
嘉平十年,岭北行省、辽阳行省先后被攻破,北元一众蒙古贵族争相投降称臣,不少都来到了京城载歌载舞,别提有多热情了。
朱棣作为天下汉人代表,接受了北元残余势力的投降,“元”这个势力从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次年,骨嵬插上了汉人旗帜,朱棣继续北征。
冻土之上翻山越岭,冰川雪原奔驰茫茫,与风刀霜剑为伴,与寒芒冷冬为邻。
嘉平十六年,朱棣踏上了新地岛的土地,在大陆的最北点衣衫猎猎,高歌当风。
……
大宋的远征持续了近二十年,从中原到西土,从北国到南疆,全部都插上了大宋的旌旗,开始讲汉语,行汉礼,树汉风。
饮马白虹月,痛饮关塞边,醉揽刀头去,烽火照山雪。
刘彻等人在视频那头跟着霍去病看完了全程,皆是热泪盈眶。
他本该如此。
这便是冠军侯该有的一生,是长命百岁的他,这样纵横四方、呼啸如风走完的一生,再也没有任何的遗憾。
当然,在武功盖世的同时,大宋的文治同样也没有落下。
帝国疆域如此辽阔,要如何才能进行妥善的治理,便是一个摆在陆秀夫面前的巨大难题。
尤其是中亚诸国,□□教、萨满教、景教、天主教之间的冲突极为尖锐,不时便发生矛盾,三天两头就要爆发一场火并。
而地中海地区分裂已久,区区一块港湾居然盘桓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想要将他们弥补缝隙地粘合在一起,变得像大宋一个省份里的众多州县那样统治,确实难度很大。
他深知,此非一世一代之功,也几乎不可能做到在有生之年尽数完成,故而采取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真金(苻坚)的汉化经验手册,在此处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陆秀夫对于存在已久的地方宗教,采取了极其开明、兼容并蓄的政策,鼓励各个斯坦、还有什么叙利亚伊拉克、还有地中海、中西欧各国的日常宗教活动,但必须给所有的宗教文献和宗教场所都提供汉文版本。
因为大宋一向鼓励百姓出国门交流,当地领袖还以为这是要帮忙推广本土宗教文化,纷纷喜上眉梢。
殊不知,陆秀夫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今,汉文化学校已经在每一个海外领土都建立起来了,并且正在以雨后春笋的趋势飞快增长,大量的汉文和儒学教师正在被派往各地驻扎,飞入千家万户进行教学宣传。
等再过了两三代人,当汉文已经完全成为了当地第一通用语言的时候,届时所有的宗教文献都会全部改成汉文。既然使用了我们的语言,又岂能不尊崇我们的文化,世世代代打下我们的烙印呢。
此外,还有一批汉人衣冠、汉人建筑、汉人艺术文化的传颂者,从中原出发,前往了五洲四海。
从前是觉得科举录取名额太少,现在是名额扩充了几十倍还嫌不够用,帝国境内从南到北,何处不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搞建设,搞开发?
凡是有才者,都一视同仁,被分配到了最合适的职位。
就连身份比较敏感者,比如张珪,也在高中了北方状元之后,自请前往中亚巴格达搞汉法推行,务必要让整个中亚地区都施展开汉法,如今是搞得风生水起。
邓剡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