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50-60(第46/49页)


    此前,文天祥配合岳飞的计划,坐镇后方,先是收复江西全境,稳定了鄱阳湖—临江—赣水这一条完整防线。

    而后又从湘水入潭州,意图跨越洞庭湖水系,平定常德府。

    这个任务可谓是相当艰巨。

    一来敌众我寡,二来常德府是一座彻头彻尾的坚城堡垒,强攻难度很大,三来……

    本方的军力实在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自从改朝换代、建国刘宋之后,岳飞直接给军中高层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蒙元从前最擅长的戏码,就是招降一些宋人大将,而后拔出萝卜带出泥,让这些降将继续去招降从前的熟人,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譬如,襄阳守将吕文焕开城投降蒙古后,作为向导,带领元军顺江而下。

    因为急于表功,吕文焕在鄂、黄、蕲、安庆、九江各地,凡其亲友部曲、门生故吏,统统招揽归降,蒙元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三省土地。

    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岳飞将这些彼此间存在千丝万缕练习、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的前朝大将、宿将们,特别是那些存在变节可能的,尽数赶到了不重要的闲职上,或者直接打发回家。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从前籍籍无名的民间义军首领被提拔了起来,身居高位,镇守各处要塞。

    现如今,大宋官军的最高首领是枢密使张世杰,义军的最高首领是溪国公谢翱。

    这样做的好处相当明显。

    义军首领们品行忠贞,满腔血勇,有事他们是真的上,而且和元人的仇恨不共戴天,个个立誓要血战到底,宁死不降。

    而且他们都是百姓出身,深知百姓的苦难,军纪也不错,岳飞又将他们训练了一通,所到之处基本能做到秋毫无犯。

    但缺点也有。

    那就是义军们从前习惯了各自为战,仅凭一腔悍勇,战术安排上非常不讲究,命令传递和军事部署更是效率低下,需要进行长期磨合。

    文天祥作为江西庐陵人,一至江西境内,当地的无数义军和乡亲父老悉数来归附。

    他将这乌压压一大群人纠合起来,稍微练了练,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耽搁,就准备带兵出战了。

    打到长沙城的时候,城中群众发动起义,一举拨乱反正,守卫忙古歹被杀,大军或溃散或归附。

    文天祥驻军潭州,派下属若干军队分别置寨封锁湘西、南岸、下沚江口各处,自己则修舰列队,准备渡水北上。

    因为这一路常年遭到蒙元大军祸患,从最早的兀良合台开始,到现在的忙古歹等人,所过之处尽情劫掠,有时还屠城灭地,数日不封刀。

    导致沿途人烟荒渺,民生凋敝,四野残败,昔日房室更是十不余一,即便是幸存者也是生活苦不堪言。

    这就导致文天祥不仅要收复失地,更重要的是,还得修整民生,课农筑舍,周抚并济,相当一部分人手都被分化出去,经常要从事军务以外的事。

    常德府的守军是蒙元最精锐的探马赤军,早就据险而守,做好了万全准备。

    任宋军摆出攻城的火炮,轰隆隆震天而鸣,他们只是兀自岿然不动。

    文天祥把控了常德府通向城外的水源,截断运粮小道,随后又行调虎离山计,一把火焚尽了常德府的粮仓。

    本打算待城中弹尽粮绝,再从容部署攻城。

    不料这些探马赤军根本不做人,眼看没有粮食可吃,就开始肆意屠杀城中百姓,将这些两脚羊充作军粮。

    文天祥只能放弃了一切兵法战略,强行突破攻城。

    于谦一路行来,唯见尸骸相枕,漫山遍野,探马赤军、其他元人军团和宋军的遗骨纷纷交叠,沃血百里,甚至洞庭湖上游都尽皆流淌成了赤色。

    这一战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厮杀进行到了这种地步,本身战力的强弱反而已经沦为次要,真正起到决胜作用的是一方军队的意志和精气神。

    文天祥作为文人丞相,本方主帅,丝毫不顾危险,前往第一线亲冒矢石,提剑上阵厮杀,以示必死之志。

    宋军士气大振,也随着他一拥而上,势若长虹般从天际呼啸席卷,狂流怒啸,浩浩荡荡,直取高城之上。

    怒箭与火炮交迸,铺天盖地流溅,纷纷如雨下。

    混乱中,文天祥被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流矢击中。

    他依旧身形清拔,仿佛千军阵前永不会倒下的旗帜,飘然穿云而起,并未有丝毫动摇,也完全没有在人前表露出任何不妥。

    直到此刻终于成功攻克了常德府,他才松了口气,觉得可以休息了。

    然后就发现自己满身都是血,再也坚持不住,向一边倒去。

    倏然降临的黑暗中,他感觉到有一只手及时从旁边扶住了他,轻握住他垂落的指尖,依稀蕴藏暖意。

    一声叹息轻轻地飘落:“先生,我找到你了。”

    于谦眉峰紧锁,见他伤得如此严重,自己手也不禁有了点轻微的颤栗。

    旁边,岳飞见到这一幕,立刻道:“我知道军中医师在何处,我给你指路,你快送他去处理伤势。”

    于谦带上文天祥,一路默不作声地跟着他,滴落的鲜血淋漓,很快就染透了衣衫,仿佛经冬以后愈发凄恻的梅血。

    追随在文天祥军中的医师,是宋末年间非常知名的大医学家罗知悌。

    他原本的命运是在宋廷亡国后,随着两宫一起被掳掠北上,囚禁燕京,但两宫早就没了,罗知悌自然也流落在外,后来几经周折,加入江西义军,归于文天祥麾下。

    罗知悌将二人一魂迎了进去,丝毫不耽搁,立刻开始了工作。

    岳飞见于谦神色苍白,居然比伤员本人还难看几分,便宽慰他道:“子敬的医术冠绝当世,你可以放心了。”

    “他可是刘完素的徒孙,朝中太医俱是他弟子或再传弟子,堪称杏林圣手。”

    “对了,你等会就带着姜才他们去江陵,上游荆襄也该攻打下来了,除去我大宋一桩心腹大患。姜才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年轻气盛,实在太莽,我平日都不敢让他单独行动,也唯有你可以压制住他。”

    不管他说什么,于谦都只是目光凝结在先生身上,一动不动,仿佛怔怔出神,偶尔极为敷衍地应答他一两个字,什么“哦”、“嗯”之类的。

    岳飞便也不再同他说话。

    就这般在寂静中等了大半个时辰,罗知悌满面倦色地走过来,说伤口已经处理好了,没有生命危险,但接下来可能会昏迷一段时间。

    岳飞笑着拍了拍于谦的肩:“我就说吧,不会有问题的,你这是关心则乱……”

    于谦抬头看他,眸中明明白白写满了惊讶:“岳王何时来的?”

    岳飞顿时想打人:“我早来了,不然你以为你一直在和谁说话?”

    于谦此前宛如游魂一般,身边不管什么人都权当是空气,茫然想了一会,诚恳地摇了摇头:“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