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120-124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天骄(科举)》 120-124(第1/6页)

    121

    自古以来, 百姓要交的税明目众多,有时候朝廷为了表示自己的仁德,也?会取消掉一些苛捐杂税。而人丁税, 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必须交的税目。

    是以永嘉帝听萧景曜提到这三个字,瞬间就瞳孔地震, 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这……这会不会有些不妥?”

    历朝历代都看重人口,人丁税也?和人口数息息相关。治下的百姓越多, 交的税越多,国库也?越来越充盈。只是有些百姓被地方豪强或是威逼或是利诱, 从给朝廷交税变成?豪强的隐户, 给豪强交租。也?有的百姓为了逃避朝廷的赋税, 主?动带着田产投奔地方豪强或是族中出息子弟。官员们名?下的隐户就是后一种。

    萧景曜提出要废除施行了上千年的人丁税, 为的就是让原本的隐户主动出来成为大齐在册的平民。

    永嘉帝的关注点?则在税收上, 皱着眉头问?萧景曜, “如此一来,朝廷可就没了人丁税的税收, 国库怕是……”

    萧景曜的看法和永嘉帝大不相同, “如今商业兴起,各地的港口给朝廷的税收已?经是整个大齐的人丁税的十倍百倍。陛下何必拘泥于这一点?人丁税?更何况,若是朝廷不收人丁税,陛下想?想?,那些让陛下头疼的隐户……”

    永嘉帝目光一亮。对于帝王而言,隐户问?题都是他?们登基后必须要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有能力的帝王可以精准挑选出能臣,给人才们施展的空间, 去各个地方当亲民官清出隐户。对于官员而言,治下的户籍和人口数量的增减, 也?是他?们考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有点?抱负的官员到了任上,都会着手清隐户的事情。当然,这是皇帝英明,不好?糊弄的情况下。要是皇帝诸事不管,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那底下官员吞并土地只有更厉害的,地方官员要想?括隐,难度系数直线飙升。

    萧景曜和永嘉帝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就算先前对永嘉帝印象不太好?的官员们也?得承认,永嘉帝登基这几年,当皇帝当得有模有样,比之正宁帝也?差不了多少。当然,永嘉帝的性子肯定是比正宁帝要跳脱一些,脾气也?没有正宁帝好?。但看着如今万国来朝,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再刻薄的官员,也?得承认,永嘉帝确实是一位好?皇帝。

    甚至在大齐的海上贸易发展起来,同海外?之国建立联系有了贸易往来之后,永嘉帝的功绩,已?经隐隐有超过?正宁帝的迹象。

    这样的明君,不可能看不明白隐户之患。是以萧景曜只说了取消人丁税,永嘉帝便立即想?到了清隐户上,并陷入了沉思之中。

    “既然税收能稳住,那废除人丁税,倒也?不是不可行。”

    没有皇帝乐意看到自己的治下有隐户。永嘉帝也?不爽官员和地方豪强收隐户很久了。

    永嘉帝很是感动,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满是柔软,语气竟然还有些哽咽,“我就知道,只有你会这么掏心掏肺地为我着想?!”

    隐户问?题,皇帝和官员们心中都有数。放眼望去,满朝文武,名?下没有隐户的,绝对是少数。每当朝廷要清隐户时,官员们适当放点?血,再收拾几个地方豪强,将?户籍数目做得漂亮些,也?就过?了。并不会一查到底,将?天下所有的隐户全部都清查出来。

    那也?做不到。

    要是废除人丁税,隐户们自愿出来,那肯定能比朝廷自己清隐户的效率更高。

    萧景曜建议永嘉帝,“将?人丁税摊入田亩之中,日后永不加赋。正好?还能让朝廷顺势重新录一遍土地。”

    永嘉帝眼神?一亮,隐户和田地两大难,倒是让萧景曜一举给解决了。诚然,这次清隐户也?不能将?隐户和隐田全部清出来,但绝对能清出一个十分不错的数目。

    萧景曜也?不觉得自己现在提出摊丁入亩有什么不妥。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发,许多人都将?此全部归功于红薯土豆和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基本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又因为永不加赋,百姓能放心大胆地生孩子而不用担心生得太多交不起人丁税。这个人口大爆发,应当还有原先的隐户被?清出来的功劳。

    看看现在的大齐,红薯玉米和土豆已?经成?为老?百姓们每年必种的口粮。商税也?十分稳定,国库甚至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惊人数字。现在提出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完全不用怕步子太大扯着蛋,就算出现了问?题,朝廷也?有底气将?难处给扛过?去。

    永嘉帝思忖再三,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这样有关税收的大事,必然要经政事堂。胡阁老?一听永嘉帝这话,就拿眼觑萧景曜。这个提议一看就是萧景曜的风格,从实物税折算成?银子再到摊丁入亩永不加赋,萧景曜简直是和税法杠上了。

    不过?废除人丁税,永不加赋,怎么看都是仁政,道德高地已?经被?人占据,其他?人再想?反对,总觉得底气不是特别壮。

    胡阁老?也?不想?反对。他?和原先的李首辅不一样,李首辅处变不惊,春风化雨,不管什么难题,都不声不响地给处理好?。胡阁老?没有李首辅那份养气功夫,一开始的内阁阁老?中,胡阁老?就是其中性情最火爆的,动不动就跳脚,梗着脖子同正宁帝讨价还价更是常有的事。现如今胡阁老?当了首辅,性子也?没怎么变。更兼是永嘉帝曾经的老?上峰,永嘉帝也?对他?颇为纵容,胡阁老?的脾气愈发火爆。

    别看胡阁老?先前一直为了各项银子同正宁帝顶牛,但那是国库就那么点?银子,得精打细算地花。就算是国库吃紧的时候,胡阁老?都没抠过?赈灾银子,甚至主?动提议多拨些赈灾银粮。现在国库宽裕了,胡阁老?只会对百姓们更大方。

    现在内阁六个阁老?,包括萧景曜在内,就有四个出身自普通百姓之家,祖上并无达官显贵,没个显赫的祖宗。他?们是全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族谱得从他?们开始单开一页。换言之,首辅中有一多半是吃过?苦头的,真正体会过?百姓的不易,知晓民生多艰。当然也?知道各种赋税对百姓而言是何等重担。虽然他?们也?知道这里头的坑,但……反正这个坑又不是他?们来填,还能得个好?名?声,让百姓真正得了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儿出奇顺利地在政事堂被?通过?。

    拿去朝堂上一提,反响也?差不多。一些心里有鬼的也?只能哀叹自己又要损失些田地和佃户,不敢在这个时候和永嘉帝唱反调。

    萧景曜倒是有闲心观察了一下朝堂百官相,眉头微扬。看来他?离开大齐去海外?的这几年,永嘉帝这个皇帝干得十分不错,在朝臣们心中的威信蹭蹭蹭往上涨。最头铁的御史们想?同永嘉帝唱反调时,都得犹豫几分。

    自此,摊丁入亩,永不加赋之仁政,一锤定音。《大齐日报》火速跟上最新消息,朝堂内外?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其中,百姓们的感激尤为真实。人丁税,家家户户都要出。现在一废除,家里每年都能少一笔必要的开销,谁不高兴?

    在朝廷开了海禁后,日子越过?越好?的百姓们一点?都吝啬香油钱,纷纷去庙里为永嘉帝上香,祝愿他?真的能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嘉帝知晓这事儿后,还背地里和萧景曜说笑,“我要是真的成?万岁了,那就是大鳖成?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