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210-2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带着爹妈穿七零》 210-220(第4/20页)


    苏月朝他看了几眼,郑美不以为意道:“不用管他。”

    苏月记得第一次见他们俩一起时,两人甜甜蜜蜜,虽然没有接触很久,但是也能看出来,两人之间是郑美迁就何竞。

    眼下倒是掉了个个。

    大概是第一次见面就被苏月讽刺了,之后的日子,即便是住在一起,何竞还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她。

    他们现在住在一个小渔村里,小渔村很偏僻,前有海,后有山,他们从外面进去时,足足翻了两座大山。

    是个很隐蔽的地方。

    据苏月观察,村子里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是郑美他们敢把这里当成据点,必然有依仗。

    不知道这些人里藏着多少“鬼”?普通的村民们有没有被洗脑?

    没有被关在房间里,苏月便以看风景为由,每天都坐在门口观察。

    大概是因为经常要出海打鱼,海面上紫外线强,村里的男人大多都晒得黝黑,唯有一个人不一样。

    他大约三四十岁,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文弱弱,周身气度儒雅随和,和村里的其他男人站在一起,显得鹤立鸡群。

    奇怪的是,村里的男人们在他面前老老实实,不,应该说很尊敬他,不止男人们,村里的男男女女,从老到少都很尊敬他。

    苏月很好奇,她问隔壁补渔网的大娘:“奶奶,那是谁呀?”

    大娘抬头看了一眼,便笑道:“我们村的宋老师!说起来他也是城里来的呢!”

    大娘的语气很骄傲。

    苏月没管在身后盯着她的人,蹬蹬蹬蹲到了大娘身边,一边给她帮忙,一边好奇地问:“宋老师?他是学校的老师吗?难怪看着就像读书人,他从城里来的?以前不是村里的人吗……”

    大娘道:“不是,宋老师是下乡知青,二十多年前就来到了我们村。当年村长说宋老师这样的读书人是来帮助建设乡下的,我们还取笑,说他一个城里娃,不会种地又不会打鱼,说来帮我们是在吹牛皮。”

    “哪知道人家是不会种地,不会打鱼,但是人家会的是大本事啊!”

    大娘说话用的是方言,苏月连蒙带猜,听懂了一些,便接话道:“什么大本事啊?”

    “教娃子们念书啊!”

    “宋老师可不一般!”大娘打开了话匣子,不用苏月捧哏,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在她口中,宋老师是个堪称“最美乡村教授”、“感动华国十大人物”之类的人。

    五几年,他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贫穷又偏僻的小渔村。

    渔村的村民们因为常年下海捕鱼,不少人身上都有各种病痛,宋老师来到村里之后,帮助他们防治疾病。

    在知道村里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后,又牺牲个人时间,积极地投入乡村教育事业。

    小渔村并不是完全地与世隔绝,七七年恢复高考,其他村的下乡知青要么参加高考,要么找关系回城,只有宋老师放弃了回城机会,坚定地留了下来。

    “……宋老师给了我们村的娃子们出路啊,要是没有他,村里的娃子们还是大字不识一个。”

    “宋老师自己没有参加高考,他教的那些学生,却有一个考上了大学,是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听说上完学,国家给分配工作,以后就再也不用像村里人一样辛辛苦苦地种地打鱼……”

    “还有其他娃子们,宋老师也给想办法找了出路,可惜就是太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回……”

    “咳咳!”隔壁的大爷走过来,打断大娘的话,他瞪了一眼大娘,“胡咧咧什么?网子补好了吗?下午还等着用!”

    “这不是在补吗?”大娘回嘴道,不过没有再说宋老师的事了。

    苏月顺势转移话题,她一边帮忙递工具,一边闲话似的问:“下午就要出去打鱼吗?海里都有什么鱼啊?有大龙虾吗?有螃蟹吗?我以前还从来没见过大海呢……”

    大娘的谈性挺大,又很有兴致地说起鱼虾、海边之类的事,大爷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走了。

    聊了一会儿,苏月又坐回原来的凳子,她捧着下巴朝门口看,刚才走过去的宋老师回来,见她看着他,便对她笑了笑。

    苏月也回了一个笑容,她挥了挥手,很不见外地喊道:“宋老师好!”

    宋老师似乎没想到她会和他打招呼,愣了一下,走近两步,笑着道:“你好,你是宏祖家的亲戚吧?”

    “是的。”苏月点头。

    郑美他们过来有接应的人,这个人姓赵,叫赵宏祖。郑美的手下不知道哪里去了,到这个村子里的只有她和苏月两人。

    对外,她称苏月是她妹妹,叫郑月。他们俩都是那位赵宏祖的远房表妹,来走亲戚的。

    “听说你们是从城里来的?”

    “嗯,是的。”苏月又点头。

    宋老师露出一副怀念的神情,问道:“城里现在怎么样?听说国家在发展经济,特区那边日新月异。”

    “我没去过特区,不过城里比以前更好了。”

    苏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比如城里现在对票证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了,物资更加丰富了;又比如城里开了很多店铺,有饭店、理发店、服装店。

    “饭店人多位置少,过去吃饭还要排队……”

    宋老师静静听着,眼神中仿佛闪烁着光芒,他道:“真好啊。”

    苏月看着他,忽然问道:“宋老师,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能,你问。”

    “宋老师的家是城里的吧?为什么不回城呢?”

    他推了推眼镜,道:“我的父母已经故去,家中只有我一人。回去改变的只是我一个人的命运,留下来,改变的却是十个百个人的命运。”

    苏月肃然起敬:“宋老师,您可真伟大,难怪村里人这么尊敬您。”

    “算不上,不过是舍不得这些孩子们罢了……”

    “月月。”郑美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她喊了一声,苏月回过头,见她神色莫辨,下一秒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月月,该吃饭了。”

    语气如常,仿佛刚刚是苏月看错了一样。

    然而,记忆力越来越好的苏月敢肯定,刚才看到的表情绝对不是她的错觉。

    那么问题来了,郑美为什么要对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好人有敌意呢?

    苏月只当作没有发现,友好地和宋老师再见,并且问道:“宋老师,我下午可以去学校找你们玩儿吗?”

    “当然可以,你要是想,可以过去一起听课……”

    “月月!”郑美又喊了一声,苏月道:“来了!”

    她和宋老师挥挥手,带上小凳子回屋,郑美一直站在门口等她。

    两人往屋里走时,郑美道:“学校的孩子要上课,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了。”

    苏月噘着嘴:“我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打扰他们?”

    郑美道:“你不会主动打扰他们,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