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许愿墙,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 15、第15章(第3/4页)
开手:“小老虎过来。”
李自成是当世虎帅,李过的绰号是「一只虎」,幼崽李来亨作为全家唯一的晚辈,自然就是小老虎了。
一只小团子全身裹得毛绒绒的,正趴在火炉边,翻看小人书,帽子上的两只虎耳朵垂在脑袋后面,不时一动一动。
他听见呼唤,高兴地眯起眼笑了,在地上翻腾几下,把自己滚进了他怀中:“爷爷!”
“小老虎”,李自成单手抱起小团子,把他放在桌案上,“给那些关心你的万朝之人打个招呼吧。”
小团子咯咯笑起来,猛地一把攥住面前的光幕,啪啪输入了一串乱码:“@……#**@(。”
万朝观众:可以可以。
我们感知到你的热情了!
古往今来,家族的人才传承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有的家族人才辈出,比如陆逊家。
一门联玉无瑕,高名远播,祖孙三代出了两个武庙名将,和一个千古文豪。
有的家族禽兽辈出,比如慕容家。
虽然有个别英才出淤泥而不染,但绝大多数都是奇行种,为生物多样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大家每天被慕容家的人毒害,实在是忍无可忍,便举了一个同时代的正面案例来洗洗眼睛:
【梁朝尚书令沈约:我的母族陈郡谢氏,诸君都知道吧,满门芝兰玉树。】
【谢安风流高致,主政安邦,早年在东山隐居,亲自教养出了侄子谢玄、侄女谢道韫、外甥女褚蒜子,下一辈的谢灵运、谢混、谢晦、谢脁更是人杰辈出,才气之盛,古今罕匹。】
【魏太武帝拓跋焘:呵,谢安与褚蒜子?舅甥关系也配列入?】
【汉光武帝刘秀:拓跋焘又在作禽言兽语了,霍去病的镜头刚播过,舅甥关系怎么不算。】
【陈州知州狄青:仅武庙中,就存在两对舅甥,卫青&霍去病,韩擒虎&李靖。另外,唐朝中期的帝师李泌与他的外甥张志和,也都是文武双全、雅量淡泊的高士。】
【魏太武帝拓跋焘:谬矣,你一个小知州懂什么,武庙之说闻所未闻!】
万朝观众无语。
自从评论区开放,拓跋焘一天天正事不干,专门跑这儿得罪人来了。
上次得罪孙策等一大批南方名将,还有辛弃疾,现在又得罪了狄青。
等以后开放跨位面往来,第一个就要被锤。
拓跋焘,你别看狄青现在被贬为了知州,人家一只手打十个你都不带磕巴的好吗!
【卓吾先生李贽:若论起舅甥关系,最首屈一指的,莫过于周武帝宇文邕。外孙是千古一帝,外孙女平阳公主也是名将,就连弟弟宇文宪也进了武庙。】
【后唐庄宗李存勖:可是,周武帝英年早逝,根本没见过太宗爷爷吧?】
【卓吾先生李贽:虽未曾正式碰面,但也有深远影响。】
【窦太后小时候一直住在北周帝宫,由宇文邕亲自抚养,待之更胜亲女,有时还为朝政出谋划策。而李世民幼年时又由窦太后亲自抚养,这就等于宇文邕的教导,间接影响了唐太宗的成长。】
万朝观众: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李贽的理论还挺有道理的。
按照这个思路,最牛的应该是弘农杨氏在北魏时期的老祖。
他的后代中既有隋文帝杨坚,也有大周女皇武则天。
一下喜提两位千古明君,堪称万朝继承人攀比大赛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北魏文明冯太后:万朝最佳继承人是谁,一时难以定评,但最差的继承人想来是慕容熙。】
【随园先生袁枚:郑经本来低劣之姿,驽骀之才,与慕容熙一对比,便好似锦上添花卷,如鱼得水果,雪中送炭烤肉,如虎添炖翅膀——虽依旧格格不入,看起来却讨喜多了。】
【金陵女史王贞仪:先生您少说两句吧!都给大家看饿了。】
【随园先生袁枚:是小仪啊,今晚莫忘了来园子里吃饭作诗,最好再顺路带点香醋蘸饺子。】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郑经虽然才力微弱,私德也比较飘忽,却能坚守住底线,终此一生,未曾向荷虏低头,也没向鞑子投降。到后来,甚至还将荷兰红毛鬼第二次赶出了台湾,大大扬眉吐气了一把。】
【梁武帝萧衍:郑经给朕的感觉,好似一个瘸腿的阿斗,同样生性驽钝,却无一个诸葛武侯能让他托以大事,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汉武帝刘彻:奇哉,阿斗竟也有瘸腿版本,要不是看了直播,真难以想象其究竟是何等模样。】
噗,观众皆绝倒。
多笋呐,武帝陛下!
这是来自阿斗亲祖宗(非直系)的犀利吐槽!
天幕前,阿斗看见这一句话,心头涌现出一阵委屈。
但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让他挺直了腰板:
【齐武帝萧赜:纵览史册三千卷,阿斗已经算是中上的后继之君了。】
【大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和你的好皇孙萧昭业比起来,阿斗确实可称圣主。】
【卓吾先生李贽:我最近致力于帮前代争议人物翻案,发现某些口碑甚好的皇帝,比如宋仁宗,本质上是沾时代的光,承前恩泽,侥天之幸。倘与阿斗易地而处,恐怕表现还要远远不如呢。】
【并州刺史刘琨:来帮同宗的阿斗前辈说句话,他宛如称量皇帝的那杆秤,比不过他的一定是昏君,若比他强,就可以尝试竞争一下明君的位置。】
【后唐庄宗李存勖:阿斗是许多帝王梦寐以求的继承人,上一辈君王神武,驾驭群雄,下一辈让阿斗接班,只需垂拱无为,对前人留下的班底听之任之,守好山河。】
【周世宗柴荣:倒也未必,朕只想要一个你这样的继承人——特指少年时期。】
【明宣宗朱瞻基:李存勖确实不错,放在本朝可以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完成朕已经准备放弃的事业,不知我儿后继如何,能否与他一试高下。】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瞧瞧,又在说梦话了,你一个寿命仅有0.94嘉的早夭皇帝,不想方设法努力活久一点,居然还指望你的好大儿?】
【宋哲宗赵煦:朕也想要亚子当继承人。】
【元世祖忽必烈:设若把我儿换成李亚子,此后四大汗国再如何叛乱作祟,亦可高枕无忧。】
李存勖:???
不是吧,大家都在评论区平等地凑热闹,你们却想做我爹?
观众笑死,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生子当如李亚子」吧。
一名热心人士讲解道:
“你们没听说过「三国皇帝争当爹」的故事吧。”
“李存勖这孩子打小就聪明英勇,被唐昭宗取了小名「亚子」,意思就是「此子可亚其父」,必定能超过他的父亲李克用。”
“唐昭宗抚摸着小亚子的背,说「我儿将来之国栋,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