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40-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40-50(第2/20页)

了还会复习,陆微属实没想到。

    康熙看陆微一脸惊疑,拧眉:“朕还骗你不成?”

    南怀仁适时对陆微道:“皇上把经筵、日讲之外的时间,除了处理政务,休息之外,全用于跟我们学习西洋知识,学习了两年时间。”

    康熙竟然对西洋知识有这么大的热情,陆微不禁跟康熙有了谈兴,问道:“你两年学了什么?”

    “只了解了一些天文仪器、数学仪器的用法,学习了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略有涉及知识。”

    还挺丰富的,于是陆微就着这些跟他讨论起来。

    等两人从知识的海洋了出来,天已经擦黑了。

    跟康熙聊完一场,陆微发现康熙对西洋知识兴趣如此浓厚,学得很扎实。

    有时候他没学过的,陆微抛出新的知识,他还会不耻下问,会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这搁现代大小是个又聪明又用功的学霸。

    不过陆微发现,康熙太务实了,关于国民生计的自然科学他很是热衷。

    但什么地心说日心说,理论知识他一律不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弄懂了也没什么用,西洋天文历算倒是感兴趣,因为西方天文历算节气推算比较准确,有利于农事。

    古代之所以没有现代科学产生,原因之一就是过分务实,没有用的东西是不研究。

    太过实用主义。

    这一点可以从拜神的功利性也可以看出。

    康熙对西洋知识的态度,让陆微觉得也是可以在他身上浪费一点时间的。让他把她发展发展资本.主义人才。

    现代科学是理论科学,太过实用可不行,陆微对着南怀仁道:“你们西方那边的玻璃跟我让人生产的玻璃比如何?”

    陆微知道伽利略已经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所以西方应该已经有玻璃,不过不知怎么的还没传播过来。

    果然,南怀仁想了想道:“臣来大清已经很多年了,据臣以前所见,娘娘您目前让人生产的比较透亮,比臣所看见的好。”

    陆微转头康熙道:“天文望远镜的镜片便是用玻璃制造的,西方也有玻璃。我的西洋师傅并没有教我如何制作玻璃,只教了我一些理论知识,在他的基础上,我发展了新的理论,然后便制造出了比西方更好的玻璃,可见理论研究是很有用的,你说理论怎么就没用呢?”

    康熙不以为然。

    他不认为这是因为理论发展的原因,而是认为陆微是仙女转世,天生就会仙界一些东西,触动了某些契机便会想起来制作方法罢了。

    仙界也有玻璃,陆微制造出的仙界玻璃自然比西方的更好。

    陆微余光一撇,突然发现殿内有一把她让内务府制作的风扇,接着道:“这个风扇也是因为我学了西洋的理论知识,才想出来的。那些理论知识起初看起来也是很无用,但经过完善发展,慢慢地,它便让我制出了有用的东西。”

    康熙看了看角落里的风扇,这是内务府进上来的,说是陆微让他们做的,觉得此物避暑,便送来给他。

    这个叫风扇的东西他也在梦中的仙界见过。

    南怀仁今日看见了,还新奇了好一会,南怀仁能派来大清,自是有识之士,如此新奇之物,他没见过,西方大概便没有。

    南怀仁虽来到大清多年,但陆微的师傅也是多年以前教的她。

    她的西洋知识是向洋人学的,洋人都没有这些东西,陆微就会制造出来,想来是因为太热了,想要避暑,便想起了仙界风扇的制作方法。

    只是她不记得仙界的事,所以只认为是自己接触西洋知识想出来的罢了。

    康熙有些期待,陆微什么时候会想起来仙界飞天入地的法器的制作方法。

    不过经陆微一说,康熙觉着理论确实也不是什么无用之物,至少西方就有玻璃,虽然比不上仙界的,但至少有。

    于是道:“理论确实也有用,下次朕招徕西方懂科学的传教士来给大清效力的时候,朕也招纳一些会理论研究的人。”

    陆微讶然,听他意思他还要继续找西洋人学习,而且还听进去她的劝,要找些会理论的,她不由问道:“你什么时候招徕?”

    “撤了三藩之后罢。”早早的来了,朕没空管他们,他们便传教,可不好,当然这些他不会说出来,因为南怀仁还在。

    他笑了笑,道:“朕看你的师傅博学多才,对很多西洋知识都有涉及。他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人?到时朕让南怀仁写信给西欧耶稣会时,你要不要让他带封信,问候一声,请他来大清?”

    教原身的西洋师傅是商人,可不会那么多,陆微拒绝道:“我师傅没说过他是哪国人,只告诉我他的名字叫大卫,找不到的,我便不带信了。他也说过他不来大清了,他的西洋知识都传授给了我,不必再请他。”

    不过,陆微心下一转,问南怀仁:“南大人,你知道现在是基督纪元多少年吗?”

    基督纪元便是现代的公历,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宗教色彩,便改称为公元。

    陆微对清末最为了解,1840年之后的所有战争都记得清楚楚楚,其他的清朝历史只限于知道几个名词,例如康乾盛世,九龙夺嫡,其中的内容不太了解。

    所以不知道康熙时的具体公元时间。

    南方还有仗打,说明是建国初期,清朝应该有200年的历史,19世纪是清末,她推测现在是17世纪,16多少年的样子。

    今日问康熙。知道伽利略已经发明天文望远镜,确实是17世纪,但不知道具体的公元年份,她想弄清楚具体的年份。

    南怀仁很快就答了陆微的问题:“现在是基督纪元1678年。”

    对于基督纪元南怀仁熟的很,他的身份可是传教士,真正的目的可是来传教的。

    奈何大清皇帝陛下不让他传教,只让教教知识,治理历法,监制大炮,他只得撰写宗教书籍了,真是一把辛酸泪。

    陆微听了不由惊讶不已,现在竟然才1678年。

    离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近百年的时间。

    很多璀璨的发明与理论都没出现,深刻的社会变革还在酝酿阶段。

    特别是,还有近十年,1687年,物理学的代表人牛顿才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现在牛顿还活着!

    陆微走到桌前,写下牛顿的英文名。

    对康熙道:“我的师傅说,一个叫艾萨克·牛顿的英国人很厉害,你可以试试请不请得了他来。”

    第42章 最少八天

    康熙看了看,点头。

    “到时你让人给西洋去信时,告诉我一声,我写一封信给这个牛顿,你让人帮我带着去。”

    陆微知道牛顿在政治上也是很有建树的,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打算在信里给他探讨探讨万有引力什么的,邀请他来,增加下牛顿来清的几率。

    就算不来,相信牛顿也会因为她信中的内容给她回信,可以跟在课本上的人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