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140-1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140-150(第6/32页)



    宋致、宣王一头黑线。

    他们算是体会到带孩子的辛苦了,只是对话中小小的一个玩笑,两个小家伙较劲起来,打的精神抖擞,果然不理解小孩子的脑子。

    霍月浅见长公主不生气了,从大人怀里秃噜下来,然后跑到长公主身边,爬上暖榻,抱着长公主撒娇。

    霍云深见状,后脚也滑了下来,扑到长公主怀里。

    等到两个小家伙玩累了,脑袋如小鸡啄米,一点点往下垂,长公主让人将他们带到侧间暖炕上休息。

    暖阁中没了孩童稚气的欢叫声,一下子变得冷清。

    长公主斜靠在榻上,意味深长道:“他们将来长大,若是也打了起来,你们也像现在这样一人帮一个。”

    宋致见状,重新烫了一杯热茶递过去,无奈道:“他们现在还小,陛下也年轻,与其担忧这事,不如纠结午膳吃什么。”

    宣王翘着腿,同样道:“是啊,皇姐,现在月月、云云都是孩子,未来什么性子不知道,再说就是斗起来了,只要不伤及性命,过过招也是没事。”

    长公主这是杞人忧天,担心太早,要知道大人的氛围是会影响到孩子的。

    再说,说不定等到长大,两人各自找到自己的路,躲过争斗这个环节,那可真是百姓社稷之福。

    长公主没好气地白了他们一眼,“你们没看到这次他们开蒙,朝中暗涌的心思吗?他们身在皇家,就不能逃避这些。”

    尤其陛下现在让两人一起启蒙,平日也做一样的打扮,给朝野的信号就是,这两个孩子是在一个起点,未来谁是储君,还未可知。

    宣王悠闲道:“那也不必着急!就好比父皇,陛下还未登基时,朝野谁会猜父皇会做这事呢?”

    长公主:……

    说实话,朝野对于小七登基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只不过当年小七年纪小,父皇又没有对外放出风,所以大家觉得小七可能性不大。

    只不过朝野没想到父皇会在小七的身份上摆了朝臣们一手,连他们这些子女都不知道。

    ……

    等霍月浅、霍云深姐弟俩回宫,霍瑾瑜才知道两人为了宋致、宣王谁脸皮最厚上演全武行,顿时爱怜地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纳闷道:“小脑袋瓜怎么长的。”

    养了这么些年,她算是明白,自己家这两只崽聪明是聪明,记忆力也高,就是理解力还有待发展,一般知识学问知道,不代表两人理解。

    “少年老成”注定用不到两只崽身上。

    霍月浅、霍云深偏头疑惑地看着她。

    霍瑾瑜被会心一击,大臂一揽,抱着两个小家伙稀罕不已,用脸不住地蹭着对方婴儿般稚嫩的脸颊,“算了,孩子就是孩子,没什么可着急的。”

    姐弟俩露出咯咯直笑,也用脸蹭着对方。

    殿内的内侍看到这一幕,也经不住笑出来。

    ……

    二月,经过各方讨论后,翰林院终于上呈了初始版的《大景朝报》。

    霍瑾瑜知道经过朝廷各方势力介入后,第一版篇幅应该不少,可是她没想到如此大,折叠一起,已经可以当成一册书了。

    方正的大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字,让她有一点欣慰的是,虽然没有多少排版,但是翰林院还是用了不同书法的字进行区别。

    翰林学士见陛下抿着唇,顿时心头发紧,就知道陛下可能对这般不满意。

    霍瑾瑜按了按眉心,“这就是你们努力一个月的结果?”

    翰林学士连忙解释道:“还没有刻版刊印,这只是最初的誊写。”

    霍瑾瑜想了想,让韩植拿出一份纸,裁出了布告尺寸那么大的纸张,然后将手中的初版报纸各项内容裁剪下来,招呼翰林学士上前,用这些做样子,给他说明如何进行排版,报纸的内容不仅要有时效性、准确性,美观性也需要。

    翰林院用不同书法区分不同板块这个想法很好,需要表扬,但是也不能将所有消息都一股脑的登载上面。

    有些事情不需要过度详细,只需要告知就行,百姓若是感兴趣,可以寻官府找内容,有些内容的篇幅不能少,报纸不能全部都是严肃内容,不能太空洞,光想着用一些华美词藻往上堆积。

    她又不是让天下读书人照着报纸研究如何考科举,写文章,而是让大家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朝廷做了多少事。

    你不能光在版面上写骈文称颂国泰民安,百姓对此没兴趣。

    与其绞尽脑汁想文章,不如多列几项实事,比如去年遭遇极寒天气,在京畿各界官员努力下,百姓的伤亡较之往年少了三成。

    不少百姓年底能攒上银子过个肥年,一月能吃两三顿肉……

    对于一些事情,为了增加信服,你还要摆数据,统计学那些也要面向群众看……不能光说好,有理有据地摆出来,才能让百姓信服。

    韩林学士小心捧着贴满各式裁纸的纸张,连连点头。

    霍瑾瑜:“论笔杆子,朝中谁能比得上翰林院,如何做,你要有自己的主意,若是他们逼急了,让他们来找朕。”

    韩林学士面上笑着应下,心中却摇头。

    朝堂争斗大家基本上是手底下见真章,他们翰林院是清贵衙门,若是上报陛下,岂不是行了佞臣勾当,再说他们怎么斗都没问题,拉陛下下场,那就是作弊了,赢得了这一次,日后就没人愿意搭理你了。

    至于其他部门的心思,他虽然觉得吵了些,但是年后这些日子,各部见到他都是赔笑脸,各种饭局应酬不完,就为了让他们在版面上给他们衙署留个小位置,他心里可没美着呢。

    ……

    三月,太学组织的环国航行正式从京郊出发。

    犹如一座宫殿那么大的热气球徐徐起飞,这次热气球浑身明黄色,上面画着国号以及太学的标志,远远就能看见这个庞然大物。

    除了六名学生,还有两名钦天监官员沿途记录,于此同时,地面上也有一只队伍跟着出发,与他们一起行动。

    霍瑾瑜也下了旨意,让沿途的官府照看一下,莫要伤到了。

    三月底,《大景朝报》正式发行,首发一万份,翰林院交由各地的书铺进行售卖,一份三钱银子,就是不算浪费的刻版还有油墨,单是成本,一份才堪堪持平。

    只能说,等到以后印制效率增加,成本降低后,估计就能实现收益持平,然后等到摊子铺开,拉些广告或者赞助,就能赚钱了。

    霍瑾瑜让翰林院给她留了一百份。

    霍瑾瑜拿出给两个小家伙制作的小布袋,给他们一人塞了四十份。

    下朝的时候,霍月浅、霍云深手牵手,挎着小布袋,站在太和殿檐下,奶声奶气地喊道:“大景朝报!三钱一份!”

    百官顿时停下动作!好奇地看着打扮的如出一辙的姐弟俩。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徐於菟迈步上前,蹲下身,含笑问道:“两位小殿下这是干什么?”

    霍月浅小手抽出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