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北宋靠摆摊》 30-40(第6/16页)

衣服洗干净,还给他就行了。又没弄脏,也没弄破。她有什么不满的?”

    张希瑶尴尬,这样真的好吗?

    张婆子却已是自信满满,“好得很。这剩下来的布够做一件犊鼻裈外加两双鞋。”

    犊鼻裈就是现代的三角短裤,通常是农夫、仆役或军人为了劳动、行动时方便才穿的。

    张希瑶诧异,居然还能做鞋子和内裤,刚刚也没剩下多少啊。

    她还在愣神,张婆子已经催促她付钱。

    张希瑶付了钱,不过她到底还是给二郎哥买了五尺粗麻布,做一身衣服可能勉强,但可以做一条裤子了。

    颂朝平民百姓的衣服分为斜襟褙子和下裤。

    张婆子直摇头,“你还是面皮薄。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就知道省钱的妙处了。”

    张希瑶也没说什么,她拉着张婆子要去铁匠铺打铁。

    “咱们家农具还是太少了。咱们多打些。”

    张婆子幽幽道,“你是不知道价格。等你知道了,你就不说大话了。”

    到了铁匠铺,只有两个铁匠带着个半大孩子。这孩子看起来很瘦弱,坐在门边一声不吭,玩着他的鲁班锁。

    其中年纪大的铁匠四十来岁,瘸了一条腿,走路倒是不影响。正和另一个年纪较轻的铁匠你一下我一下捶着铁疙瘩。旁边是烧得旺旺的火。

    天太热了,铁匠铺更热,张婆子和张希瑶就站在外面等。

    张希瑶隔着门,表示自己想打一铁锨。

    古代是有铁锨的,张希瑶看到门口就有一把,只是款式跟她上辈子见的不一样。这个铁锨像大号的锅铲,整块铁是平整的。

    张希瑶就问铁匠能不能把它做成弯的,这样挖土时可以节省力气。

    年纪大的铁匠看了她一眼,眉头皱紧,“能是能。可是它很容易折断。”

    张希瑶却不在意,“要是断了,到时候再把它熔了,重新再打好。”

    铁匠见她执意要弄成弯的,也就没说什么,爽快答应了。

    张希瑶还提了要求,把木柄做到后面,而不是前面。

    铁匠也没什么意见。

    “多少钱?”

    铁匠问她要什么样的铁。

    “好铁!一定要锋利。”张希瑶不图便宜,只图好用。

    “用好铁,那就得四百文。”铁匠指了指外面的铁锨,“像这种普通的铁,一把只要三百文。”

    这铁居然如此之贵。

    张希瑶有点肉疼,又问他再打一个曲辕犁多少钱。

    铁匠报了价,“八百文。虽然用到的铁不多,但它前头都得用好钢,价格比铁贵很多。还有用到的木材比较多。需要木匠配合才能做成。”

    张希瑶颔首,又指了指旁边立着的四齿铁耙,这个跟她现代见到的很类似。不过用料肯定不一样。

    “这个要五百文。”

    张希瑶觉得这个开荒用它比较方便,就想多打几个。却被铁匠给拒绝了,“一户只能买一样农具。多了得去官府写条子。我做不了主。”

    张希瑶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点头,“那行。我再打一把镰刀吧。”

    张希瑶问铁匠接不接受定制。她把自己在家画的打卖机图纸给铁匠看。

    下面怎么踩,带动上面,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大概轮廓。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对方听。

    铁匠只看了一眼,就图纸还给她,“这个做不了。你应该去找木匠。”

    张希瑶微讶,“可这上面需要用到铁。”

    “但是怎么带动,得要木匠来操作吧?”铁匠摊手,“我只会打铁。”

    张希瑶被他问住,这铁匠说得有几分道理。她还在愣神时,刚刚一直在玩鲁班锁的男童不知何时凑到她旁边,一直盯着那图纸瞧。

    他似乎很感兴趣,还问张希瑶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张希瑶告诉他,自己想做个打谷机,“用连枷打谷子太费时间。要是用打谷机,会轻松很多。”

    她问铁匠,这附近哪有木匠。

    铁匠给她指了路。

    男童也收回视线,拿着鲁班锁到旁边玩去了。

    张希瑶要买四样,张婆子让铁匠便宜些,对方看了眼张婆子,却是一文也不让,这可把张婆子气得不轻。她惯会讨价还价,谁成想碰到二愣子。

    张希瑶见便宜不了,就付了钱。没办法,谁叫整个镇也只有这一家铁匠铺呢。

    这边交了定金,要七日后才能取。

    这速度真的很慢。难怪大家都要提前定。

    走出铁匠铺十来米远,张希瑶就劝张婆子放宽心,“人家报的就是最低价。你就别气了。”

    “什么最低价。只有他一家,还不是他想报多少就报多少?!”张婆子抱怨几句,又叹了口气,“现在还没分家,你买这么多农具,干什么?!”

    “我开荒的地得要人种啊。没有农具那得猴年马月才能种完。”张希瑶还告诉她,“等我再赚些钱,手头宽裕了,我还得买头牛。”

    张婆子张了张嘴,罢了,买牛是正事,到时候也能落户在孙女头上,也就随她去吧。

    晚上回到家,张希瑶拿着布就去找许氏,请对方帮自己做身衣服,就比照二郎的衣服款式就行。

    二郎比她大两岁,可能是吃得多,干得少,个子跟她差不多。

    许氏看到她还单独买了五尺粗布当谢礼,笑成一朵花,嘴里连连埋怨她,“都是一家人,怎么能让你破费。”

    她拿着衣服在身上比量,琢磨可以做什么衣服。

    随后又拿了尺子过来给她量尺寸,“你尽管放心。五日就能做好。要不是现在天天下地拔草,我还能更快。”

    这话明显带着暗示。想让张希瑶去找张老头说和,让她少干点活。但张希瑶不接这话茬,只向她道谢。

    许氏也没指望她真的帮忙。多了一块布,她就很开心了。

    **

    许氏的动作很快,昨天拿到布,两天就做好了。

    张希瑶穿上身,真是哪哪都合身,几乎就是照着她的身体做的。

    张婆子扯了扯衣服,一点让劲儿都没有,“你二伯娘这是把布省到家了。谁家袖子做得这么紧。”

    张希瑶一个现代人,袖子钉在身上早就习惯了。但古人做衣服没有做那么紧的。像达官贵人都是宽袖。普通百姓穿的是半截袖。到胳膊肘的位置。

    张希瑶这是长袖,可是许氏为了省面料,把袖口做得很紧。有点类似于现代衣服的袖子。但现代衣服弹性好,古代布料没有弹性,很容易坏。

    张希瑶觉得这样挺方便,张婆子不满意,“这么好的面料怎么也得多穿两年,做这么紧,以后还怎么往外加布?”

    张希瑶哭笑不得,“奶,我明年就长高了。这衣服肯定穿不了。”

    张婆子瞪了她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