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养的鱼当皇帝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随便养的鱼当皇帝了》 40-50(第10/17页)

   顺利进行中……

    王家的人遍及天下, 急于想为王家表忠心之人也不胜枚举。

    既然这叶初棠不识好歹,就别怪他下手无情。

    叶初棠聪明归聪明,但她的弱点太容易被人看透了。她急于将自己的父母送走, 可见其父母就是她最大的软肋。她以为她父母得以提早离开,没被他在半路上拦截到, 事儿就能混过去了?未免太天真了。

    王湛问鬼三:“去年岭南那边送的金鸽可还在?”

    “在, 精心养着呢。”鬼三应道。

    “那就放一只出去。”王湛淡扫一眼自己受伤的胳膊, 面容淡淡, 斯文如故,但眼里已然彻底冷了。

    幸而他年纪大了,阅历丰富,这一摔便什么都明白了,再年轻些, 或许还在着叶初棠的道, 至今看不清楚。

    想玩弄他王湛的人, 还没在这世上出生。

    用不了多久, 他就会让叶初棠后悔她今日之举,让她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

    对于给脸不要脸的人,他向来不会手下留情。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王湛这一摔, 若无百日, 很难痊愈。

    他并不知在他摔伤的日子里,京城之内正有一条传闻在兴起。

    近日京城之内有几户人家在集市上买鱼,并非出自同一家,鱼俱是从江河中新鲜捞出来的活鱼,回家宰杀之后, 厨子竟发现这鱼腹中有帛,上有丹砂所书的“王氏兴”三字。有百姓不识字,问了旁人,稍加琢磨,大家都明白这“王氏”二字所指的是谁。听说这种话会在鱼腹中出现,那就是天命所示。难怪王氏能成为门阀大族,原来早有老天爷的垂青。

    等到这些鱼被有才学的人家吃到,又或是士大夫之家。当他们看到帛书之后,心思各异,暂且按着消息不动,只吩咐府里的下人不要乱嚼舌根子。可这世上最堵不住的就是悠悠众口,一家可能嘴严,十家百家就未必了。

    后来这鱼腹中有帛书的事情,在京中暗传了七八天了,才被一名王家的官员得知,跟献宝似得将消息和鱼送到了东海王府。

    王修珏先见了这名官员,得知消息后,还以为是祥瑞,也跟献宝似得跑到王湛跟前说,以为这事儿能让养病中的父亲开心。

    王湛听闻消息后立刻变了脸色,质问王修珏从何得来的消息,消息到现在传成了什么样子。王修珏支支吾吾说不出。

    王湛狠狠地瞪他一眼,立刻吩咐鬼三去查。他不过是养病懈怠了两日,竟出了这样的大事。他长子却如蠢货一般,至今还跟丈二和尚似得摸不着头脑。王家若交到他这个蠢货手上,只怕不日就会被他败没了。

    鬼三晚间回来的时候,告诉王湛,传言更盛了,甚至有不少百姓在路过王家的时候,都会在府前头拜一拜。

    王湛气得笑了,“好大的胆子,竟算计到王家头上。”

    王修珏不解:“父亲,儿子不懂,百姓敬畏咱们王家如天人一般,这不是好事么?”

    “平日里叫你多读史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王湛越发地嫌憎他这个儿子的愚笨。

    前有陈胜吴广用丹砂在绸子上写着“陈胜王”,置于鱼腹之中,暗示他们才是天命所归,召集兵卒反秦,今这鱼腹里写着“王氏兴”分明有效仿之嫌。王氏现早已经兴盛至大晋国的门阀第一望族了,还要怎么更兴盛?鱼腹内的东西分明在暗示王氏才是天命所归。

    大多百姓都目不识丁,了解这段前史的百姓比较少,见鱼腹帛书上写着“王氏兴”,听人几句话撺掇,就开始瞎传话了,这话传的人越多就越可怕。大部分百姓的确不会多想,但如果传到士大夫耳里,一旦细致琢磨,必然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揣测出“王氏有谋反之心”。

    虽说这谋反之心他早就已经有了,但断然不能摆在明面上被人知道。

    情况果然如王湛所预料的那样,京中官员权贵们立刻关紧自家大门,暂且断了与王家的来往。

    王湛不得不带着王修珏进宫请罪,表示鱼腹帛书之事,跟他们王家绝无关系,他们一定会彻查此事给皇帝一个交代。

    “不过市井传闻,王卿不必言错。”

    王湛父子不仅完好无损地从皇宫里走回来了,还得了不少皇帝的赏赐。

    京中的官员权贵们见王家无事,照常继续跟王家走动起来,比过去更热情地巴结他们。

    不少有志气报国的士大夫却因此事气愤不已,王氏分明在效仿古法,意图昭告天下他们才是天命所归,陛下竟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王氏掌控朝堂久矣,猖狂太甚。帝王跟前,已经成了他们父子的一言堂,自然任凭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形容,就能把事情轻飘飘地掀过了。

    大家暗中聚在一起,义愤填膺地商讨起来。

    “陛下人在宫中,被奸佞蒙蔽耳目,并不知此事在民间的影响。”

    “若真正应了鱼腹中的锦书所言,王氏兴,大晋恐将亡了。”

    “可王氏分明不是正统,为臣子者,岂能大逆不道,伪造天命,逆天而行,此举着实令人唾弃!”

    “王氏一族在各地残民以逞,罪恶昭彰。我在大理寺这些年,收了不知多少与王氏有关的冤案,每每要秉公处置,都被我上级给压了下来。”

    “不行,此事咱们绝不能再任由其发展下去,不然这官场上今后怕是再无我们立锥之地。别人我不知,我与王家有仇,我们陈氏一族断然不可能匍匐在王氏脚下!”

    “可咱们的皇帝陛下除了暴戾无常,似乎并无治国之心。”

    ……

    一阵沉默之后,有人提出异议,觉得皇帝并非昏庸。便列举他上位以来,所行政事,尽是关乎民生,只是每次政令下达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令人惊骇的流血事件,让大家把关注都转移到了事件上,而忽略了皇帝陛下的作为。

    “昏君之下岂会有贤臣,神武将军可是忠心爱国战神啊,还有刘仆射,那可是爱民如此的清廉高德之官呀。”

    众人纷纷应是,心里却都有几分存疑。死不可怕,怕就怕他们一腔热血错付了,白死。

    次日,有一条更厉害消息传了过来,倒是让这些爱国义愤之士不再有疑窦了。

    皇帝陛下居然请了东蝉居士出山,担任太傅之位!

    这朝堂上只要有东蝉居士在一天,大晋的江山必然就稳固。东蝉居士桃李满天下,名下徒弟个个都是高才贤德之士,以往这些人在各方势力博弈之间都明哲保身,保持中立。如今只要东蝉居士一句话,他这些敬师如父的学生,自然都会听从老师的吩咐。

    皇帝陛下果然是明君!

    原来陛下这暴虐的名声,不过是他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陛下英明无比!

    萧晏命人撺掇出来的这帮爱国忠心保帝派,已然凝聚了士气。如今意气奋发,有勇有谋,只等一战成事了。

    御花园,八福亭内。

    东蝉居士捻着白胡须,坐在石桌旁与萧晏对弈。

    他慢悠悠地执起白子,毫不犹豫地落子。萧晏落子的速度比他更快。书童在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