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140-150(第7/15页)

我想了想。此次攻打西京,你出了不少力,你若是愿意,我可直接写一封推荐信,举荐你到那位世子麾下任职。以你的才华,若得对方赏识,将来前程肯定不止区区一个县令。你也不必再同我一道,在这青州城里蹉跎时光。”

    甘宁沉默片刻,却是站了起来,正色道:“下官并无此打算,还请大人打消这个念头。”

    夏柏阳露出不解神色。

    “这是为何?若是顾及我,怀之,你大可不必。你我共事这么多年,我是比任何人都希望你能有一个好前程。”

    “而且,那位世子显然也极欣赏你,一直想将你收入麾下,眼下正是收复西京的关键时刻,你此刻前去助他,他必然会领你这份恩情。怀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之一生,这样的际遇能有几回,这等时候,你可不能迂腐退缩。”

    甘宁摇头:“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迂腐退缩。”

    夏柏阳愈发不解。

    “那是为何?你是担心西京最终收复不成,那位世子会被朝廷问罪?”

    甘宁还是摇头。

    垂眼,声音平静说:“是下官不愿。”

    “不愿?”

    “对,不愿。”

    甘宁说得决然:“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下官明白,可下官不喜欢太野心勃勃……以及杀伐之气太重的人。”

    夏柏阳总算回过些味儿来。

    “怀之,你是还在介意那件事?”

    夏柏阳所言之事,既谢琅收复青州时,为鼓励将士奋战,制定以斩获人头数量作为计算军功、领取奖赏的标准。

    甘宁有一次奉命到军营里向谢琅回禀城中事务,不小心看到辕门里空地上堆叠如山的人头,在心中留下了磨灭不去的阴影。

    夏柏阳劝:“怀之,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以人头计军功,虽是北梁军中传统,可特殊时候,也未尝不可以拿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你的担心,是不是有些过于多虑了?”

    甘宁道:“那大人有没有想过,这位世子,一而再再而三违抗朝廷命令,拒不回京,是为了什么?如果这位世子继续西进,青州,又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届时,狄人这头豺狼除掉了,会不会又有另一头猛虎……盘踞在青州之畔!若只是盘踞,也就罢了,若是……更坏的情况,青州将面临何等危险。”

    夏柏阳困惑看着好友。

    “怀之,我怎么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若那位世子真能驱除狄人,收复西京,其功当足以名垂青史,于青州和青州百姓而言只有百利而无一害。青州怎会面临危险?我希望你去其麾下效力,也是期冀你能借此机会搏上一搏。”

    甘宁:“那大人呢?”

    “什么?”

    “大人突然生出此想法,是不是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朝廷故意选在此时断了青州的粮草,显然就是在逼青州府做一个决定。为了青州府百姓,大人只有与那位世子划清关系一条路可走,可西京之战,大人毕竟知情不报,下官也亲自参与其中,大人是怕朝廷事后追责,所以才欲在此之前将我举荐到那位世子麾下任职,好给下官留一条后路,对么?”

    夏柏阳一哑,最终叹气。

    “怀之,我是青州知州,无论前路如何,都当与青州百姓共存亡,你却不一样。你只是一个小小县令,就算真有什么事,也追究不到你头上,你应该审时度势,赶紧从青州这片泥潭里抽身而出才是。”

    “那位世子若接受封赏,班师回朝,有夺下落雁关和西京四城的功劳在,他不会薄待你。若是他执意要继续往西推进战事,定是有了成竹在胸的把握,才敢兵行险招,你跟着他,也不怕没有军功可挣,无论是进是退,皆有路可选。如此,我心中愧疚也可减轻一些。怀之,你可能明白我的苦心?”

    **

    “公子,青州知州夏柏阳在外求见。”

    后衙,卫瑾瑜正和谢琅一道用早膳,明棠隔着门在外禀道。

    卫瑾瑜不紧不慢喝了口粥,道:“这个时辰,看来,这位夏知州是做好了决定。”

    谢琅抱臂而坐。

    “他不是做好了决定,而是只有一条路可选。”

    “这些年,青州外患严重,他这个知州上要讨好守将,下要安抚百姓,小心翼翼维护着各方平衡,做得属实不易。在此事上,我能理解他的选择,也没打算为难他。此次回来,我便是打算将兵马事宜彻底与青州府交割清楚,此后西京战事,与青州府再无瓜葛。”

    他说得一派轻松,卫瑾瑜却明白,一旦夏柏阳选择向朝廷表忠心,谢琅要继续收复西京,不仅将失去青州这个大后方,还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卫瑾瑜面上不显,点头道:“放心吧,我心中有数,不会为难他。”

    说完吩咐明棠:“告诉夏知州,待会儿我去前衙见他。”

    明棠领命,自去传话。

    卫瑾瑜食量素来小,吃完一小碗粥,就准备起身,谢琅把人拉回来坐好,道:“等一下,还给你热着牛乳呢。”

    这个时节,能在青州喝到一口鲜牛乳不易,谢琅只在泥炉上热了一小盅。

    左右时辰尚早,而且在上京,也很少有这样有人陪着悠闲用早膳的时候,卫瑾瑜小口小口喝着,抬头,见对面人嘴角噙笑,一错不错盯着他动作,问:“你不喝么?”

    谢琅笑道:“我小时候都喝腻了,北郡的羊乳与牛乳,比此处还要鲜美,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喝。”

    这显然不是短时间里能实现的目标。

    卫瑾瑜唇角扬了下,说好。

    落雁关与西京四城刚刚收复,还有许多问题亟待商定,且四城不同青州,官僚机构已经彻底被狄人摧毁,连主事官员都没有一个,一应军政大事,都需谢琅一人裁夺。用完早膳,谢琅去城外军营处理需要紧急定夺的军务,卫瑾瑜则到前衙去见夏柏阳。

    夏柏阳与甘宁一直在大堂里等着,听闻卫瑾瑜过来,立刻齐齐自椅子里站起来迎接。

    “二位大人不必多礼。”

    卫瑾瑜掀帘进来,很客气说了句,直接在上首空着的椅子里坐了下去。

    视线径直落到夏柏阳身上:“夏大人一早求见本官,不知所为何事?”

    今日是个晴好天气,日光穿窗而入,照出年轻钦差冷玉一般的面孔。

    夏柏阳直接行至堂中,展袍跪落,道:“下官是想向大人请罪,并想请钦差大人救青州百姓于水火。”

    甘宁也跟着沉默跪在了后面。

    卫瑾瑜看着二人,笑道:“夏知州这话本官倒听不懂了。据本官所知,狄人进犯青州期间,夏知州身先士卒,冒死守城,颇为英勇,这罪又从何来?”

    夏柏阳垂头,恳切道:“下官自然有罪。西京之事,下官知情却没有及时奏禀,此罪一,因下官一人之过,引得朝廷降罪,使青州府十数万百姓陷入无粮可吃的境地,此罪二。下官自知罪责深重,甘领一切责罚,下官只想恳请大人能将青州情况如此呈禀凤阁与二位阁老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