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130-13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诸朝来我农家乐》 130-138(第5/18页)

的‘宫殿’,但其实也和徐姑娘口中所说的故宫差不多大。

    朱元璋一脸问号,他虽然不喜欢浪费,但是这衣食住行,住的地方是能省的吗?

    这什么‘故宫’是谁建的啊,这么小家子气。

    比他的宫城面积还小了近一倍。

    然后再一听。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看了眼自己下首的儿子,拧着眉,不知道怎么说,说他太节省了好像是在鼓励他浪费一样,但是这让子孙住一辈子的地方,也不能太比不过其他朝代了吧。

    朱棣喊冤,不是他非要建这么小的宫殿啊,是有原因的!

    他发弹幕比他爹熟练多了,朱元璋还没在弹幕上问呢,他就已经开始解释了。

    “是因为当时刚迁都!”

    众所周知,自秦朝开始,国都便在咸阳,长安,洛阳一带,都是在明朝比较靠中间的位置,再加上宋朝南迁的事情,基本上朝廷的中坚力量都在南方。

    而他要迁都,甚至一开始顺天府都没什么人。

    还是他把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迁入北京,慢慢有了人气,又下令全国百姓迁往北平,顺天府这才充盈起来。

    然后还要在这些本来就少的人手中安排建造皇宫和城垣的事项,还得千里迢迢运到北京。

    而且也的确是没有那么大的木头了。

    这解释也倒是合情合理。

    徐雪筠不知道他们竟然在比较自己朝代的宫殿,还在欣赏太极宫的风景。

    其实和故宫的感觉很不一样,故宫虽然小,但是因为建筑完善,所以在目光可及的地方皆塞满了宫殿,但是秦朝汉朝和唐朝时期的宫殿则不是如此,一眼看却望不到边,处处都格外开阔,就连过道都比故宫大些。

    谈话间,徐雪筠突然想到一件事。

    “我们这次来的全息场景,模拟的是唐朝宫殿对吗?”

    那他们来的是太极宫还是大明宫啊。

    李世民不解其意,但还是老实的回答:“是太极宫。”

    徐雪筠拖长声音哦了一声,然后朝李世民招了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那我们要不然偷偷去玄武门看看?”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都僵了:“你要去玄武门看什么?”

    玄武门,其实只是太极宫的北面正门而已。

    一般人应该不会特意想要去看门,除非

    “玄武门之变的地方诶,不去看看多可惜。”

    李世民两眼一黑,真恨不得能够晕过去躲避这个问题。

    曹丕没忍住笑出了声,然后立刻扭头假装咳嗽。

    虽然在上天幕之前他不知道什么是玄武门之变,但是昨天他在农家乐的图书馆,‘恰巧’就那么随手一翻,唐朝的历史开篇写的就是这个。

    嗯只能说丹丹的‘匪性’也不能全怪她,似乎家族里就存着这种性格。

    甚至一向被人评价太过洒脱的他都忍不住同情起来李世民了,这才短短一个时辰的功夫,都已经被徐姑娘扎了多少次心了。

    徐雪筠被商鞅拉着走了,走的时候还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商鞅拉着徐雪筠走,不仅是同情李世民,其实内心也在暗暗担忧,等之后徐姑娘若是到了他所在的朝代,也不会说要去他的身死之处观瞻吧。

    这也未免太

    这件事的地狱程度,甚至让商鞅都找不出来形容它的词汇。

    所以此时帮李世民一把,也是希望如果徐姑娘当真开口提此要求,那么李世民能够反过来也帮他一把。

    不过就算没看玄武门,庞大的中国古代建筑群也让徐雪筠看的目不转睛——尤其是此时的皇城,并不像后世的故宫一样,已经成为了人们观赏游玩的地方。

    四步一哨,五步一岗,轮回走动的守卫,在其中穿梭的宫人,这些别让人的呼吸都不自觉的轻了起来,连说话都小心了很多。

    有皇帝居住的皇宫和没有皇帝居住的皇宫是完全不一样的,皇宫不只是因为他建造时便为皇宫,而是因为有皇帝在内,他才能被称为皇宫。

    李世民其实不只是让徐雪筠漫无目的的闲逛,他还安排了许多事情,比如今天晚上的晚宴以及徐雪筠向往的大唐不夜城。

    此时的唐朝其实是没有大唐不夜城的,但是皇令要比什么都有用,哪怕今日不过节,一声令下,整个长安便热闹喧嚣了起来。

    于是逛了半下午皇宫之后,徐雪筠便被李世民带着出了门。

    要说长安此时哪里最热闹,那一定离不开东市和西市,这是根据前代都城,将工商业店肆集中在固定地区的制度而规划的。

    我们常说的买东西中的‘东西’便是东市和西市简化而来。

    李世民在缓过来之后替徐雪筠介绍:“东市卖的东西一般要比西市更贵一些。”

    因为比较靠近靠近太极宫。

    所以这里也相当于现代的富人区,周围多达官显贵的住宅,故市中售卖不少奢侈品。

    李世民偶尔出行,也一般都来东市,因为这里不光是达官显贵的聚集地,也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所以经常会举办一些诗词大会或者诗词鉴赏,偶尔来听听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要去东市前,他们起码得先乘坐交通工具,要是光靠两条腿走,估计走到那里,天都黑了。

    而唐朝骑马之风盛行,官员们平时上朝也多骑马而不坐马车,甚至有些时候若是突然坐了马车,别人还会过来关心询问是否身体有何不适。

    但是李世民早就清楚,后世之人已经不骑马出行了,早早的准备了马车让徐雪筠乘坐。

    但是徐雪筠瞧着周围的人都是骑马的,一点不想要坐马车:“我会骑马。”

    尽管平时不骑,但是她会,小的时候专门学过,并且学校里也教过。

    可她这话在李世民看来简直没有半点可信度,像是小孩子的固执,而且他也不知道后世的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和他们此时说的马有没有什么不同。

    要知道马这不是说骑上去就能走的,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且再温顺的马跑起来,也有将身上的人颠下去的风险,先不说摔下去会不会被马蹄在惊乱中踩重腹部,导致受伤以及死亡,光是这么快的速度摔下去就已经能够让人好好的吃上一壶了。

    人好好的被天幕交到他们手里来了,他们还能给人伤着还回去不成,没有这个道理的。

    “坐马车稳妥一些,也更好看周围的景色。”李世民苦口婆心的劝道。

    但是没有用。

    徐雪筠到现在还以为自己是参加的全息体验,又怎么可能会怕在这里面受伤,并且她对于自己的骑术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谁不想要在古代的街道上打马出行,想想就很帅气好吧。

    几人拿难得执拗的徐雪筠没办法,最终卫青翻身上马,做了半步的妥协:“我先牵着你的缰绳,等你熟悉之后再放开,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