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 40-50(第3/14页)

后王庆云就说了此行的目的。

    突厥人不傻,相反他们很精明,王庆云所处的城池兵卒力量最弱,外面的地形对突厥人也最有利,所以他们才三番五次去那里抢掠。

    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气,何况突厥人狡猾得很,屡次进犯也让王庆云应顾不暇。

    “你说,想对突厥先下手为强?”袁康用一种新奇的眼神看向王庆云。

    “是。”王庆云信誓旦旦,“眼下突厥王病危,正是好时候。”

    他们那边目前粮草也算能让兵卒吃上,王庆云主要是想来向袁康借兵的。

    “此事你容我想想。”袁康说。

    王庆云也没指望他立刻答应,只等袁逊一端上来烩面就大快朵颐起来。

    他越吃,心里难得升起几分后悔的情绪,早知道给小皇帝献忠心能吃上这东西,他也行啊!

    袁康离京前,晏玄钰对他说过,边城的一切动静都要向他汇报。

    晏玄钰从海东青身上解下来信件,放到烛台前烤了烤,原本空白的纸上字迹立现。

    晏玄钰一目十行看下去,看到最后皱起了眉。

    他不觉得现在打突厥是个好主意,但是突厥屡次来犯,不回击一下太说不过去。

    突厥大王子……

    晏玄钰闭眼回想,他只记得原主记忆里有一个人。

    阿史那孜罗。

    是后来突厥的新王。

    此人心机城府极深,十分伪善,父兄都死于他手。

    再多的话……晏玄钰就回想不起来了,也可能是因为后续剧情就没原主什么事了。

    他赶紧将现在能回想起的事情写下来。

    第43章 今年冬日

    今年冬天,京城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

    沈贵妃是南方生人,某日突然极想吃南方柏州城产的贡橘。

    那柏州城橘子每个约有半个巴掌大小,皮不仅薄还有清香,果肉清甜可口,果粒分明。

    柏州城那可是比奉贤城离京城远了一倍不止,快马加鞭的话跑死好几匹马也要走上许多天。

    贵妃想吃这本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沈贵妃可是皇帝心尖上的人,别说区区贡橘,就算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只要贵妃想要,那也得差人想办法去摘下来哄贵妃开心。

    皇帝即刻下令快马加鞭从柏州城送来,路程几乎跨越了整个大周南北。谁知运送贡橘的队伍刚巧遇上了大雪封道寸步难行,据说整个车队都陷到雪里了。

    原本四日后就可到达,硬生生拖到了十日,送来的贡橘个个都冻烂了,无法送到贵人眼前。

    此事令皇帝震怒。

    “都是干什么吃的!不过送个东西罢了,朕要你们何用!”

    底下的官员除了极个别面露不忿外,个个都是眼观鼻鼻观心。

    坐在龙椅上的晏玄钰话还没说完,先因为情绪过激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旁边的李忠贤连忙道:“陛下,您莫要动怒,要保重龙体啊。”

    晏玄钰因为咳嗽的厉害,苍白的脸上涌上不正常的薄红,却仍然怒道:“朕如何能不动怒!连如今贵妃想吃柏州城贡橘这一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要他们的脑袋!”

    “陛下!”人群中有个官员出声。

    “陛下,如今正是大雪之时,车队走的道路都被封死,实在是怪不得他们啊。”这官员跪地道。

    “怎么会没有路?我泱泱大周竟连一条能送来贡橘的南北官道都没有?!”晏玄钰猛地一拍龙椅。

    “回禀陛下……”先前出声的官员尴尬道,“确实没有。”

    “没有便不能修出来一条么?!”

    满朝无人出声。

    晏玄钰冷眼看着一众官员。这群人就像由着他这个皇帝“闹”,他越不务正业,他们便越高兴。

    待到一定时候,他们便好跳出来。

    晏玄钰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他不介意帮他们的大业“加加速”

    皇帝在朝堂上勃然大怒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

    同时传开的还有皇帝的旨意,要在开春后开始修南北官道。

    到时候要大规模征民夫来修建官道,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

    风声放了出去,京城已经有文人开始暗地里作诗,还有文人开诗会,渐渐的诗文风向变成暗讽皇帝此举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只顾贪图享乐。

    已经成为文人雅士聚集地的戏楼里张贴了几首当下最受欢迎的几首暗讽诗,举行了个“投票”活动,戏楼将用排行第一名的诗文改编成戏后上映。

    现在的人还没有太多版权意识——也是因为还没出现过后世恶心的盗版事件,总之榜上有名的文人都高兴极了,呼朋唤友地给自己的诗文投票,戏楼的名声也在他们谈论中越发大了起来,文人们都说说戏楼老板不畏权贵,是难得有见识的商人。

    一时间,戏楼每日人满为患,那位戏楼的当家花旦更有人人千金一掷只为见她一面。

    在京城这种热闹的大环境下,第二件事的发生就格外无人注意了——

    京城外的一处名为“小石村”的村落,被赐了“善耕之村”。

    据说今年收税的时候,收税官震惊地发现他们村里的人每亩地能产四石粮食!

    比一些村子的地里多产了近乎一倍!

    说来也巧,这名收税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整整待了十六年了,因为他没有家世又没有向上打点的财力,一直都只是个收税的小官,这日看到一亩地竟然能产四石的村子,他连忙上报给他上一级的官员。

    农事官与管辖京城事务的京兆尹一起上报给了皇帝,皇帝不以为意,草草写下“善耕之村”赐给小石村了事。

    最后还是韩太师出山面见了皇帝,不知道他对皇帝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皇帝下令今年减一成赋税,并令全大周推行小石村的施肥犁地法。

    据说韩元离开后,皇帝发了好大一通火后召见闻永望入宫去了别苑,不知道闻大人又找来什么新奇的玩意,总算让皇帝回宫的时候有了点笑脸

    小石村。

    全村老小都互相搀扶着看村口那块刚由官爷们立好的“善耕之村”石碑。

    “可……这法子不是咱们的啊……”就连村长都无措了。

    他们第一反应是这样岂不是成了欺君之罪,“善耕之村”可是当今天子亲笔写下的!

    小石村的人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天子御赐,官爷们亲自来立石碑,他们都是庄稼人,自然知道一亩地四石意味着什么,但是……

    贵人的庄子也是用的这法子啊。

    而且他们是跟着贵人学的!

    朴实的小石村百姓想到他们可能抢了贵人的功劳,一时间又是惶恐又是不安。

    就在这时,那个叫大壮的黝黑汉子站了出来:“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