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年代文的宗门大美人: 110-113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回年代文的宗门大美人》 110-113(第3/9页)

影射的嫌疑,所以票房再厉害都被火速下线,从此隐没人间。

    没想到这部电影曾经找过余瑾。

    苏月禾拿起《小镇天空》剧本,快速翻阅着。

    余瑾端着热好的扒鸡出来,手里还拎了一瓶啤酒。

    苏月禾问:“《小镇天空》找你了?”

    “是啊。剧本很好,我很喜欢,刚好我老师看了剧本,我老师说这个剧本有陷阱,搞不好会出大事。我就拒绝了。”余瑾又去拿了啤酒杯来。

    余瑾的老师眼光毒辣啊!

    “他们现在已经定好女主角,定了穆晴芳。”

    “定了穆晴芳?”原书没说《小镇天空》的女主是谁,如果是穆晴芳那就说得过去了,她凭《北京一家人》火了之后,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估计是没少偷税漏税。

    “是啊,不过据说他们投资还没到位,也在等钱。”

    啤酒杯满上酒,两人边喝酒边吃着扒鸡,苏月禾道:“我刚才看了剧本,这个《小镇天空》讲母爱,还有点悬疑色彩,是大众都能接受的题材,风格风趣幽默,有票房大爆的潜力。这种题材境外版权也很好卖。”

    “你这么看好?”

    “可以把有陷阱的话题删掉,完全不影响故事主线,这么好的一个本子不接,浪费了。”

    余瑾没想到苏月禾这么看好这部电影,“这也是个小成本电影……”

    “你把制片人联系方式给我,我去沟通,不够的投资我给,但是女主角我一定要你上。”

    余瑾不喜欢抢别人的角色:“这会不会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不是还没拍摄吗?再说了,穆晴芳带不起这部电影。”苏月禾也不能把人家偷税漏税的事说了,“只有你可以。”

    余瑾跟苏月禾轻轻碰了杯:“姐姐,你真是我的福星。”

    苏月禾这回没谦虚:“等你拍了这部电影,票房爆了,你再来谢我。”

    “我免费给苏氏风禾拍三十年广告!”

    当然不可能免费,苏月禾笑道:“我记住了。”

    苏月禾当即联系了《小镇天空》的制片方卢林,对方听说是余瑾介绍的投资人,非常热情,双方约了地点晚上见面。

    晚上苏月禾、余瑾和卢林在一家餐厅见面,边吃饭边聊。

    目前《小镇天空》面临的问题是,除了制片厂外,其他两家投资商都是穆晴芳带来的,一家投资20万,另外一家投资15万。

    “你们资金缺口还有多少?”

    “至少还要拉20万。”

    苏月禾:“你们都签约了吗?”

    “没有签约,都在犹豫,包括穆晴芳,穆晴芳是希望我们把演母亲的那个演员,换成她推荐的人,我这边早就定下来演母亲的演员,都谈好条件,签完合同了,而且人家是制片厂的台柱,我怎么敢把人换了。”

    没签约那就太好了。

    苏月禾道:“我出一百万,除了制片厂,就我们独家投资,签订好的前辈演员不需要换。”

    “苏总!”卢林听到一百万,整个人都轻松了。

    “不过我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女主定余瑾……”

    女主定余瑾那是卢林求之不得的事,余瑾演技、地位、国内外的知名度都比穆晴芳高太多了,就连拉来的投资商都不一般。

    看看苏老板这口气,出手就是一百万。

    柒月和苏氏风禾谁不知道啊?他们当年投资《孙悟空》直接给了三百万,人家看得上他的项目,区区一百万,估计也就是九头牛上的一根毛。

    卢林开心地当即表示:“余瑾能来当女主角,我求之不得,这哪算是条件,这是奖励,是恩赐。苏总,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餐厅周围声音嘈杂,但苏月禾还是放低了声音:“我看了你们的剧本,其中有两个片段是有隐形风险的,我们作为投资人不能冒这个险,这两个片段要进行删减。”

    卢林没想到他的剧本竟然还有隐形的风险,他忙问:“哪两个片段?”

    苏月禾拿出剧本,她把有问题的页面都折了个角,卢林翻开来看,被苏月禾这么一点拨,顿时恍然大悟。

    “我们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确实是,很容易被误会。”

    余瑾道:“不止苏总觉得有问题,我老师看完剧本也觉得是个陷阱,所以我当时才没敢接你们这部电影。”

    苏月禾:“主要是怕遇到竞争对手小题大做,去举报你们。”

    “这两个片段就算删了也不影响剧情,我马上让编剧改。”卢林很开心,一顿饭的时间,想要的女主角要到了,想要的投资,也有了,而且对方给的比想象中多。

    当晚基本上谈好了合作。

    苏月禾第二天就让人去注册了一家影视公司,取名:北京大明影视有限公司。

    大明影视投拍的第一部电影《小镇天空》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拍完了。

    之后花钱到香港做了后期,并于1990年元旦,全国上映,上映期间,观影人次上亿,国内票房总收入达到6000万。

    同时卖了香港版权,单单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票房收入就有4000万,其他各地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差不多2000余万。

    也就是说,这部投资只有一百多万的电影,票房收入一个多亿。

    大明影视作为最大的投资人,出去电影院分成后,最后分到了一千万的收益。

    投入一百万,收益一千万,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高的投资回报,吸引了更多投资客把资金投入到影视文化市场。

    国内电影提前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一千万对于现在的苏月禾来说,并不算是多么惊涛骇浪的巨款,但是这笔投资由此揭开了她产业多元化的进程,同时,她开始涉足传媒行业,在时尚界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更为苏氏风禾的全球化发展铺开了道路。

    第112章 格局

    1990年3月底,在外经贸开完会,樊刚请苏月禾在单位食堂享用简单的工作餐。

    苏月禾点了2两米饭,一份鱼香茄子,一份凉拌鱼腥草,跟樊刚坐在角落里吃。

    樊刚看着苏月禾盘中的菜,笑道:“你是会吃的。这个鱼腥草我吃不来,味道太冲。”

    苏月禾:“很久没吃鱼腥草了,我们老家叫折耳根,田埂地头到处都是,没想到北京也有。”

    “以前也很少见,现在南方的菜能运到北京了,这些菜才有机会上我们的餐桌。”樊刚吃的清淡,他就一份西红柿炒蛋,“第一期郑和计划,就你们朗晴最成功,你们算是帮我们外经贸搭起了郑和计划的金字招牌。”

    第一期郑和计划总共十个产品,朗晴是做得最好的,其次是痔疮膏,其他的产品成绩都比较一般,特别是美食类的,到了国外,购买的也基本是华人。

    苏月禾道:“中华美食固然好吃,但你想想啊,我们国家内部各地区,饮食习惯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