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年代文的宗门大美人: 100-11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回年代文的宗门大美人》 100-110(第30/32页)



    香姐问:“现在赚的这些美元怎么处理?要兑换成人民币吗?现在国内银行的利息高。国外银行基本上没有利息。”

    万秀敏和袁娇是特意从北京赶回来开会的,万秀敏道:“把美金兑换回来虽然比较安全,存银行也可以赚利息。不过美金回来,兑换人民币容易,再用人民币兑换成美金,那是有限额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香姐道:“预留一部分美金在国外账户里,起码我们未来一两年在国外的开销费用要预留好。”

    原书中有说,到了90年代初期,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高通货膨胀,现在1美元可以兑换差不多4元人民币,等过几年,随着人民币贬值,1美元可以兑换至少8元人民币。

    苏月禾想了想,“美元先不转回来,未来怎么使用,我们以后再详细规划。”

    有人建议:“既然国外存银行利息不高,我们可以投资出去。”

    但投资有风险,国外投资还是要谨慎。

    苏月禾道:“香港银行的利息不低,我们可以把外汇存到香港银行里。还可以取出一部分钱投资香港的房地产。”

    香姐点头:“可以让香港那边的同事去操作。”

    自从开始做外贸生意,他们就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主要负责跟外国客户沟通,以及财务收款。

    总结大会开了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直接在厂区食堂吃饭。

    苏月禾去打了米饭和菜,跟几个高管坐在一起吃,一些在柒月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就坐在周围。

    难得见到老板,他们中有不少是持有柒月股份的,有人笑问:“老板,年中会分红吗?”

    “怎么了?急用钱?”

    “想在老家建房子,还缺一点。”

    柒月惯例是每年分红一次,都是在年底分,苏月禾道:“年中不分红,要是急用钱,可以先去财务预支工资。”

    听说可以预支工资,那员工马上开心笑道:“谢谢老板!”

    香姐认识那个老员工:“写条子来,可以预支半年工资。”

    大家顺着话题聊起了建房的事,柒月年初在县城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建商品房,因为太忙,所以一直在那儿空着,还没开始建。

    “最近集资建房的单位特别多,我们也可以集资建房啊,现在员工手里有钱,每人出点钱就可以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我想大家都会愿意的。”

    苏月禾点头:“可以啊,综合部把这事先统筹起来。”

    坐苏月禾对面的段玉卿道:“公司出一部分钱,员工出一部分,这当然好,到时候我们现在租住的公司宿舍可以腾出来给收入较低的员工和家属住。”

    “那就尽快提上日程。”

    方运红:“三乡的住宅用地已经批了,三乡家属楼下半年能开工,明年应该能建好。铁华在那边盯着,他做事特别尽责,让人放心。”

    除了三乡外,还有北京和广州,都在跟当地政府沟通拿地的事,能在大城市便宜拿住宅用地,前两年他们是不敢想的。

    但随着柒月和苏氏风禾的壮大,不可能也慢慢变成了可能。今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他们还在重庆上海苏州青岛黑龙江等地布局,开设分公司。

    坐在苏月禾背后的小雨,笑道:“以后啊,全国各大城市都要有我们的房产。”

    “哈哈,格局再大一点,应该是全球各大城市都要有我们的房子,有我们的商标大牌子。”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家相信,总会有这么一天的,他们可以!

    *

    清晨的岭下村,蒙着一层薄雾,青瓦白墙,处处鸡鸣狗吠,炊烟袅袅。

    水田里稀稀拉拉的插着秧苗,这是刚刚种好的晚季水稻,插秧之后,撒上肥料,基本上就算农忙结束了。

    庄顺兰家的农田在四妹户口转去县城后抽走了一份,三妹考上大学后,又抽走了一份,去年开始,整个大雁山镇各村各户基本上把农田固定下来,约定不抽不补,现在庄顺兰家有苏老爷子、庄顺兰和幺妹的三份田。

    这些田地除了自留的菜地外,其他都给苏老三家耕种,每年苏老三帮忙还公粮外,再给庄顺兰家补几担稻谷作为田租补偿。

    苏月禾回到家的那晚,吃上了早稻新米,她由衷感叹:“还是家里的米香啊。”

    “苏柏松送来的,他还骑自行车去帮我们把谷子碾好。说起来,真的要感谢国家,在少管所把人给教育好了,现在结了婚,他老婆也怀孕了,小日子过得也算自在。”庄顺兰端来一碗韭菜炒蛋。

    苏月禾没搭理,她对于苏老三一家的态度一如往常,想要她额外提携,那是不可能的。能不能过好日子,全看他们自己本身。

    庄顺兰带着保姆和孩子已经在老家住了一个多星期,他们这次是回来给三妹办升学宴的。

    苏月华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

    她不止是青城县的第一个清华大学研究生,也是富安市的第一个。

    四里八乡都知道,苏家出了两个厉害的闺女,一个是本市乃至本省最有钱的私营企业家,一个是读书最厉害的清华研究生。

    苏老爷子本就受人尊重,现如今,那更是岭下村的一尊神,大家要办什么事都先来跟他知会一声,他也乐得给人指点迷津。

    办升学宴这天,半夜杀好了两头猪,各种鸡鸭鱼和蔬菜备的可谓丰盛又齐全。

    闹闹和萱萱比大人还高兴,五六点就醒了,他们睡不着,穿着新衣服跟着村里的小伙伴玩的比谁都疯。

    这次苏家摆升学宴,把亲戚邻里都请上了,并且早早说好,是他们请喝喜酒,礼金一律不收。

    不但不收礼金,凡来的客人,都有回礼。

    村里人都在偷偷议论,苏家是真有钱了,跟那些有钱还要劫贫济富的人不一样,苏家是带着全村人种油菜和大豆,高价收油料之外,平时对亲戚邻里是能帮则帮。

    就算是这样,毕竟是本市的第一个清华研究生,特别是亲戚们,也都有钱了,不能不表示。

    所以大家还是包了红包塞给苏月华。

    苏柏桥出手最大方,他从香姐那里兑换了新出的百元大钞, 用红包包了十张送给苏月华。

    本来说好不收礼的, 但后来大家都非得送, 苏月华也就勉为其难收了。

    大舅小舅也各给了五百, 二哥苏柏林如今在看管小林场,收入也不错,他给了两百。

    万秀敏刚好回来开会,她来喝喜酒,给了两百。

    三叔家最穷,郝爱娣偷偷来塞了五十,苏月华也没嫌弃,都收下了。

    梅嫂子在旁边刨姜,她看见郝爱娣给三妹晒红包,偷偷问她:“你给了多少?”

    郝爱娣蹲下来一起刨姜:“五十。”

    梅嫂子:“五十块钱对我们农村人来说,是大数目了。我听说苏柏桥给了一千。”

    郝爱娣心底酸得不行:“人家苏柏桥拿苏禾厂里的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